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引领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
——以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为例

2020-02-11 20:27:12彭小光陈可寒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赛事竞赛大赛

彭小光 陈可寒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学科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学科竞赛的类别、层次逐年增加,高校在具体组织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困惑,如:竞赛项目、类别繁多,层次架构不清晰、学生参与竞赛的意识不强、竞赛师资短缺等。因此,学科竞赛功能的精确定位、学科竞赛可持续绿色健康发展、“学科竞赛人”有效转变为“就业创业人”等问题都值得我们分析和探索。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学科竞赛为引领,为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一、学科竞赛组织管理面临的问题

1、学科竞赛赛事组织不够清晰

许多学科竞赛虽然出发点都很好,但由于赛事组织方面存在问题,最终导致效果不佳。首先,部分学科竞赛时间跨度太长,有的时间跨度甚至超过一年,如此长时间跨度的学科竞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参赛选手的积极性,繁琐的报名以及参赛程序也占用了高校学生的大量时间,影响了学科竞赛的效果。其次,有一些类型和主题差不多的学科竞赛存在重复举办的问题,对于学院参与的比赛来说,主要集中在行业协会主办的比赛,如各种设计类的比赛,重复的比较多,不仅浪费参赛者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影响了学科竞赛的参与度。最后,学科竞赛在评审机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评委的构成和知识背景不够合理。

2、高校重视度不够

相当一部分高校用于支持学科竞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都很有限,不利于发挥学科竞赛对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引领作用。专业教师的悉心指导是实现学科竞赛各项功能的重要保障,但高校普遍学科竞赛的师资短缺,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不完备,导致许多教师并没有深入参与到学生的学科竞赛项目中,形式上的挂名居多。无论是提升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和组织管理学科竞赛,都需要一定的资源的投入,这对高校在学科竞赛的资源投入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

3、学生参与意识不强

发挥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引领作用,前提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比例,通过参加学科竞赛,检验所学知识,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虽然,近几年高校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但参与竞赛的比例还是偏低。因此,一些学科竞赛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主办方采用了“下任务、算指标”的办法,虽然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从长远看,对于学科竞赛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另外,学科竞赛的发动方式单一,宣传形式陈旧,没有契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导致学生难以关注、兴趣不高。

二、激发学科竞赛引领作用的具体举措

针对高校在组织开展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学院以整合、优化、开拓、提升为主线,夯实学科竞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整合学科竞赛项目体系,主要解决竞赛项目繁多,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的问题;优化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主要从提升服务水平的角度提高学科竞赛参与度;开拓协同创新资源,增强学科竞赛的社会服务性,加强与社会资源的联系,实现学科竞赛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学科竞赛成果的辐射效用,通过成果的宣传,扩大赛事影响力,营造良好的学科竞赛氛围。

1、整合学科竞赛项目体系

根据学院专业特点,将一些有校级选拔赛的重要赛事整合成“鼎新”设计文化节的形式,具体赛事包括“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艺术展演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工业设计大赛、建构比赛、手绘大赛、I-CLASS 班级视频大赛等。设计文化节在时间跨度上贯穿全年,举办开幕式和闭幕式,逐渐形成设计文化节品牌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科竞赛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同时,将学科竞赛项目分层次、分类别进行整合,把学科竞赛分为政府类和非政府类,每个类别设置相应的级别(国家级、省级、市级)。通过整合学科竞赛项目,以点带面,扩大活动参与面。

2、优化学科竞赛组织管理

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水平对学科竞赛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学院制定了《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支持大学生学科竞赛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同时,把控赛事发布、审核、报名、指导等各个环节,赛前积极宣传、赛中悉心指导、赛后认真总结。制作赛事时刻表,将全年的重点赛事按时间、类别排列,附上比赛简介放置于学院宣传栏。精简赛事文件,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将下达的比赛通知和文件总结提炼出核心重点部分,采用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通过宣传栏、QQ、微信推送等方式传递给大学生。每月绘制比赛星级黑板,根据比赛级别按1 到5 星设立星级。多渠道充实指导教师团队,涵盖专业教师、高年级优秀学生、校外导师、优秀校友企业家等在内的指导教师团队,悉心指导。通过丰富学科竞赛内容,优化组织管理形式,有效提升了学科竞赛的成效。

3、开拓协同创新资源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与行业、社会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因此,学科竞赛需聚集行业企业、产业园区等协同创新资源。2017 年7 月,学院聚艺众创空间養工坊工作室团队参加了中国(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开展的“蓝色畅想”2017 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工作坊活动,团队成员沉浸在蓝染的海洋里14 天,最终团队设计的“郷蓝”蓝印课堂材料包作品荣获大赛三等奖,受到专家团队的一致好评,并被长沙创新设计产业园工业设计博物馆收藏。同时,立足学院实际、依托专业背景积极运用学科竞赛成果服务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2019 年暑期,学院组建了多支团队参加了共青团湘潭市委组织的“设计下乡”活动,学生作品获奖多项,社会反响良好。此外,充分发挥学院聚艺众创空间工作室对外交流平台的作用,加强与校友企业的对接,从具体小型的项目入手,逐步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使企业项目与学科竞赛成果相互依托,互相转化,提高学科竞赛成果转化率。

4、提升竞赛活动成果的辐射效用

加强学科竞赛赛后总结、材料归档、成果宣传,充分发挥竞赛成果的辐射作用。一方面,借助众创空间平台,邀请校友企业家、校内外专家及风险投资人担任评委或创业导师,在专业实践指导与应用、课题研究、指导帮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学生悉心指导。另一方面,举办“薪火讲坛”、学科竞赛经验总结分享会等活动,邀请创业校友、竞赛获奖者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和参赛感悟,营造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文化氛围。此外,通过学科竞赛成果展示,扩大赛事的影响力,提升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学院在院楼一层人流密集的走廊设置了大型展柜,展出了学科竞赛获奖证书以及部分作品,并做到了定期更新。同时,参观学科竞赛成果展柜是每年新生教育的必修课,主要是在大一新生心中尽早埋下参与学科竞赛的种子。

三、效果启示

近年来,学院根据设计类学科专业特点,通过学科竞赛这一有效载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创业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湖南省大学生规划设计大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成就自我。同时,学院有计划的帮扶学生竞赛团队,在竞赛项目的选题、指导教师的配备、参赛学生的组织发动、经费的支持、成果的配套奖励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具体的制度和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形成“学院重视、教师关心、学生热心、家长支持”的学科竞赛浓烈氛围。2018 年以来,学院学生在德国红点设计大赛、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国设计红星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顶级赛事中获奖100 余项。

结语

学院通过大力宣传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不仅获得了比较好的学科竞赛名次,扩大了学院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逐渐探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当然,为更好地发挥学科竞赛的引领作用,学校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投入,同时充分利用拓展社会资源,建立各类合作平台,有效提升学生从“学科竞赛人”转变为“就业创业人”的能力。

猜你喜欢
赛事竞赛大赛
数独小知识数独赛事介绍(二)
“鸟人”大赛
环球时报(2023-03-13)2023-03-13 17:18:39
插秧大赛
环球时报(2023-02-16)2023-02-16 15:18:41
本月赛事
羽毛球(2022年7期)2022-07-05 03:18:24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 07:50:56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说谎大赛
小说月刊(2014年9期)2014-04-20 08:58:11
爆笑卡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