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江湖”斗蓝藻

2020-02-10 03:59金凤
科学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底泥蓝藻千岛湖

金凤

历时7年打造千岛湖“体检系统”

黝黑的皮肤、清瘦的面庞,常年在国内外湖泊取样、观测的朱广伟,被野外的雨雪风霜“雕刻”成了这副模样。他每隔几天就会打开“千岛湖水质水华预测预警系统”,察看监测数据能否被正常上传。这是他和同事历时7年,为千岛湖量身打造的“体检系统”。

千岛湖是浙江省杭州市的重要水源,也是整个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水源地。2019年9月,千岛湖正式向下游杭州市和嘉兴市近千万人口供水。如今作为优质水源地的千岛湖,局部库湾也曾暴发蓝藻水华,对周围地区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影响。

水华,是指由于湖库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导致在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下,水中藻类疯长的一种生态现象,它也是水体在富营养化过程中常出现的生态问题。

“千岛湖是深水湖泊,最深处可达100米。我们在千岛湖500多平方千米的湖面上,设置了11个浮标。其中的剖面标、水質探头可每隔4小时下沉至水底40米处,分层检测水体叶绿素、溶解氧、水温、浊度等关键水质参数。系统可根据这些数据,预测出未来7天千岛湖水质水华的变化情况。”朱广伟说。

从2012年起,朱广伟开始牵头设计千岛湖水质水华的自动监测体系,这是“体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年中有半年时间漂在湖上

2001年,从浙江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后,朱广伟来到心仪已久的南京地湖所工作。

“读博期间,我已经在做运河底泥污染及疏浚物处置的相关研究,觉得做水体研究很有意思。当时,我和同学常去湖泊取样,坐在船里、漂在水上的感觉,有点像旅游。”不苟言笑的朱广伟,一提到野外作业,状态立刻放松下来,仿佛心都要飞出去了。

不过,当站到了太湖边,朱广伟发现,水体研究远没有那么浪漫,取而代之的,是研究中面临的一个个具体问题。

“太湖特别大,但水很浅,最深的地方才3米。一场风雨袭来,湖水就全被搅动起来了。湖底淤泥会释放出磷,这给蓝藻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从2001年开始,朱广伟每年都有半年时间漂在湖上,在太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做底泥调查。他要辗转从太湖的几百根泥柱中,测量泥土的营养盐成分,了解底泥悬浮、沉降过程对水中磷浓度的影响。

“在制定太湖蓝藻水华控制方案时,许多人将重点放在底泥疏浚上,但其实太湖的底泥污染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严重,大部分水域的底泥是不需要被挖走的。”在掌握了丰富的数据后,朱广伟提出,把恢复湖湾中的水草植物列为工作重点。

“这样做,一来可以加固底泥,二来可以让水草与蓝藻竞争营养盐与光照,抑制蓝藻的生长。此外,水草多了,浮游动物和鱼类也就多了,湖体的营养盐自净能力也会得到加强。”

从2009—2016年,朱广伟和同事发布了380期《太湖蓝藻及湖泛监测预警半周报》,为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保障了太湖饮用水源地的生态安全。他们的工作获得国家水专项的项目支持,相关成果获得201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出野外时险被巨浪卷入湖中

在2005年任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副站长后,朱广伟承担起太湖逐月生态监测工作,常要带队开船赴野外作业。不驾驶快艇时,他喜欢站在船头,观察湖水的变化,预判水体透明度、总氮、总磷、叶绿素等指标,并将它们记录在当天的调查日志中。

“对水体研究来说,现场直观的观测感受十分重要。如果实验室分析出的结果和预判相差太大,就需要认真剖析原因。做生态环境研究,不去做实地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朱广伟说。

在朱广伟看来,常在“江湖”漂,虽然说起来浪漫,但也险象环生。

2003年7月17日,是朱广伟铭记一生的日子。那天下午,他和同事刚刚结束在太湖梅梁湾为期一周的观测工作,在返航途中,突然一大片黑云裹挟着暴雨向他们袭来,顿时狂风大作。幸亏当时船上备了6个锚,他们顶风下锚,同时船上8名工作人员一起趴下,用身体压住采样设备和样品。

巨风之下,船上桌子的抽屉,一个个嗖嗖地飞到湖里,浪头一下子被掀至一米来高,在船尾绑着的救生艇就像惊马一样跳来跳去。

“那时,我感觉人就像树叶一样脆弱,随时可能被卷到湖里去,心想这回可能要‘交待在这里了。30分钟之后,风雨过去,大家起身发现,船上的帆布篷已被狂风撕成碎条,船上到处是湖水。”朱广伟回忆道,他并未受此影响,“从那以后,胆子反而更大了”。

还有一次,朱广伟和同事从太湖苏州段回来,GPS没有电了,船长凭着经验走,结果到了晚上八九点,才发现方向错了,油也耗光了。漆黑的晚上,失去动力的船在大风下乱漂,船上工作人员的手机又没有电了。幸亏一位随行的学生,带了一部备用手机,这才呼叫到救援队。

这些经历,让朱广伟变得愈加细心。每次去湖泊采样,导航仪、手机、发动机电瓶都要备双份,GPS要充满电,油料要备足。另外,他还会准备一根竹篙,以便在抛锚时自救。

“我喜欢湖泊,最让我开心的,莫过于看到湖库变得更美、水资源变得更安全、生态系统变得更健康。”朱广伟说。

猜你喜欢
底泥蓝藻千岛湖
大纵湖(兴化片区)底泥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有“青苔”,请慢行
黎河污染底泥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美哉!多彩千岛湖
千岛湖
渔舟唱晚
河南省淮河流域底泥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其潜在风险评价
抚顺市李石河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物分布及沉积物特征研究
浅谈环境保护中蓝藻水华的治理
自创生存环境小能手——蓝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