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吃野味是现代生活题中之义(焦点话题)

2020-02-05 04:14吴幼珉
环球时报 2020-02-05
关键词:野味陋习餐桌上

吴幼珉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先后抗击了SARS、禽流感等疫情,目前正在全力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些疫情的爆发背后有一些共性的因素,但是国外有一些人借此攻击、诋毁中华饮食文化则属于牵强和夸大之举。

从SARS和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来看,病毒肆虐往往在感冒流行季节发生,这是新型流行病爆发的气候共性。同时,疫情较容易在大城市或经济较发达地区爆发或被发现,因为那些地方往往是病毒宿主的集散地、人口密度高、进出当地人流大且易于疾病传播。除这两者之外,SARS和此次疫情的爆发,大概率与人们食用或买卖野生动物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极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从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

事实上,吃野味并非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人有吃珍味的习惯,但珍味与野味是有区别的。“珍”,一是指高超厨艺带来的与众不同的食品,二是指营养价值高。例如一些禽类古时只出现在富裕阶层的餐桌上,慢慢之所以能成为今天餐桌上常见的食材,是因为我们祖先发现那些原来是野生的动物可进食,饲养付出与宰吃吸收的热量比例合适、容易亨调等,于是便开始广泛畜养,并延续至今。

而野味之所以“野”,是因为那些鸟兽古往今来都得不到多数消费者的喜好,既没有高营养价值,需求也很少,人们就不会饲养。因此,把吃野味当作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逻辑上有些牵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些人出于贪图新鲜或者简单认为物以稀为贵,把吃野味误当作进补或者显示档次高人一等。

不久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先后下发紧急通知和公告,宣布在疫情期间实施最严厉的野生动物管控措施,全面禁止野生动物转运贩卖,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笔者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吃野味不仅是陋习,而且事关公共卫生安全。由于不少罕见的病毒载体就是人类本来较少深入研究的一些野生动物,售卖和食用野生动物都大大增加了人类感染这些病毒的可能性。而人类发现新型病毒、研究出致病机理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它就可能迅速传播开来造成突发的疫 情,给人类的正常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其次,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会改变一些旧有陋习。例如,香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禁止在市内燃放烟花爆竹,当时曾经引来民众对政府的不少批评,但这一禁令一直延续至今让很多香港人改变了之前的观念。此外,过去香港居民喜欢进食新鲜宰杀的食物。而现在,香港市场内的家畜和家禽屠宰是相对集中的,公开出售野味的情况几乎绝迹。可见,经济发展会导致社会管理的现代化,而城市管理现代化往往又与人们移风易俗相辅相成。▲

(作者是香港资深评论员)

猜你喜欢
野味陋习餐桌上
粗粝野味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餐桌上的礼仪(西餐)
野味消费的背后
“病毒”“隔离”“口罩”与“野味”
瑞士打猎季假野味上餐桌
炒楼陋习
育儿陋习
官场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