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镇农业产业脱贫的对策

2020-02-12 03:25:28叶文男
江西农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经营主体农业

叶文男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石窝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北流 537424)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大多数经营主体都是小规模的家庭及单位,新型农业经营的经营体系主要针对小家庭以及单位展开的,在原有的农业发展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国家针对农业问题指出:要坚持以农村为主导发展方向,全面完善农村的整体经营体系,必须维护农民对土地使用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要在根本上扩大集体的经济实力,全面推动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制合作,不断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不断进行合理的集约化、专业化。中国农业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而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1 新型农业经营的主体发展情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农者选择到城市工作,导致农村务农人口急剧下降,农村耕种土地面积急剧流失。除此之外,在国家政策的辅助下,涌现出大批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场、农村合作社,还有大批专业大户和龙头企业纷纷崛起,在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的竞争下,市场上部分农业小户因竞争价格较大的问题纷纷退出农业市场,使得农业大户和家庭农场飞速发展起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村合作社也构建了自己完整的生产销售体系,构建了多种合作方式,迅速对接了农业大户、龙头企业以及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各项链接[1],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使单一的农业发展形式变得多元化、多层次,在新型农业的影响下,农户可以当家做主,一系列农产品销售以及农资采购链也逐渐兴盛起来。

2 新型农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化程度较低在新型农业经营适应状态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虽然新模式带动了农民发展,但是以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为主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中,普遍存在经营规模较小的问题,整体来讲,综合实力较为薄弱,龙头企业虽然规模较大,但是数量较少,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新主体下的农业合作社同样有着前两者都普遍存在的问题。整体农业经营模式下,各种种植方式的生产效率都普遍偏低,大部分农民仍然无法获得较大的利润,依旧无法脱贫致富。

2.2 农村专业合作社运行规则较乱在大环境影响下,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专业合作社依旧存在大规模的运行漏洞等问题,没有针对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制定专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依旧保持专制制度,没有实施民主管理制度。在土地产权方面也不明确,没有针对产权以及使用权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在管理方面也很粗放。在发展中,龙头企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管理方面并没有建设完整的现代化体系,太过于局限化,没有合理地和当地合作社进行对接,从根本上违背了企业同福共难的宗旨[2]。

2.3 整体农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户享受了很多政策优惠,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民脱贫指日可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有利于销售农产品,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数量多并不代表服务能力强,服务市场依旧匮乏,服务体系布局不均,但是各个服务机构各自保持独立,并没有预期的关联和合作。

2.4 缺乏新型农业经营人才相对于地方来说,农村老一辈务农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农村务农人员有80%的人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所以在理论知识方面的认知比较浅薄。新型农业的发展主体仍然以老一辈人为主,例如在广西的大部分乡镇,留守家庭占主要比例,留守老人和儿童家庭年过50岁的半岁老人在务农,逐渐趋于老龄化,对外界知识缺乏认知,接受能力也比较差,相对而言比较缺少创新意识。

3 解决农业经营问题的对策

3.1 改善整体的发展环境想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的产能和质量,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全方面进行农业经营的宣传和扶持,从各个方面解决农民的经营问题,让农民民众、企业老板以及家庭农场成员普遍感受到政府的扶持和待遇,逐渐增加务农者的信心。政府通过有效宣传和增大扶持力度,也会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农业经营产生浓厚的兴趣,侧面吸引更多有识之士进行投资和经营,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2 重点开发特色产业在普遍都是农作物的地区,例如广西地区,政府要大力扶持当地的特色产业,可以培训水果产业人才,结合当地盛产的水果及其特性进行科普教育,使其从根本上认识到水果的多元化。当地企业也要结合政府政策提供多元化支持,从根本上加大生态扶贫和扶贫搬迁的强度。另外,就全国新型农业而言,要加强与各地区龙头企业以及合作社的合作和推广,在资金方面要全力支持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合理化的贷款途径,从而加强用地的开发和利用。

3.3 提高整体农业经营主体抗灾能力在生产水果的同时,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所以每年水果的产量都不尽相同,在特殊环境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格外注意风险来临,即使是必须面临的风险也要把风险值降到最小,在一定基础上要提前与客商联系,在必要情况下对作物进行保险[3],增强自身的自我保险意识。新型农业主体要时刻防范因外界原因带来的风险,时刻关注当地的天气、温差等一切外界影响因素。

3.4 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想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必须培养新时代的人才队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政府要全力支持,必要时要提供人才培养资金,要定期对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对人员进行专业化考核,使其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与失误,实时跟上新型农业发展的步伐,避免出现问题无法解决的局面[4]。政府要全力支持大学生回农村创业,在政策上进行扶持,特别是在创业前期要对其项目进行评估,对一些好的项目要在资金方面提供担保服务或贷款,还可以配备专业的领导人士,全面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务农者老龄化的问题[5]。

4 结语

新型农业经营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支持,应在人为的基础上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全力扶持当地的特色产业,从根本上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抗天灾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在人才选拔以及聘用方面,要尽量聘请真正掌握新型农业经营策略的专业人士,从专业技术层面加强我国新型农业建设,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经营主体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海峡姐妹(2020年5期)2020-06-22 08:26:10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26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