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影的奔逐——西安雁塔区第二中学

2020-02-08 08:39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 2020年22期
关键词:长廊光影设计师

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

看点 Keyfeature

CHANGES IN LIGHT AND SHADOW——光影变化

INTERACTIVE CORRIDOR——交互长廊

INTERACTION——交流互动

西安雁塔区第二中学项目是金地集团为政府代建的教育配套设施,在功能需求上,项目需要以有限的地块体量与资本投入,打造空间完备的48班完全中学。作为建筑师,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建筑设计,在满足教学单元体量之外,更肩负着打造陶冶掌子情操的成长乐园的命题。

布局|与光影的奔逐

项目地块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大量已建成的高层住宅形成对区域南侧大面积光线遮挡,地块西北角幼儿园配套对日照的需求,也为项目规划带来巨大考验。面对极其苛刻的日照条件,整个设计过程更像一场与光影的奔逐之旅。

基于对于阳光遮挡和被遮挡的分析,团队确定了将建筑楼主体置于东侧,空旷运动场地置于西侧,建筑体量自东向西由密到疏自然转变的大布局。

建筑楼主体由北向南依光照条件依次横向排布學校重点教学楼、专用教室、实验楼等功能空间,中部以交互长廊串联每一功能区。风雨操场与演艺厅位于建筑南端,分设在主入口左右,作为学校的功能性建筑,以最显眼的位置展现于校园面前。演艺厅与学校东侧教育、金融用地相呼应,以承接雁塔区各类活动举办需求。操场与建筑楼之间以中部阶梯教室、阶梯退台为过渡部分,阶梯教室顶部规划为平台活动区,与二层风雨操场连通,实现人流动线的顺畅与通达。

映衬|虚实构筑的层次

在西安雁塔区第二中学建筑形象打造中,社区附属教育配套的角色,早已奠定了项目与楼盘色调元素相统一的风格基底,也省去了异形与浮夸的格调延展。

立面形态受限的背景下,如何突破设计定式而又不显违和?团队通过提升建筑与环境间互动关系的方式找到了最优解。对于自成系统的方正建筑楼,设计师以交互长廊作为主轴,将各类教室鱼骨状排列于左右,形成互相连通的共享空间体系。建筑主体外侧,绿意葱郁的下沉庭院为校园增添清新的自然气息,建筑与建筑之间,多层次连廊设计有效加增各垂直单元间的丰富空间感,让景观更多地渗透入建筑,优化读书环境。

地块南侧主入口处开阔的前场空间,将教学楼肃穆形象展露无遗,楼体立面依少先队队礼形态,与主入口广场形成对景关系,将时尚感、现代感完美地融入进学院风中,为校区增添趣味性同时,营造入校仪式感。

场所·人与人互动的精神空间

在西安雁塔区第二中学项目中,交互长廊的打造为学校独有的空间特色,也是本次设计最大亮点,成为区域教育重点试点的参观项。

考虑到学校交流互动的必要性,设计师悉心规划16M宽的开阔廊道共享活动区。分层设置的无阻隔大面积平层,为多元化的社交需求和教学场景提供了实现的平台和可能性,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未来空间配置调整的灵活需求。

中庭高挑设计有效提升了内部通透感,与斜面屋顶天窗、侧面大面积窗户相互搭配,形成丰富的光影变化,充分保障连廊全天的持续采光,让自然光洒满室内每一角落。

交互长廊室内以白色为主色调,原木色的边缘点缀除却空间单调感,每层平台相错排列,不规则前后分布形成内部丰富的层次变化,在阳光映衬下愈显明朗靓丽,营造自然清新的自由活动氛围。

学校在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更像是小型城市,包揽学子的沟通、生活、运动、学习。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学子的日常行动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上,希望能创设更阳光、更自由的精神空间,打造一处能孕育希望、承载理想、激发想象的乐园。

“面对极其苛刻的日照条件,整个设计过程更像一场与光影的奔逐之旅。”

“对于自成系统的方正建筑楼,设计师以交互长廊作为主轴,将各类教室鱼骨状排列于左右,形成互相连通的共享空间体系。”

猜你喜欢
长廊光影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光影
光影
创意设计师
光影之下
漫画长廊
光影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