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
摘要:在OBE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当前高校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路径方式。结合设计专业的特性,明确OBE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从理论指导中的培养方案调整到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OBE价值设计体系课程内容。通过以教学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能有效提升人才自身专业深度与宽度,扭转培养机制的滞后性。与此同时,还能构建新时代的设计教育体系,为社会输送高质量、高技术的设计人才。该研究符合时代发展下对设计专业的新要求,研究成果具备参考价值,为我国高校的未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方针政策。
关键词:OBE理念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11-0105-03
引言
基于当前高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现象,同时设计人才在行业内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因此,高校设计专业工作室指导下的人才培养就如何以OBE理念视域下的改革路径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构建OBE理念高校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路径,为丰富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指导。OBE是指以教学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现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专业术语和改革教育的主流思想[1]。该理念主要模式是以教育成果产出为主导的教学形式,目的是促使人才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明确人才设计专业培养的最终目标,反向设计教育计划、教学方式及手段。
一、OBE理念的工作室设计人才培养核心要素及价值
(一)OBE置入工作室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理念置入工作室的核心要素即人才中心、教育成果与工作室持续发展。人才中心指所有教学资源应当以受教育人的自身学习目标为基准,教育设计内容以人才的时代发展需求而设立,确保人才在知识与专业素养层面得到最全面、高质量的保障。教育成果意指OBE理念是以教育成果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反向设计教学形式,从社会行业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目标任务制定设计专业课程新体系,完成新体系教育要求,教育完成需要多维度评价教学,以上思维即产出导向形式的人才教育理念,是扭转高校设计人才教育滞后的有力思想方针。工作室平台是教学中重要的媒介形式,OBE理念置入工作室后,将对平台发展提出更高的教育标准,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考核,工作室内的优质课程、专业人士、师资团队、实践基地等也要参与到评价系统中,通过全面的改进与运行机制的调整,使得工作室平台能够不断培育高素养设计专业智库。
(二)设计专业工作室内在价值
设计工作室内在价值在是专业课程与设计实践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把陈旧课堂形式向实践教学发展,工作室以设计课程的理论教育为基础,以OBE教育理念为核心指导,设计教师为项目主导,工作室平台承接研究项目任务,将研究内容应用于课堂与实践教学中。设计专业工作室根据教学成果为导向,通过现有教育资源,由指导教师分配教学研究内容,突出对人才设计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设计人才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人才能迅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倡导设计技术的和谐统一,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养方针。工作室的价值在于推动实践教育在设计专业中的培养改革,是发展人才应用业务能力的有益载体,促使人才从前期调研到方案设计,再到设计效果展示的全过程能够整体掌握,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有力的平台优势。
二、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窘境现状
(一)重设计、轻人文
现阶段的设计人才培养中缺乏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的教导,尤其是对设计抽象元素的提炼层面缺乏人文教育,忽视艺术文化修养的熏陶,重视逻辑推导、形态分析,轻视客观情感表达,对历史、文化、审美缺少研究,设计的成果很难表达深层次内涵,仅仅浮于表象设计效果。因此,高校目前设计专业的人才教育需要调整教育比重不平衡问题,加强文化教育,文化自信是我国设计人才培养的根基。
(二)重设计、轻技术
伴随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设计教育已是创作作品不可或缺的手段,但重设计创作出的作品难以达到工艺标准,缺少实用价值。“重设计、轻技术”产生的问题是人才培养中知识教育结构错位现象,需要引起高校重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及时调整培养方案比重,注重实践教育,在课堂外提供有力的实习基地,依托专业工作室平台,开展项目进课堂的教学模式,为高校内的全面施展设计技术教育给予帮助。
(三)重技术、轻艺术
技术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艺术创作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具有高度艺术效果的形象或意境[2]。但往往我们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在不恰当的阶段过于注重技术的培养,忽视美的教育,导致人才的同质化、世俗化、简单化。为此,设计专业人才的教育比重在一定阶段需要加强艺术审美修养训练,在设计中置入情感、造型、內涵、修养等内容,促使人才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能表达意境,为提升我国高校设计教育的内在艺术涵养做出适当培养比重调整。
三、高校设计工作室发展趋势
(一)“大工作室”格局化
当前高校设计工作室的学科范畴从具体的工艺、结构、形式、功能的设计专业,包括动画设计、展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陈设设计等,延伸至服务、教育、品牌形象等虚拟设计范围,形成专业、标准化的“大工作室”格局。而大工作室覆盖的专业融合化的表现由曾经单纯的服务设计转变为设计管理、设计经济、社会服务、商业品牌维护等各层面内容;与此同时,设计人才教育间跨学科的形式日益发展,设计与设计专业间的交流更为密切,促使设计学科边界模糊,大融合的设计局面成为新时代的趋势。目前,设计人才在社会中更多的是对他们的创造能力与解决能力提出要求,所以设计工作室的专业内容范畴扩大,需要高校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内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发展中的社会需求提供综合实力智库。
(二)教学手段科技化
