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这条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的贸易交流,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让人们看到了外部世界的广阔和奇妙。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那一段尘封的历史。
听到“丝绸之路”这个名词,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一条用光滑、柔软的丝绸铺成的道路。你是不是也这样想过呢?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所谓“丝绸之路”其实是指中国古代用来向外界运输丝绸的一条长长的路线。
丝绸之路的第一个开辟者是西汉的张骞。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去西域请大月氏人(古代印欧人迁徙到中国西北部的一个民族)帮忙攻打匈奴人。张骞途中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了下来,后来设法逃脱,辗转来到了大月氏国。当时大月氏国不想跟西汉联手攻打匈奴,但却很想与西汉开展贸易、互通有无。回到长安后,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自己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传达了大月氏人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这一次他率领浩浩荡荡的队伍,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而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了长安。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这条由中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陆路通道就正式宣告开通了。这条通道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从阳关出发,沿着昆仑山北麓一路向西,穿过大月氏一直通到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一条从玉门关出发,沿着天山南麓一路向西,一直通到咸海、里海北部的草原上。
公元25年,西汉灭亡,东汉建立。半个世纪后,东汉皇帝又派出使者班超出使西域,再一次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那个时候,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不断地通过由张骞开辟的这条道路被输送到中亚和欧洲。那里的希腊人和罗马人都对柔软、光滑的丝绸爱不释手,称丝绸为“塞里斯”。除了丝绸外,他们对当时的中国几乎一无所知。于是,在他们眼中,中国就成了“塞里斯”国,中国人则被称为“塞里斯”人。
但当时人们并没有给这条运输丝绸的道路取名,直到1 9世纪末,一位德国地质学家首次将这条东西大道称作“丝绸之路”,后来又有一位德国人经过多年研究写了一本名叫《丝路》的著作。随后, “丝绸之路”这个称呼逐渐从德国传到世界各地,并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中国向西域出口丝绸的同时,作为交换,西域也向中国销售珠宝、玉石、皮毛和香料等物,因此这条路也曾被称作“珠宝之路”“玉石之路”“皮毛之路”和“香料之路”。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丝绸之路变得更加繁荣一一向西到达法国、荷兰,向东到达韩国、日本;人们还开通了通往意大利、埃及的“海上丝绸之路”。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四通八达的丝绸之路俨然成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各國经济、文化交流的一条友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