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奋斗迎接挑战

2020-02-07 02:50王冬梅
军工文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系统工程航空工业系统

王冬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航空工业将打造的领先创新力放到了“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回顾航空工业庆安65年来的光辉岁月和奋斗历程,庆安员工始终不忘初心、创新进取,以研发制造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以技术人才培养为基础,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创新突破的发展之路。

1955年10月15日,为建设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国家第一个飞机附件厂,祖国四面八方的拓荒者们挺进大西北,来到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从第一代拓荒者们挥下第一镐开始,庆安的名字载入史册,这里也成为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历史起点之一。

建厂之初,敢于创新的精神就深深根植于庆安员工的血脉与基因里。1957年4月,在一个临时的实验车间里,人声鼎沸、掌声雷动,大家目光的焦点都聚集在了飞机万能操纵杆上,这是庆安员工克服了艰苦的条件,齐心协力成功试制的第一个航空附件产品,它打响了新品试制的第一炮。

65年来,庆安走过了白手起家的艰苦创业,经历了多元化机制的积极探索,经历了聚焦主业的加速升级。一代代庆安员工崇尚创新、敢于突破,走出了一条从测绘、仿制到自行设计、自主研发,从单一产品到系统集成的创业、兴业之路,庆安的产品已从单一航空机载产品拓展到航空、航天、航海等多个领域,研发与制造能力持续提升,不断创新成为庆安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科技创新 提升企业竞争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明确目标,在航空工业快速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深刻认识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2010年以来,公司围绕“成为中国优秀飞机附件供应商”的愿景,以“两个转变”为抓手,研发和制造为代表的综合能力得到快速发展,行业地位、产业规模进一步提升,制造方面实现了由传统制造方式向数字化制造方式的转变,科研方面实现了从生产科研型企业向科研生产型企业的转变,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努力,公司已基本具备系统和部分核心元部件研制能力,信息化带动管理水平提升,在许多业务领域实现了人工管理到计算机辅助管理的升级。构建了“A、L、C、C”技术体系,公司新的业务领域不断得到拓展,专业及产品覆盖了空、海,陆、天。

创新转型是航空工业提出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只有加快创新、主动转型,才能适应新变化,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近年来,庆安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公司从产品级供应商逐步跨入系统级供应商行列,高升力、发动机作动系统等系统已成为行业首选,货运系统、舱门驱动系统行业领先,充分体现了多年来科技研发的持续创新力。

2020年,公司参与配套的系统及产品随某型机项目被国务院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公司历史上第三次也是近十年来首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该奖项的获得是对公司近年来在型号研制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肯定,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作动系统领域系统级供应商的行业地位,是公司在科技研发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在此型号研制任务中,研发团队在作动系统核心基础上,结合型号需求,将该项目作为运用系统工程首个打通全过程应用的范例,首次实现既有控制系统又有执行机构的综合系统。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提升了飞机的承载能力,有效减少了飞机起降距离,提高了飞机的综合性能,设计水平达到并超过了国际同机型水平。

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三五”期间,公司共评出114项科技成果奖,其中1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45项,其中包含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獎、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串串数字,是庆安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的真实写照。

管理创新 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一系列型号的成功研制,庆安正在快速成长。公司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体系,全面加强正向设计能力,积极推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核心技术能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是公司在产品升级、转型发展中迫切需要、亟待应用的管理工具。作为航空工业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的推行试点单位之一,公司制订了在组织体系、方法体系、人才体系、工程技术体系、经验积累和应用机制五个方面全面推进的计划。公司从设计研究所抽调精兵强将成立系统工程团队,从2014年推进系统工程以来,根据航空工业的规划要求,系统工程团队将“建模型,用模型”的思路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试点覆盖了公司4大专业9大系统。通过将方法与技术应用在项目中,有效提高了产品设计效率与质量,提升了产品性能与市场竞争力,公司系统级研制能力稳步提升。航空工业集团领导在公司调研时对系统工程推进和实践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在2016年机电系统工作会上讲到,庆安公司全力以赴地研究设计产品的方法和研究制造产品的过程,促使庆安公司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面走到了集团公司前列。

目前,公司已全面开展了平衡计分卡、六西格玛、精益、6S、成熟度模型、质量等级模型、系统工程、架构、航空工业管理体系AOS、全面预算、EVA、风险管理、流程梳理、信息化平台、PLM和集团管控等管理工具的应用,注重管理工具与项目实践相结合,通过不断总结与提炼经验,最终形成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创新成果。2011年至今,公司获得部级及以上创新成果奖累计17项,获得国家级创新成果奖累计6项。公司《飞机配件企业适应研产共线的采购计划管理》荣获第二十二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通过管理创新成果的立项与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公司在采购计划管理过程中需改进的方式、方法,管理过程中系统的思维方式得以构建,探索出了一条采购计划管理新路径,有效促进了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公司《航空机载企业基于能力提升的系统供应商建设》荣获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创新成果以公司战略规划制订为切入点,围绕主机需求,通过能力提升,促进公司产品从部件级向系统级转变,最终为客户提供全面系统的解决方案。成果的实践推进了公司系统供应商建设,稳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系统供应商的地位。

创新人才 凝聚核心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现已八旬的岳治玉老人如今还清楚地记得1978年年底公司召开的航空设备研究所成立大会时的情景。 “企业再困难也要组建一支我们自己的研发队伍”。这是那次大会上他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当时工厂举步维艰,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工作。

设计员杨树森凭着一页的广告图,硬是拿下了重要项目,现在该项目已成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他回忆说: “我感到当时我们的决定和研究工作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正确的。从接收课题的那刻起,我就意識到我肩负的责任。”老一辈设计员身上展现了敢于突破、勇挑重担的责任担当,深知因循守旧没有出路,改革创新才有希望。

现在,公司已打造了一支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优秀科研团队,拥有500多名设计员。其中,有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人才200多名,有11位骨干技术人员被集团公司聘任为航空工业集团技术专家。老一辈设计员的钻研创新精神在一代代年轻设计员身上接续传承,一批80后设计员成为研究所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众多的产品研制任务中独当一面,引领技术前沿。

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创新工作室的创建,现已成立以王吉刚、王卓岗、曹卫锋、蒲旭连、余喜生、任新俊、杨勇命名的多层级和多工种的劳模,技能大师,职工创新工作室。其中,王卓岗、王吉刚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王卓岗的“平面研磨操作法”、蒲旭连的“不锈钢滤网焊接法”被评为“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法”。

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多年的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开展了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大师讲堂、先进操作法推广、名师带徒、五小成果等多项工作,成绩斐然。创新工作室紧密围绕公司科研生产难点、瓶颈,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率先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瓶颈问题。技术带头人积极参与职工技术技能培训和业务交流,帮助更多的职工提升技能水平,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坚定创新意识,矢志技术创新,是庆安员工面对新使命、新挑战不变的追求。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面对未来的挑战,庆安员工更加自信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用改革创新的激情描绘未来美好的发展蓝图。砥砺“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勇立潮头,沿着航空报国之路阔步向前。

(作者单位:航空工业庆安)

猜你喜欢
系统工程航空工业系统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农业系统工程生态设计及其应用策略
品“助读系统”之妙
摄影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航空发动机系统工程技术浅析
中科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
纪念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五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