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伴随科技的突飞猛进,传统陈旧的教学中注重造型及功能结构的设计表达,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人才教育需求。为了扭转目前人才培养的滞后问题,借助工作室平台接纳新科技化的设计手段,提升人才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设计专业人才应当了解最新科技潮流,对产品事物的功能性、材料性、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借助科技化的工具辅助教育人才的蓬勃发展。例如3D打印、仿真技术、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技术等,针对具体的技术属性,合理应用到各设计专业领域中,将新科技、新能源、新资源、新工艺学以致用,发展科技为人服务的设计教育思想,扭转技术落后的陈旧育人形式结构,促使教学成果的科技化发展。
(三)人才培养责任化
设计专业工作室的价值在于社会的应用与社会服务,时代的发展迫使教育的改革,促使出新的教育模式与新的领域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应当在学科前端,培养具备高尖端、高技术、高艺术的设计人才,人才素养需要具备跨学科、跨地域、跨意识的创新观念。因此,工作室设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平台,需要发挥自身的社会责任作用,打通同学科类与其他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打破惯性思维对设计专业的固化思想,并尝试创新学科发展,激发人才在同学科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教育界限,激活人才培养教育中的创新能力,多维度对待设计领域,为人才走向社会前的实践教育打下坚实的新局势基础。
四、OBE理念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路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以行业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这正与OBE理念注重反向推导教育的逻辑有一定吻合性,但OBE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以教育成果产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强调人才教育中的知识比重结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注重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及时处理设计矛盾和管理服务的能力,同时设计人才的输送不仅只是社会应用,还有更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所以明确OBE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施展高校教育的具体内容。首先,人才教育必须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对设计技巧、艺术审美、设计人文等知识内容应当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其次,对于复杂的设计技术与内容形式需要具备普世价值观,从正面、积极的角度进行创作,能对接实践项目,并独立完成设计内容。最终,OBE理念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注重人才的沟通能力、协同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在执行设计任务时,能够具备国际视野与跨学科、跨文化、跨地域的合作能力,促使人才在尖端设计领域中能够崭露头角。
(二)构建OBE设计课程体系
OBE教育理念在于反向思维教育逻辑,而我国高校中设计教育对于本科阶段各年级的教育内容需要重新调整,具体内容包括两大点,即理论指导的培养方案调整和教学实践中的课程改革。
1.培养方案改革
设计专业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注重应用型社会发展需求,在新形势下的教学为了符合当前产业需求,高校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服务地方经济,将产学研一体化,因此“设计”、“文化”、“技术”成为核心三大元素,针对具体的年级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元素比例,具体形式与内容如图1所示。
(1)设计专业一年级注重“设计+人文”教育:设计专业人才按照国家招生标准进入高校学习,专业一年级的设计课程强调“设计”与“人文”培养,教育比例可占整学年70%以上,如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空间思维训练、艺术鉴赏、设计评论等其他通史类课程,以上课程教学能提升人才文化涵养,强化专业知识功底。
(2)设计专业二、三年级注重“设计+技术”教育:二年级高校进行专业选择,二、三年级以技术训练为主,强调人才的设计操作与实践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内容比重调小。利用工作室平台承接实际项目,通过项目进课堂的形式开展开放式教学,注重学习成果的,完善过程教学内容,实现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高校根据各自办学特点制定工作室评分标准,对人才的实践教学基地给予场地保障。
(3)设计专业四年级“设计+技术+人文”三元融合教育:设计人才在三年级结束前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导师,根据导师的沟通方案选定毕业创作方向,同时深入工作室平台学习并参与创意团队实习工作,将四年教育所学融会贯通,以艺术审美、科技技术、创意设计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设计的完备程度。
2.实践课程改革
根据由浅显到深入、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构思教学方法和课程之间的关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渐进式的教学形式[3]。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需要对人才的综合实力进行全面教育,利用工作室教育平台的优势,将课程设计与实践实训、校外实习实践、学科竞赛项目三大内容进行调整并置入培养方案之中如图2所示。
(1)课程设计与实践实训,在教育的理论学科基础上,以项目进课堂的教育方式驱动教学,人才熟练掌握设计软件PS、CAD、AI、3Dmax、SU、Rhino3D、Maya等,解决设计与技术间的综合问题,提升人才综合设计水平。通过项目驱动教学的方式展开真实项目对人才培养的实践化,促使人才在项目的参与中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转化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中开拓人才视野,构架設计、技术、人文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对于设计工作室则需要做好平台服务,利用高校优势,发展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交流,跨区域跨专业的提供教学资源,为设计课程与实践实训的相互融合创造良好教育环境。
(2)校外实习实践主要基于OBE的教育模式下开展的一些实习改革,利用高校资源,开展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为人才的实践学习提供场所。OBE人才培养中的校外实践创立,需要明确教育目标,专业团队协同并进,将实践成果作为人才素养考评的重要指标参考。建立不同范畴职能的实习场所,人才在校的预研的课程成果与企业具体的实际相结合,使人才有机会直接接触用户需求和企业运营环境,用市场来促进人才设计应用能力的提高。利用高校建立的实习实践孵化平台,各设计专业将平台内容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本,推动服务地方产业的教育发展,提升高校在地性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师资在实践活动中能与人才共同加强应用学习能力,良性循环的教育与教学能更好地反映教学成效。高校开发校外实践基地的,还能解决校内实践活动资金的困境,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辅助教学,改善工作室内部教学单一的环境问题。
