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冬冬 王小语 李晓雨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随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依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研究,找到影响志愿服务项目发展的症结所在,以推动志愿服务项目更好的开展。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指导下,各级共青团组织以及青年志愿者组织不断开拓创新,积极鼓励动员广大志愿者在西部开发、扶贫济困、大型赛会、抢险救灾、海外服务、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及助老助残等各个领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的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个人发展而言,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实现青年大学生的综合发展;对于高校而言,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推动了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进行“三观”教育,在实践中育人。
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从经费、场地、政策等多举措激发青年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引导青年大学生有序参加志愿活动。一方面,高校通过指导成立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爱心协会、爱心艺术团等志愿服务组织,让志愿者有依靠,活动有阵地。另一方面,高校党委对志愿服务重视,指定校团委安排专职团干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筹管理和支持指导,全校要求每一个公益组织都必须配有指导老师,确保志愿服务组织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可持续的开展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在2017 年12 月1 日,第一个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条例》正式颁布实施。2018 年3 月12 日团中央关于印发《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主张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立足新时代,实现新发展。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不断重视,将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发展,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效能。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构建相关平台,通过赴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研究生支教团等专项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内容。社区也积极组织青年大学生在社区平台中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提供志愿服务,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的纵深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管理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规范薄弱。例如,部分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志愿团体管理机构,志愿团体大都附属于院级团委组织下。但是由于院级团委本身事务繁多,经费有限,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资金使用量较大,容易导致兼顾不到或服务经费不足等问题。二是高校对于大学生参与校园外的其他志愿服务行动尚未能达成一致的认识,在大多数情况下仍存在对此不理解、不支持和不认同的声音,也尚未形成一套公平完整、切实保障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奖励措施,导致志愿服务难以实现常态化持久化的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开展缺乏相关社会资金的支持。据调查,在许多西方国家,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私人的捐赠、企业等社会实体的资助,但在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一个良好的志愿活动保障体系,志愿活动的资金筹集工作,绝大部分是依靠校内报销和组织管理部门的自主筹集为主,进而导致资金的相对紧张。同时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志愿服务组织内部对活动的开展大多仍缺乏预防风险认知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仍缺乏法律意义上的规划和明确。
大学生志愿者在刚入学之初,报名参加活动的人数较多,积极性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者的积极性逐渐消退,许多志愿者由于种种原因主动退出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在大部分高校的志愿服务团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志愿服务项目的延续性不强,“铁打的志愿服务组织,流水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基本上是大一和大二学生。如何充分调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内部人员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是调动大学生者志愿服务的关键。
目前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训机制尚不健全,培训模式单一,缺少科学的培训系统,更没有拓展到人生成长与社会见识的培训。此外,志愿组织的激励机制单一、交流机制单一、发展机制单一等等,都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1)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不够
大学生志愿者对于“什么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内涵是什么”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解。大学新生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多数同学认为志愿服务就是提供免费服务,几乎没有人能先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志愿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重大意义,致使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很多志愿者都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去完成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工作。此外,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在选择志愿服务活动时,关注的重点并不是在为他人提供服务,而是关心服务环境的舒适程度,若是活动条件艰苦,没有补助,大部分志愿者就不会选择参加,即使去了也会尸位素餐,出工不出力。
(2)志愿者的自身能力不足
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志愿服务活动通常对志愿者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有较高的综合能力。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高,缺乏经验,书本上浅显的理论知识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很难发挥作用来解决现实问题。再加上很多志愿者都没有接受有效的专业的相关培训,没有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社会立足的能力,所以在一些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中,存在着很多的能力漏洞。
(3)大学生志愿者的价值取向错位
部分志愿者以自我为中心,急功近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表现出明显的自我利益倾向的特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中,就是为了扩充人脉、获得学分与评优资格、赢得入党优先权,或者仅仅是因为猎奇心理和暂时的无聊,才加入志愿服务。这种错位的价值取向会使志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影响志愿服务项目的持续性,不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从而直接影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
制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因素除了个体因素外,还有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内的环境因素。
(1)学校对志愿服务活动定位不明晰,存在应付、流于形式等现象
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多是在学校团委的指导,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必须由校团委审批,但实际情况是团委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紧紧是扮演了审批者和领导者,只注重于宣传效应,不注重真正的实际效果和学生收获,在整个指导下缺乏指导统筹和引领。既不能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志愿服务组织也没有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无法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个性。
(2)家庭教育对志愿精神培养的缺失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父母对孩子的培育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在性格品德塑造和责任感加强。很多家长往往会会忽视培养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去参加志愿服务,不能以身作则,不能起表率作用。我国的家庭志愿服务的观念淡薄,志愿意识不全,这样的家庭教育以及家庭环境会影响到孩子对志愿服务的认同,不利于大学生理解和践行志愿服务,从而也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3)社会引领力度不够
由于志愿服务在中国开展的时间较短,志愿服务意识还没有得到管理和发展,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及其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还存在着认知上的局限性。一方面,许多养老院、社区和社会组织等不愿意给予大学生志愿者更多的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在使用大学生志愿者时,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廉价劳动力来使唤,而且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标准和要求极高,甚至无视志愿者的身体健康,随意的加班加点。同时由于政府的不重视,资金和保障无法得到保证,不能及时有效地树立大学生志愿者榜样,无法调动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无法将志愿精神外化为个体自觉的行为,从而严重阻碍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影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