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三农”高质量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2-12 03:25:28周俊杰
江西农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莲都区三农美丽

周俊杰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农业农村局,浙江丽水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共同助推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区创建,奋力谱写“三农”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篇章[1-2]。

1 实施现状

1.1 农业产业高效提质“丽水枇杷”“处州白莲”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新增),“处州白莲”入选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历史价值十强品牌”,顺利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复评。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建成省级美丽牧场12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1家。新建“丽水山居”示范项目4个,评定“丽水山居”农家乐综合体示范项目13家,“丽水山居”精品民宿示范项目23家。万洋低碳智造小镇建设全速推进,完成企业投资超19亿元,已签约入园企业153家,投产企业15家。

1.2 村庄环境美丽宜居丽水市莲都区成功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打造“千万工程”莲都样板;完成公厕改造480座,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制村覆盖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制村覆盖率100%,“养猪上楼”立体生态养殖被农业部列入“五大治污模式”;获评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6个,建成6条美丽风景线。此外,丽水市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44.16 km,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84%,被评为全省小城镇综合整治优胜单位,成功入选全国第4批“中国天然氧吧”城市。

1.3 乡风文明氛围浓厚①完成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13个,下南山村和西溪村在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绩效评估中获优秀。②成功举办古堰画乡小镇艺术节、50 km城市超级马拉松赛、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农事节庆活动15次。③新建农村文化礼堂24个,全年送书下乡7 561册,送戏下乡294场。④创建省级以上文明村6个,开展“慈孝家庭 文明乡风”活动,208个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

1.4 社会治理更趋有效莲都区建立“基层党建+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创成党建示范村117个,占比56.3%;实施“头雁工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基本建立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市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连续4年排名全省第一。“头雁领群雁走稳致富路”案例在《人民日报》刊登,雅溪镇“自联会”、村级事务阳光票决制“黄泥墩经验”入选新时代“枫桥经验”。

1.5 农民增收成效明显莲都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 220元,同比增长9.8%,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1 079元,同比增长11.3%,高于全年农民收入1.5%。基本医疗参保率99.13%,农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年人均标准达到9 240元,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支付比例60%。完成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6所,开展中小学校对帮扶7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率100%,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100%,省级体育强乡镇(街道)达到全覆盖。

2 主要做法

2.1 规划引领,高起点谋划安排莲都区编制出台《莲都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莲都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2018-2025年)》,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三农”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年度莲都区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实施方案》《丽水市莲都区乡村振兴新青年发展计划实施方案》《莲都区关于实施“两进两回”行动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统筹谋划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2.2 机制牵动,严标准扎实推进莲都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农业和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三农”工作,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副总指挥的区乡村振兴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区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实施,建立区级领导联系、部门挂钩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乡村振兴议事规则、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民族乡村振兴行动、部署会、推进会以及现场会等工作机制,建立常规督查、年度工作报告、年度综合考核制度。

2.3 要素保障,全方位助力创建莲都区建立健全财政支持“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设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集中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美丽乡村建设投入逐年增长,14个乡镇(街道)乡贤组织全覆盖,实施“头雁工程”,不断加强村社干部培训。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民增收后劲乏力农民“四项”收入的结构仍不平衡,主要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为主,占比85.1%,且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提升空间大。受经济发展大环境影响,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实现连续稳定的高增长有一定困难。同时,促进农民增收的动能还不够强,农村产业支撑相对薄弱,缺少成规模、带动性强的特色产业。

3.2 大搬快聚衔接难相比较其他县市,莲都区前几年异地搬迁的遗留问题较多。同时,受限于一市一区的特殊体制,土地复垦指标不能收益,搬迁补助资金缺少来源,项目用地受制约,规划区内的地块需要市委市政府同意。因此,既要做好新老政策衔接,维护好社会稳定,又要加大政策的吸引力,完成繁重的搬迁任务。

3.3 农家乐民宿发展难农家乐民宿建设初期发展过快、面过大,且以自然环境体验为主的传统农家乐民宿已无法满足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体验的出游需求,存在客源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此次新冠病毒的影响下,农家乐民宿更是雪上加霜,急需做好转型升级,探索多层次多渠道融合发展。

4 推动“三农”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对策

4.1 实施产业兴旺工程①立足莲都区产业发展基础,重点推进茶叶、蔬菜、精品水果3大主导产业,莲鸭共生、畜牲业两大特色产业,莲都商超增收产业等“3+2+1”产业发展。②实施品牌提升行动,深入挖掘丽水枇杷、处州白莲、丽早香、山水以及处州莲宝等原有莲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提升农产品价值。③突出打造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带,主动融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创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养新经济新业态。

4.2 实施生态宜居工程①开展生态底色提升行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3条红线,保护好“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②开展美丽乡村提升行动,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为基础,推进全区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六边整治。③开展“三大革命”提升行动,强力推进“垃圾革命”,加快建立“四分四定”垃圾处理体系,巩固提升“污水革命”,实现建制村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改造和建设农村公厕。

4.3 实施乡风文明工程①全面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涵养红色文化、延续红色血脉,培育一批红色乡村示范乡镇、示范村,实现红色资源价值转换。②培育农村新时代新风尚,高标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身边好人学习等主题教育活动,实现乡风文明建设常态化。③传承并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重点保护开发西溪、新陶等历史文化村落,推广“下南山”复兴模式,实现古村复活。

4.4 实施乡村治理工程①加快推进农村治理“三治融合”,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村规民约法治化、规范化、特色化。②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深化农村“最多跑一次”改革,将“放管服”改革向农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全部实现“一窗无差别受理”。③建设平安乡村,实施综治基础建设提升工程,建设“一中心三站(室)”综治基础建设示范点,持续完善全科网格创建,依法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

4.5 实施增收创收工程①促进农民收入持续普遍较快增长,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和“八个万元”系列富民增收行动,不断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全面巩固提升“消薄”成果。②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实施高素质农民综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③激发农村就业创业活力,大力推动“两进两回”行动,提升乡村发展活力,支持科技人员下乡创业创新和乡贤回村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稳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莲都区三农美丽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7:46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38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10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2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莲都区柑橘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
浙江柑橘(2016年3期)2016-03-11 20:12:50
浅析莲都区柑橘黑点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45
莲都区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浙江柑橘(2016年2期)2016-03-11 2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