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打造企业卓越竞争力

2020-02-07 02:50中航光电
军工文化 2020年11期

中航光电的梦想由连接开始,从连接器到光、电、液、集威化解决方案,从逐梦蓝天到遨游星海,月智慧与汗水构筑连接未来的梦想长城。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论断,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新发展理念,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为了推动“两步走”战略目标的落地,遵循“继承中发展,发展立足新时代、新论断”的原则,集团公司党组提出了“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战略。“三力”目标指明了新时代集团公司的奋进方向,其中竞争力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指出,世界一流企业要具备全球竞争力,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有主导地位,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话语权和影响力。

作为航空工业成员单位,中航光电不忘航空报国初心,勇担航空强国使命,聚焦连接主业,坚持科技创新和核心能力建设,不懈追求发展高质量,以“建设全球一流互连方案提供商”为愿景,持续打造卓越竞争力。

聚焦主责主业 全面提升专业化能力

2020年,国务院第一次把“聚焦主责主业”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主业、做强实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是国企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中航光电党委始终认为,聚焦主责主业将会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明显提升。

中航光电的业务布局坚持围绕连接主业,纵向延伸,由元器件厂家向互连方案提供商发展。围绕“中高端、集成化、互连解决方案”拓展升级,不断丰富产品种类,优化升级产品结构,立足电连接器,按照专业化发展思路发展为光、电、流体三大连接器产业。聚焦连接,做精做细,全面提升重点应用领域产品的专业化能力。

目前,公司的连接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用电子、舰船、通信与数据传输、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力、医疗等防务及高端制造领域,各型产品配套民机C919、“天眼”射电望远镜、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7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级工程;产品远销欧洲、美国、加拿大、韩国等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91.59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近20%。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公司当选中国电子元件协会第八届轮值理事长单位,电接插元件分会理事长单位。2019年,根据行业咨询机构数据显示,中航光电在全球行业综合排名列居第13位、军工防务领域排名第2位。

坚持市场拉动 小产品赢得大市场

进入21世纪后,中航光电经过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两个开发”,飞速扩展市场规模,市场领域从军品的航空、船舶行业,以及民品的通信、铁路行业开始全面扩张,截至目前基本实现军工防务和高端制造行业领域的全覆盖。多年来,公司坚持“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市场观,领域深耕,全力保障军品需求,大力开拓民品市场,积极布局国际业务,全方位响应客户需求,以强大的市场力量在各个市场领域树立起行业认知度。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00年以来,公司不断打造“专业、可靠、高端”的品牌形象,强化“更精、更快、更周到”的服务文化,异地设立研发中心,重点区域设立分公司,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全价值链服务,成为诸多军民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秀供应商,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和重点客户加强联合设计,提供整体互连方案,增加客户黏性,稳固了作为主力供应商和优选供应商的地位。

小小连接器赢得大市场,得益于公司建立了高效的市场快速响应体系,通过将市场指标转化为生产制造相关人员的关键绩效指标,实现市场拉动和客户导向的落地。以客户为中心表现在文化导向上,公司内部下一道工序就是上一道工序的客户,上一道工序就要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做用户之所愿。生产经营紧随市场脉动,市场交付以拼搏求生存。

科技创新驱动 提升行业引领力

创新是进步之魂,科技是强盛之基。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航光电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谋增长,以创新求发展。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深入推进“领先创新工程”。聚焦高端科技前沿、高端市场需求和高端产品,加快核心自主技术产品的规划开展,加强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进一步健全核心工艺能力,下大力气打造若干个全球一流的核心技术,构筑全球行业一流互连方案提供商的技术优势。公司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抢占技术和标准的至高点。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研发平台、河南省光电连接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光电连接器可靠性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等機构。成功搭建数字化正向设计研发平台,产品综合性能指标超越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多项技术达到或超过国际一流水平,在全球行业多个子领域名列前茅,研发实力位居国内电子元件行业第2名。

