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胜
我已退休10年,可仍忘不了当年老伴陪着自己度过的那一段抑郁的日子。
2010年,我办理了退休手续。此后,我像着了魔,变了个人似的,郁闷、失落的心情时刻袭来,常常被压得喘不过气,整日坐卧不安,每天在家里从卧室走到大厅,再到厨房,“三点一线”来回踱步,吃饭不香,睡眠也不好,身体日渐消瘦。当过教师的老伴见了,既心痛又担心,不时地安慰、劝导,为我改善伙食。她还要陪我去医院检查身体,每次都被我拒绝。有一天,她谎称自己身体不适,让我陪同她去医院检查。谁知到医院后,她忙着为我排队、挂号、缴费。原来老伴是为了骗我到医院才谎称自己不适。经检查,我五脏六腑未见异常。老伴这一下子放心了,但见我每天还是精神状态不好,仍牵挂在心,每天陪着我去散步,有时邀我走亲访友,让我开心,甚至搬出在省城工作的儿子、儿媳,不断来电话,动员我去省城调养一阵子。我知道老伴在那一段日子,时刻为我牵肠挂肚。有一天,她拿回一份近期的《井冈山报》,指着上面一篇题为《草根人生亦风采》的文章,对我说:“你看一下这篇文章,这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还是种田农民,年过古稀为消除晚年寂寞,撰写了一本十几万字的回忆录。你才60岁,平时喜欢舞文弄墨,不如也撰写一篇反映自己人生的文章,既可打发日子,又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实在的精神财富。”我阅读后,惊叹不已,感到老伴的提议与自己的想法一拍即合。
我把过去写的日记,在报刊发表的新闻、文学作品剪贴找出来,从童年经历、军旅生活、基层工作等三方面搜集素材,编纂出几十个故事,有时写作激情涌上来,废寝忘食,专心致志地写下去,越写越有劲,以前那种郁郁寡欢的症状不翼而飞。老伴见了非常高兴,她不仅成为我的第一位读者,还帮我修改病句錯字,与我斟酌词句,磋商文章结构。有时我思路畅通,赶写到深更半夜,她总是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做好可口饮食。经过四年多的笔耕,近二十万字的《坦荡岁月》初稿基本完成。2014年年底,我自费印刷200本,将其分赠给曾经的领导和爱好文学的同学、战友、同事。此后,不少未得到赠书的战友、同事或来电或登门索取,我又于2017年印刷了100本。
老伴的关心、体贴、支持和忠告,使我摆脱了退休后一段时期难熬的抑郁困扰。我除了感激外,还要呼喊一句:“知我者,老伴也。”
责编/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