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
(高密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高密 261500)
风景林带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林业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发展生态文明的作用,全面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干道的风景林带建设不仅完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是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1.1 视觉环境设计设计人员在设计城市交通干道风景林带的视觉环境时,可以从行车人员的角度出发,把握风景林带建设的空间层次感,选用合适的植株进行栽培,形成高低交错的林冠线,充分发挥不同植株的形态美感。同时,应结合地形设计营造重点景观场景,充分展现优美的绿地景观。为了缓解驾驶员的驾驶疲劳,设计人员还应注意对植物颜色的选择,在一定范围内采取不同的植物颜色交替搭配。同时,风景林带的颜色选择在优美鲜艳的同时不应过于花哨,以防吸引驾驶员注意力而引起交通事故。
1.2 植物种类配置风景林带的植物种类配置应根据栽种地点的实际条件,将选择本土树种和引进优良品种相结合,使树木生长符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引进的优良树种应具备生长速度快、无病虫害、抗污染能力强、形态优美等特点。风景林带的垂直结构设计可以采用高大乔木为主体,辅以低矮灌木等其他片植植被进行多层次组合,显著提升风景林带的层次感。植物种类配置应该考虑到季节条件,搭配不同季相的植物以保证四季有景的效果。
1.3 排水分流控制道路排水是城市排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的生态建设。因此,风景林带的设计应遵循路面与绿地排水分流的原则。由于路面成分的巨大差别,绿地的雨水水质更高,同时绿地还可以吸收周围水流,起到一定的调蓄和净化作用。因此,应从源头上对道路和绿地进行排水分流控制。
2.1 优化建设地形和土壤在进行城市交通干道风景林带建设时,应对建设场地的原有绿化状态进行充分调查,将原有的植被进行优化,清除长势弱的植株,补充植被缺口,美化林冠线,保护裸土区域的表面土层。地形改造时应选择方便施工运输的场地,并考虑景观造型的完成度,通过对地形的改造,将地表的排水流引入到排水沟渠中,优化和修复排水系统,缓解绿地区域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保护苗木避免水淹烂根。施工时应就地平衡土方,以减少土方损耗,避免外运。推土时先使用原有土壤形成多坡次的纵深地形,提升风景林带的层次感,再回填种植表土,以增加土层的有效深度,营造出良好的地形,为复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应采取清除淤泥垃圾、松土、回填优质土壤等一系列措施进行土壤改良,再根据计划种植的植物种类,相应向土壤中加入符合植物需求的营养物质,使植物根部得以良好生长。在整地和挖穴过程中应保留高质量的表土,在种植植物时,回填保留的表土,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2.2 增强城市干道空间层次感(1)可以利用地形来调整、增强景观的空间层次感。根据道路的行车方向整理风景林带的地形,将景观的焦点相应提高,保证风景林带的高度差,促使林冠线具有优美的层次感,全方位营造自然和谐的三维绿化空间,并利用边缘效应提高风景林带景观的覆盖范围。(2)栽种过程中应合理利用植物的形态和颜色来调整风景林带的景观效果。选用形态差异较大的植物分层分片进行栽植,可以使植物群落景观的层次感更加鲜明。运用不同树种的不同姿态互相衬托,能够增加空间的起伏感,使风景错落有致。在行车的可视范围之内可以根据不同颜色分片植种开花植物,利用大面积的鲜艳颜色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效果,使生态景观层次感鲜明,引人入胜。(3)应对道路沿线原有防护林进行适当疏除,拓宽道路旁的空间视线,让风景林带映入眼帘,显著提升景观的视觉效果[1]。
2.3 保障城市交通干道行车安全风景林带的设立应遵循一定的要求。(1)风景林带不能遮挡交通标志以及出入口的行车视线。(2)栽种风景林带时应提前预估植物充分成长后的防眩光效果,通过控制植株高度和间距、曲线调整等方法,保证达到防眩光要求。(3)风景林带应该与道路线性协调一致,便于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道路平缓区域路边适宜栽培灌木,在车辆失控时可有效吸收冲击力,减少伤害。对于高坡区域,道路旁栽培高大乔木可以防止车辆坠落。
城市交通干道风景林带的设计与建设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的生态建设,同时也提升了道路环境的美感和绿化程度,宣传了城市的绿化形象。建设风景林带的诸多收益已经使其成为现在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