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
2019年12月3日,重庆市北碚区。
回想过往,歇马街道纪工委书记何巨澜有些动容——有一次,他送女儿上学,驾车经过车站。站台上,北碚区委常委、副区长(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徐运征正在等车。
那时候,何巨澜脑海里闪过徐运征的话:“最近,我喜欢坐公交车上班,这让我想起了刚工作时的满怀激情。同时,这也警醒着我,要保持干劲!”
在何巨澜眼里,这辈子,徐运征从未懈怠过。
“把重担交给我”
2018年9月24日,北碚区北温泉街道人民村白云社。
村民王祖兵坐在沙发上,望着窗外的倾盆大雨。大雨中,徐运征撑着雨伞,提着月饼,向他走来。
王祖兵心里既意外,又感动。
“中秋节要到了,我来看看你们。”徐运征开口。
这是他第三次到王祖兵家拜访。前两次,是为了谈“拆违”的事。
白云社在缙云山上,缙云山是重庆主城区的“肺叶”。
几年前,王祖兵在外务工,攒下钱,把自家农房扩建成了农家乐。这些年,一家人靠着农家乐为生。
然而,办农家乐的村民越来越多,违规搭建的村民也越来越多,缙云山的生态不堪重负。
2018年6月,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拉开大幕,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探路。
当时,徐运征主动提出担任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办公室主任。
制定整治政策、审查整治方案、验收整治效果……每一个环节,徐运征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整治期间,他常说:“把重担交给我!”
徐运征走访王祖兵家前,王祖兵从未想过“拆违”,但徐运征却打消了王祖兵的顾虑。
徐运征知道王祖兵一家生活不容易,更知道缙云山综合整治工作不容易。他牢牢地把“生态线”和“民生线”都拽在手中。
“他是最不像官的‘官”
2019年12月4日,北碚区天府镇五新村。
天还没亮,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村民李华昌关上房门,拉起板车,准备运菜。
如今,再走这条路,他的心里总会泛起阵阵暖意。
思绪回到2017年的盛夏。
徐运征到天府镇调研,走访李华昌家。
“干洞子没装路灯,我们出行不安全!”交谈时,李华昌向徐运征反映。
从五新村到后峰岩,干洞子是必经之路。
每天深夜,李华昌都要从这里运菜到场镇卖。有一次,妻子替他运菜,为避让货车,摸黑之中摔伤了腿。装路灯,成为他们多年的心愿。
徐运征听着,把李华昌的话记在了心上。
走访结束后,徐运征对工作人员说:“百姓合理的诉求不能拖,想想办法,尽快落实!”
马上办,徐运征乐于为百姓办实事;认真听,徐运征喜欢同百姓打交道。
过去,天府镇以煤炭产业为支柱,可持续发展矛盾突出。徐运征负责联系天府镇后,想走出一条“新路子”。为全面了解情况,他先后深入这里调研40余次,多次利用节假日走村入户。
这些年,引产业、装路灯……天府鎮的困难,被徐运征一个一个击破;村民们的诉求,徐运征一个一个办理。他的心里始终装着基层、念着百姓。
现在,干洞子有了敞亮的路灯,李华昌的心里很是温暖。
“他是最不像官的‘官。”李华昌回忆,跟徐运征拉家常,完全没有距离感。
“干工作要一把标尺量到底”
2017年8月,北碚区山语城小区。
吕玉春拿出图纸,再次核对,准备敲门。
那时候,北碚区正在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吕玉春是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一次,他和同事排查情况时发现山语城小区有业主违规扩建。
门开了,吕玉春看见业主,开始沟通——
“违规扩建,存在安全隐患,请您拆除。”
“我跟徐运征是老乡,你通融一下。”
“对不起,按规执行,请您配合。”
……
此时,燥热的空气烘烤着双方的情绪。见吕玉春不松口,业主拨通了徐运征的电话。
吕玉春知道,徐运征也不会“松口”。
整治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之初,徐运征就公开表态:“谁要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走后门,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没有这样的朋友。”
事实上,“讲规矩”这三个字,早已刻进徐运征的骨子里。
从负责区委政法委工作,到分管蔡同组团、水土园区,再到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徐运征都从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戚、为朋友谋私利。至今,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老家务农、务工。
“那时候,徐运征常跟我念叨,干工作要一把标尺量到底。”吕玉春回忆,“他说,不要因为人情关系,就把标准松一松、放一放。”
直到整治工作结束,吕玉春都未接到徐运征的“通融”电话。
“每天最早到岗的是他,最晚离岗的也是他”
2017年12月底,北碚区人民政府。
办公室里,区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徐帆正专心致志地敲打着键盘。徐运征端着椅子,在徐帆身旁坐下。
“这样用词不准确。”
“数据请反复核查,不能出错。”
“这部分内容,需要再明晰一下。”
……
这一天,徐运征跟徐帆一起修改文件,直到深夜。
像这样的情况,远不止一次。
在徐帆眼里,徐运征把工作当成了事业,把事业当成了生命。
同徐运征共事7年,他几乎没看到徐运征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周末。他爱工作,近乎痴迷。
一次,徐运征腹痛难忍,到医院检查。根据医生的诊断,他需要住院治疗。
为了不耽误工作,徐运征白天带病工作,晚上住院输液。整整一周,他没落下任何工作,许多同事甚至都不知道他生了病。
还有一次,徐运征不慎摔倒,膝盖半月板损伤。当时,医生要求他卧床休息至少半个月。
为了不拖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后腿,徐运征拒绝了医院的治疗方案,拄着双拐照样上班……
“每天最早到岗的是他,最晚离岗的也是他。”徐帆回忆道,输液后,上班时,徐运征总用袖子把手上的针眼挡住;摔伤后,开会时,他会把护膝罩摘掉……他不想让大家担心,更不愿给工作安排增添麻烦。
积劳成疾,2018年11月29日下午,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徐运征都在工作。
这辈子,他从未懈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