(3)学科竞赛对人才的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新型模式管理设计竞赛项目,从构思到设计再到实施与操作,完整的设计流程能够提升人才的实战能力。建立“指导老师+本科生”的学科竞赛小组,通过指导人才参与学术科技创新竞赛、参加国家、省、学校、学院,“四级”人才科研训练项目等形式,搭建集课程项目、课题与竞赛项目、工程实践项目为一体的学习平台,完全涵盖课堂的多维度、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4]。以赛促学,针对目前工作室内部专业人才素质水平,循序渐进的方式激励人才参与相应等级的竞赛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教师找寻人才教育中的缺失环节,人才在竞争中激活个人学习斗志,学科竞赛以双赢的方式改革陈旧的学习模式。
(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专兼职师资力量:教育团队需要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梯队整齐、高效优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保障。因此,必须推动设计教学师资的能力转型,由当前的纯理论研究过渡到应用实践上来,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科研业务水平,鼓励教师参与一线设计行业中,形成理论向实践知识的教学转化。培养教师走出高校的学习经历,同时高校可以引进具备丰富经验的专家、设计师进校兼职,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的多样性,同时对本校教师的发展起到监督与竞争的关系。
2.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OBE理念视阈下的师资从高校到工作室平台鼓励教师间的良性竞争,促使专任教师向一线设计行业进修,弥补自身实践不足的问题,在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中,高校中外聘兼职教师不可以实行完全取代专任教师的做法,完善的方式应当是建立专任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机制、专任教师专业转型培训机制、高校间教师相互交流交换教学机制等,提高专任教师职业能力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使之促进OBE教育发展的需要,为设计工作室的人才培养输送强力的教育团队[5]。
3.促进国内外设计专业教师交流:为了发展未来国际化人才综合素养,在高校教师行列中应当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加强国内外设计专业教师交流,增强师资国际化教学水平。在国内鼓励各高校、各设计工作室、各设计实践基地进行内部交流合作,要“走出去,带进来”,考察调研、科研互动、教学借鉴等方式,促进各平台间的专业能力发展,在学习调研期间,寻找差距、摆正自身位置,助力设计学科师资教学能力。对于教师的国际化教育跟进,则需要高校扶持,为教师提供出国深造机会,借鉴和模拟国外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在此期间不仅提升教师个人的教育素养,同时引进了成熟的教育体系,为改革我国设计专业人才建设提供多层次化的路径选择。
(三)创建多维度人才培养考评
1.以教育成果产出为考评宗旨:以教育成果产出为主导的反向设计教育方式,是OBE人才培养模式的宗旨,同時也是该模式环节中重要的考评主旨。强调人才在校期间的最终成果展示,以此来检验人才是否达到相关设计专业培养目标。考评过程中时刻注重人才的设计、技术、人文三者兼容的综合专业素养,全程跟踪和改进评估方式,以成果考核促进教学发展,将多维度、多层次、多目标的视角激发人才的理论、实践、文化的全面学习。通过过程化、监督化、成果化的评价方式贯穿人才在校期间的专业培养,使得人才对成果化教学表示认同,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能动性,为激发学习兴趣、实践操作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均衡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2.建立三位一体的考评机制:基于OBE理念的成果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在考评机制上,需要采取教师评学、人才自评、实习基地三者合一的多维度综合考评方式。注重人才在培养中的实践与理论结合、人文与专业素养融合,逐渐在OBE的教学理念中体现综合考评的优越性。在考评内容上,由客观理论知识考核向主观能力和素质测评转化,更侧重于考查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综合素质水平等,更好鼓励人才全而发展,促进人才知识一能力一素质协调发展[6]。
3.构架工作室多维度考评体系:构架设计工作室的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是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注重教育成果的导向性,所以每位人才在校期间的专业评估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工作室实践设计和校外实习实践。理论知识通过课堂考试和研究报告作为书面考核方式,检验人才培养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工作室实践设计考核标准在于设计成果是否具备功能性、审美性和可行性。通过多层次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OBE教育理念的主体地位,鼓励人才全方位的跨学科发展,推动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基金项目:2020年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途径与机制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0YGH013);2019年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应用发展为导向的OBE理念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宁大科院文创学院为例”。
参考文献
[1]周洪波,周平,黄贤立.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高教学刊,2018(10): 76-78.
[2]闫晶,李宣.基于OBE理念的艺术设计人才色彩模型培养体系初探[J].高教学刊,2019(10):92-98.
[3]刘吉轩,任晓莉,李娜娜,王国平.以制造业发展为导向基于OBE理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09):12-27.
[4]施俊天.工作室制综合性高校美术与设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以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11-116.
[5]龙以标.高职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2.
[6]常莹,蔡维维基于“能力本位”的CDIO理念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探析——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9(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