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职业应激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野外险情处理为例

2020-02-11 20:27:12时彩颖王志红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执勤险情警务

时彩颖 王志红 宋 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作为高风险、高负荷、高应激的职业,警察对于从业人员要求较之其他行业,在心理素质上的要求更高。特别是对于反暴恐、刑侦侦查、打击毒品等任务来讲,打击犯罪突破城区限制,人民警察既要掌握必要的野外生存、搜捕、险情处置等技能,更要具备较强的实战心理素质、临战心理素质。当前,对于野外险情处置,已经引起国内公安院校的高度重视,纷纷开展野外生存课程,开展野外综合教学演练等工作,但是对于野外险情处置的心理素质培育工作重视还不够,基本上处在空白状态。基于此,本文以野外险情处置为例,加强对警察心理应激研究,查找心理应激源,提出改善警察野外险情处置中减少或降低警察心理应激的对策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警察职业应激的内涵

警察职业应激属于心理学范畴。应激是一种主观反映,是指内外环境刺激实际或潜在地威胁到机体,机体为了重获原有的平衡状态所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当处于应激状态下时,通常会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伴随手脚忙乱、全身紧绷等行为,其根本原因是神经系统有关功能发生改变。职业应激也是工作应激,警察职业应激与警察职业的性质息息相关。对于个体来讲,应激源具有差异性;但对于职业来讲,应激源具有一定的共性。从心理学上讲,应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警戒期、抵抗期和耗竭期,前两个阶段是正常抗拒水平,如果得不到有效应对,到了第三个阶段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必须查找基于野外险情处置的应激源,提升对野外险情处置的应激应对能力,通过积极的临战应激情绪,科学合理使用野外险情处置警务技能,确保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具有鲜明的警察职业特征,野外险情应激应对把握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实战性。野外险情应激,是面对重大刑事、治安案件以及抢险救灾等重大警务实战中,因面对危险、危难和危重等突发事件产生的。其应激源必然与具体实战密切相关,要从具体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等具体情况出发,全面考量多方面因素,确保体现实用、取得实效。

2、具有责任性。警察职业应激,具有强烈的社会特征。面对野外险情处置,其应激反应要受到人民警察的宗旨、职责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道德相适应的应激反应,是应该倡导的;与职业道德不相适应的应激反应,是应该应对的。野外险情处置作为警察必须要承担的职责任务,必须与警察职业道德、警察职业责任相适应。

3、具有紧迫性。职业应激能力是基于警察特殊职业要求必须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野外险情处置,对身体素质、警务技能、心理素质,尤其是应激能力要求更高,应激反应必须敏捷、适当,否则轻则造成任务失败,重则产生人身伤亡。但当前,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应激能力亟需提升,必须高度重视。

二、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应激源

1、野外险情

野外险情是一个非学术用语。野外即郊外,人烟稀少的地方;险情是指危险的情况。本文研究的野外险情,是基于警察职业视角,在野外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险情,具体包括野外生存、野外执勤、野外追捕、野外救援、野外勘察等面临的险情。

2、野外险情处置应激影响

(1)警察职业应激影响

警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警察职业心理应激存在长期性、危险性和高度应激性。在日常工作中,主要体现在情绪、认知、人格三个方面。在情绪层面,应激强度越高,主观情绪就越明显,这种情绪主要表现为紧张、抑郁或焦虑等,对警察职业来讲,不仅会影响执法执勤的决策能力,还会对具体反应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往往会对任务完成造成影响;在认知层面,体现在个体对环境和事件的控制能力,一个具有良好应激反应能力的人对应激事件有良好的感知判断能力,如果应激控制能力差则不利于对事件和环境的认知评价,不利于遂行工作任务;在人格层面,人格特征中的消极因素与应激呈正相关态势,通过对人格特征的测试可能预测个体的应急能力,通常来讲,具有外向型性格和稳定情绪控制能力的警察具有更高的应激反应能力。

(2)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应激影响因素

对野外执行任务,包括野外生存、野外执勤、野外追捕、野外救援、野外勘察等工作,应激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知识、技能、经验。如果具有良好的警务技能、认知能力和实战经验,在野外执勤时,有利于作出准确判断。可以说,对野外险情处置应急知识掌握的越多,对警务技能掌握的越精通,应激素质越高,应激情绪就会越积极。而应急经验来自于实战实践,起码要有模拟实战经验,必须通过积极的培训、实践活动,积累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经验,使警察在实战中,面对紧急情况,能够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树立自信心,消除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确保各项警务技能能够准确应用、发挥,为完成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是意志品质,通过有意识地确立目标,积极调整情绪,合理支配行为,成功克服困难和问题,无论是克服职业应激还是野外险情处置中,都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讲,意志的目标性有助于在野外险情处置中确定反应符合警察职业道德和规范;意志的果断性有助于在野外险情处置中提升具体执法执勤的效能;意志的坚韧性有助于在野外险情处置中提升执法执勤的耐力;意志的自制性有助于在野外险情处置中始终保持克制。最后是人格特征,野外险情处置应激的性质受警察人格影响,警察人格特征决定了应激的性质和方向。