公司目前拥有研发人员1900余人,硕士以上人员占比68%,形成了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人才队伍。公司在德国、韩国、美国建立三个海外研发分支机构,在上海、深圳、西安、沈阳、青岛、泰兴等地建有研发及技术服务机构,2019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近三年来,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00余项,制订、修订70多项标准,荣获90项市级以上科技奖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一系列国家项目。科技专利的实施带来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某发明专利在数据传输方面的实施应用,仅半年时间就取得几千万元的销售合同,这些荣誉、专利、标准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知名度,彰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

中航光电的梦想由连接开始,创新与梦想同行。中航光电以“日新、日日新”创新文化为导向,持之以恒、创新不已,从连接器到光、电、液、集成化解决方案,从逐梦蓝天到遨游星海,用智慧与汗水构筑连接未来的梦想长城。

以信息化为支撑强化产业基础能力

除了强化科技创新、基础创新,提升核心工艺能力外,中航光电还通过完善产业链配套,提升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优化创新链、配套服务链,从而推动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

公司信息化建设自主开发近3000个ERP模块,实现对销售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库房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主价值链全过程的全面管控。ERP系统与PDM、OA、财务系统、考勤系统及呼叫中心进行了系统集成,打破了系统间的信息屏障。同时,公司自主实施将ERP系统推广应用到深圳、沈阳、西安、泰兴等多个分公司及子公司,进一步支撑了公司的集团化运作,提高了管理效率。公司信息化建设以构建业务架构和IT架构方法为指引,同时基于AOS管理体系实施,建设层级结构清晰、标准化、显性化的流程体系,推动公司逐步实现管理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

近年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投资数亿元用于非标连接器自动化设备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已累计投入1400余台套自动化设备。先后自主研发了国内领先的智能化设备,填补了国内多项精密连接器制造的技术空白。在关键岗位,通过“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使通用工序的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设备和产线柔性,实现“减员、增效、提质、安全”。

公司着力推进两化融合,打造高效一流数字化智能工厂,实现企业制造过程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针对拥有400台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装配率80%的装配车间,引入MES、SCADA、WMS等生产和物流管理系统,并实现与ERP和PDM系统的数据集成,并结合智能货柜、机器人、线边货架等硬件设施,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自动决策。新建立的38999军用电连接器智能化装配车间,实现了计划智能排产、物料自动派送、产品加工装配、质量实时跟踪等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

精细化经营管理 提升运营质量与效益

公司建立精细化计划管理体系,形成了以公司综合计划为纲领、事业部业务实施方案为支撑、各职能管理部门工作要点为保障的计划体系。事业部经济运行分析前置,形成了以事业部为运营分析主体的经济运行分析管理机制,夯实经营计划的过程管控和动态跟踪,按照结果导向、责权对等的原则对民品领域的两个事业部充分放权,事业部领导班子成员个人业绩与事业部整体业绩挂钩,提升考核的针对性和凝聚力。

公司打破部门壁垒,建立面向流程的业绩评价机制。对应外部环境变化需要及自身发展需求,由基于职能的业绩评价机制转变为全员参与、面向业务流程的业绩评价机制,优化职能及业务支持部门考核机制,各事业部结合业务领域性质建立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考核体系;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向“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的模式转变,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以科研生产类、职能及功能支持类的分类方式对领导干部考评管理,统筹科研生产单位协同事业部、职能及功能支持单位支撑事业部的双重管理模式,实现全业务流程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评价机制。

公司建立“5+3”的业财融合管理体系,计划财务从实际业务出发,清晰体系、明确职责,设立运营分析中心、会计核算中心、资金与结算中心、报销与费用控制中心、成本價格管理中心5个中心,以及防务、通信、新能源3个计财二级部门,在组织体系上建立业财融合的系统框架,精简冗杂、提高效率。

通过精细化经营管理,近年来,中航光电稳健发展,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率维持在行业优秀水平,成功当选央广网“最值得投资者信任的上市公司”卓越奖,入选国家战略核心新蓝筹,连续入围“A股核心资产50强”榜单。2019年,中航光电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已不再单纯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核心竞争力的挑战。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航光电将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勇担航空强国使命,持续打造企业卓越竞争力,迈向高端链,追求高质量,向建设全球一流互连方案提供商奋力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