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北漂”是一种执念

2020-02-07 02:53高成儿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24期
关键词:总算玄宗天宝

高成儿

【适用话题】执念 自荐 人才与伯乐 人生与机遇

天宝六载(747年),一个叫杜甫的中年大叔来到长安,开启“北漂”之旅。

“北漂”之前,他信心满满:他自幼饱读诗书,是标准的学霸;成年后更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目标,并壮游天下,阅历可谓丰富。

初至长安,杜甫把希望都寄托在一场考试上——玄宗发布求賢令,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并通过考核,朝廷就安排相应的职位。可放榜时才知,竟没一人通过这场考试。原来,宰相李林甫担心有考生揭露政府黑暗,被皇帝知道后对自己不利,就对玄宗说:“野无遗贤。”

于是杜甫只好结交达官显贵,希望获得引荐。汝阳王李琎是他重点争取的对象,他给李琎写诗,夸其德行高尚如驰骋千里的骏马、直上云霄的大鹏,学业可与大儒媲美,文辞只有哲匠才能超越,整体水平就像当年的曹植。张垍是前宰相张说的儿子,官至翰林学士,也是玄宗的驸马,杜甫也给他献诗一首,开头写道:“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除了向权贵献诗,杜甫还有一个展现才华的途径——献赋。当初武则天为网罗人才而设延恩柜,如果你自认有才,可把作品放到柜子里;官员看后若确认你是人才,就会通知你入职。杜甫正逢职业生涯的瓶颈期,有事没事就琢磨怎么写赋,好引起皇帝的注意。天宝九载,玄宗想封禅华山,杜甫得到消息后如获至宝,穷尽毕生绝学写了《封西岳赋》,就等着举行典礼时把作品呈给玄宗。结果关中突发旱灾,华山之行取消,杜甫长叹一声:白忙活了!但他没气馁,又写了《雕赋》和《天狗赋》,但都石沉大海。

天宝十载,机会总算来了,玄宗要开展三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分别在太清宫、太庙和南郊。张垍得到内部消息,立即通知杜甫,杜甫挑灯夜战,写了《朝献太清宫赋》《朝享太庙赋》《有事于南郊赋》。玄宗看后有点兴趣,命宰相在政事堂出题考核杜甫。杜甫本以为从此就要登上人生的天梯,不料朝廷只是把他纳入国家储备干部的名单。至此,杜甫的心态快崩了。

“北漂”将近10年,杜甫这个储备干部总算得到任用,被提拔为河西县尉。他推辞了,一是不想对县令点头哈腰,二是工作地点不合他的心意。没过多久,朝廷又任命他为兵曹参军,管理武器,负责门禁,工作地点在长安。杜甫欣然接受,上班没多久,他发现兵曹参军也没那么好做。“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被社会“毒打”后,他动起辞官隐居的念头,可回头看到忍饥挨饿的一家子,不得不继续被“毒打”。

不管怎么说,杜甫在“北漂”期间吃尽苦头总算混得一官半职。然而,人生如戏,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的命运,后来都被安禄山彻底改变了。

(一二三摘自《百家讲坛·蓝版》2020年10月)

素材任意门

北漂族李白

唐代是古时“北漂族”的黄金时代,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城,前去寻求发展成了众多唐代有志青年的选择,李白也是其中之一。开元十八年(730)夏,李白第一次来到长安,结识卫尉张卿,并借此得以向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献上《玉真仙人词》,希望御妹能助力一把。可在长安待了一年多,李白并未如愿当上国家“公务员”。直到天宝元年(742),已过不惑之年的李白二度“北漂”,总算得以“供奉翰林”,却不被重视,三年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临走前,李白愤然写下《行路难》。

(特约教师 严君)

猜你喜欢
总算玄宗天宝
大连天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刘天宝 教授
《天宝遗事诸宫调》的创新
“芝”你心意
地球奇遇记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析论
春风得意
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