(3)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应激表现及应激源

为深入了解警察野外险情处置的应急表现,查找应激源,课题组以湖北省承德市和浙江省建德市参加过野外执法执勤任务的在职民警为研究对象,编制20 个问题(每题每个变量从0 至5,应激总分为所有项目之和)进行问卷,共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88 份,回收有效率96%,从而得出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应激表现和应激源有效数据。

从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应激问卷得分来看,最低为6 分,最高为92 分,平均44 分,由于问卷选择都是有代表性的野外险情处置应激事件,选0 分表示未发生,1 分到5 分表示发生的程度不同,对个人影响分值越高影响越大,得分情况能够表明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应急程度。就最低值6 分而言,说明野外险情处置影响非常小;最高分92,说明每个野外险情处置事件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从具体表现看,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心理上,会感觉焦虑、孤独且无助。其次是生理上,自我感觉身体健康较差,其中有不到10%的警察认为身体状况良好;有不到20%的警察认为身体状况较差;其余均为亚健康状态。最后是行为上,感觉行为迟缓、容易疲劳、控制力下降,从畏缩到冲动,失误增多、精力不济,其中有60%以上的警察认为具有上述表现,但只有约20%的认为影响较大。可以说,在野外险情处置中,应激效果随时都会显现,只是影响程度不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从警察野外险情处置问卷看,应激源有鲜明的特征,主要有以下3 个方面:首先是危险应激源。和平年代警察是牺牲最多的群体,尤其是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线。在野外险情处置中,参战警察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尤其是身处野外,与城市环境不同,一旦出现心理应激,或者稍有不慎,极易受到突然袭击,加之野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面临的环境复杂,对野外可能造成危险的各种因素是重要的应激源。其次是危难应激源。野外尤其是在险情处置中,环境恶劣,有时还要做好长时间的野外生存、搜捕、处置,这些环境有时还是山地、沙漠、雪山等极端环境,需要在具备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辨别方向、长距离徒步行走、搭建庇护所、营救、野外急救等能力,还要避免中暑、失温、蛇虫叮咬等,为完成任务增加了难度,也对警察生命、健康造成了威胁,这些情况就是危难应激源。最后是危重应激源。野外险情处置,对装备要求高,对素质要求高,加之警力不足,工作量大、临战要求高、心理负荷严重,成为重要的应激源。

三、警察野外险情处置应激对策措施

1、高度重视,纳入体系。高度重视警察职业心理应激能力尤其是临战状态下以及野外险情处置等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将之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升警察实战能力的基础性工程切实抓实抓紧抓好。公安院校要不断探索,健全完善野外实战课程,形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体系,使每一名公安民警都能够接受野外险情处置的知识、技能训练,累积模拟经验,塑造优良的意志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不断提升公安民警软实力,确保公安民警能够以良好精神状态投入到野外险情处置工作中去。

2、注重规划,系统推进。应激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关键是以直面的态度积极应对。要强化思想灌输,学习应激知识,特别是要在野外执法执勤前要加强专项培训,注重案例积累和学习,自觉树立应激意识,主动应用到实战中。要强化应激培训,明确应激规则,将应激产生的原因、条件,应对应激的原则、方法,使每名民警知晓、精通,注重模拟训练,强化系统培训,推进应对应激从自觉遵守变成本能反应。要强化应激预案,及时总结野外险情处置做法经验,对野外不同情形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对应的应激应对措施,针对实际情况动态完善,确保有的放矢、从容应对。

3、专项培训,提升实效。要加强对野外险情处置心理应激源的研究,对危险、危难、为重应激源分门别类开展专项培训。以实战、实用、实效为导向,加强情景模拟,用模拟“应急”制造“应激”,用反复的针对性培训培养适度应激,培养、锻炼、提升野外险情处置中的实战应急能力。要树立考核的正确导向,科学制定应激考核目标,定期规范实施,特别是要严格执行,对于考核不达标的不能参与一线实战尤其是野外险情处置任务,不断提升公安民警的核心战斗力。要注重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加强对警察心理应激培训的研究,特别是坚持任务导向、问题导向,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确保服务实战。

4、注重人文,提升修养。应激源十分广泛,而且不是静态的、孤立的,具有复杂的内外部活动。因此,提升警察职业应激尤其是野外险情处置等特殊情况下的应急能力,关键还是要注重人格修养,提升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心理健康。从个人来讲,要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要围绕自己的职责使命,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警务技能,保持对应激的正确认知,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意志品质,提升职业应激能力。

猜你喜欢
执勤险情警务
我将赤脚走向荒野
河北销售备战险情
小学生踮脚为雨中执勤交警撑伞
科教新报(2020年25期)2020-07-21 14:42:17
为你撑伞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基于模糊理论的拦河闸病险情分析及安全评价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察技术(2015年4期)2015-02-27 15:37:20
警务专用手机ZD-P1
警察技术(2015年1期)2015-02-27 15:35:46
包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