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安梅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不仅如此,学好数学还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生活态度,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一直以来都是所有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追求。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依旧不甚理想。随着新课改的到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握好机会,及时地寻求改变,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以期切实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现实生活;小组合作;现代技术
要想切实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就需要教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首先,小学数学是一门比较理性的学科,不像语文学科那样情境性特别强,学生学习起来常常会觉得比较枯燥。其次,现在的数学课堂仍旧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只能接收信息,很容易产生认知疲劳。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考虑到以上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大家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一、联系现实生活
数学知识本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中存在的一系列现象进行总结所得的规律。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尝试从生活的角度引出或者讲解数学知识,这也符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不仅仅如此,小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前,就一直在生活中获取知识、积攒经验,对这种学习方式已经非常熟悉了。而且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新知的紧张感,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存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时刻留心现实生活,以便及时地运用当教学当中。
比如,在教学《升与毫升》这一课时,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讲:“你们知道吗,一个正常人一天应该喝8杯水,想不想知道8杯水到底有多少毫升吗?”在教学《认识多位数》这一课时,也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广告: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3亿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圈。你们有没有想过地球一圈大概是多少米?”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进而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开展小组合作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大都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认认真真地备课、授课,到头来却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依旧难以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教师忽略了比较重要的一点,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果在课堂当中,学生学不进去,教师讲得再好,也没有太大的用处。所以,必须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一同进步。
比如,在教学《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要注意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以确保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相差不多。首先,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计算出教材中所给出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让学生通过小组探究找出最简单的计算方法。然后根据结论,再让学生总结n边形的内角和。在教学《运算律》这一课时,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例如78+12+23和78+23+12这样的,让小组成员分别计算一个算式,然后进行结果和计算速度的比较,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运算定律的简便性。
三、利用现代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此同时,也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教师开始尝试使用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为现代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多媒体集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优势,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降低学生想象的难度,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記忆。而且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将教学的内容,集中在幻灯片当中,利用颜色鲜明的字体将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比如,在教学《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一课时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从网上寻找一些轴对称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判断,例如剪纸、脸谱、一些著名建筑等等。以此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学生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时,可以进行动态的演示,从描点、连线开始,让学生对整个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在介绍《升与毫升》这一课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容积,促进学生的理解,例如可乐、雪碧等等。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想切实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采用联系现实生活、开展小组合作、利用现代技术等方式。
参考文献
[1] 刘迪兰.新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2):11.
[2] 顾大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