杨彩红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仍旧只是照本宣读,只讲教材,只读教材,仍然过分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各种能力的培养。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其实早已跟不上课改的脚步,时代的要求,这种对教材的处理方法更是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手中的教材作为传授知识各种知识的窗口,锻炼培养能力的依托,各种思维训练的纽带,让孩子们通过教材这一个“点”,相继走进生活——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这一个“面”,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好地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作为传授知识的窗口
1.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中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设法向课外延伸拓展。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课文内容为契机,逐步向课外延伸发展。
2.抓住文中空白之处,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教材中常有一些课文描写留有一定的空白,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空白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学生提出李白与汪伦之间为什么会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此之深的感情?教师适时补充材料:相传,唐时泾川名士汪伦为了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便投其所好,修书一封说:“先生好游乎,我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我这里有万家酒店”。于是李白欣然前往,却不见十里桃花,也不见万家酒店,汪伦解释道:“桃花开时,花瓣随水香飘十里,故称‘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则为一户姓‘万的人家所开的一间酒店。”虽然汪伦的自圆其说有些牵强,但他的真情实意仍然感动了李白。接下来,让学生想象一下,李白与汪伦是怎样交往而建立深厚感情的?有的学生说:“汪伦每天都和李白论诗,互相切磋,相互都很敬佩对方的才能……”有的学生说:“汪伦每天都好酒好菜的款待李白……”还有的学生说:“汪伦放下了自己所有的事情,整天陪着李白游玩,一刻也不离开……”在补充的材料基础上,让学生结合生活想象,學生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开放课文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去使用教材,才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只有开放教学的模式,不拘泥于教材,才能使学生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只有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辐射到各科知识的层面,以教材为纽带,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殿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鲜明的课程意识拒斥“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课程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
二、开发课程资源
1.课堂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
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2.我们应充分使学生利用到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来加以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
一般说来,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识字兴趣的重建过程,所以,教师应课内外相结合,让学生从实物中去辨认汉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室外采取不同的事物(也可以采集),然后,让学生将自己采到的事物在作业本上写下来,这样不仅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了汉字,同时也提高了他们识字的情趣,使学生能自主地辨认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
例如:我在教学“禾”字时,正值稻谷抽穗、十里稻香的金秋时节,我特意从田地里取来一株带根的稻子,帮助学生识字: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问。
“是稻子!”“稻谷!”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那你们看,它是什么样儿的?”我又问。
“它有根”一个同学说。我随手写“八”
“有杆子”有一个同学说。我在写“1”
“有叶子,还有稻穗!”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我也完成了“禾”的书写。
写完之后,我慎重地说:“瞧,我们的祖先发明这个字多贴切呀!有根,有杆子,有叶子,还有稻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禾”。
待我说完,同学们一个个直瞪着眼睛望着我发愣,目光中充满了求知的欲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对联识字。家家户户的对联是一年一新,年年都有新内容,年年都有好资源。因此,我让学生们形成“走路看两边,放眼去识字”的习惯,从不同的对联上认识不同的汉字,一方面认识对联中学过的汉子,另一方面通过父母的引导,认识更多的生字,这可是城里孩子可望而不可即的。
参考文献:
[1]孙瑞欣,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