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海岳《南明史·诸王传表》补证

2020-02-05 05:09王浩淼陈金凤
关键词:明史原文

王浩淼,陈金凤

(江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钱海岳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撰成的120卷《南明史》由中华书局于2006年出版(2016年重版),出版后受到学者的诸多好评,认为其有力推动了南明史研究,笔者也在学习过程中深受启发。但是,钱氏《南明史》亦存在不少错讹之处,这在其《诸王传/表》中有较为明显的表现。关于明史史料中对诸王的考据,学者主要聚焦于张廷玉所撰的《明史·诸王世表》,而对之后的南明史籍疏于考虑和辨析。最早对南明诸王有所梳理的著作是徐鼒的《小腆纪传》,整理效果最佳的是钱海岳先生的《南明史》。由于《南明史》成书坎坷,目前学界对其重视不够,因此尚未有学者参与校注诸王信息。对钱海岳《南明史》有所关注的有:李淑艳的《〈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1]《〈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考异》[2]和《〈南明史·艺文志〉经部标点错误六则》[3]对本著经部进行了整理和校注,王艳在《钱海岳〈南明史·本纪〉札读札记》中对本纪进行了校注[4],还有部分论文对《南明史》稿作了回顾(1)主要著作有:柳义南《柳亚子〈南明史纲·史料〉稿的失而复得记》,《图书馆杂志》1995年第3期;张知常《〈南明史〉120卷手稿入藏江苏无锡市档案馆》,《兰台世界》2011年第4期。。经过仔细研读,笔者在《诸王传/表》中发现28处问题,现尝试对其进行补校,以期为《南明史》的完善作出一点贡献,不足之处,还望方家斧正。

1.(周王朱恭枵)孙伦奎,弘光时袭封,居苏州城外,复移湖州……福京亡,走广州。城陷,与世子遇害演武场薨。诸王世表周府下有下“□王恭枵”下一格为“□王伦奎”。(《周王恭枵传》卷二十七第1434页,《诸王世表一》卷十五第830页(2)笔者将在钱氏《南明史》中发现的问题所在卷数、页码置于后方,以方便审阅,后同。引文中缺失的字用“□”代替。)

按:《明史》卷一百《诸王世表一》宜川王府言“思裕王秉楀”[9],《明孝宗实录》卷六十八言“赐秦府宜川王诚灌嫡子名曰秉楀”[11],可知原文将“楀”误写成“”。

按:《明史》同本书[9]2557-2558,缺谥与卒年。《明神宗实录》言“原武王在谥曰‘昭宪’”[12]11285,《明熹宗实录》言“周府原武昭宪王在嫡二子肃湧袭封为原武王”[13]3488,学者孙凯已说明这一点[14]。由此可知,原武王朱在的部分信息可以调整,需另增一任。按照书写习惯,前任郡王为原武王肃湧(同“涌”),则原文要以朱肃湧弟弟的名义介绍原武王肃,即“在子”应改为“肃湧弟”。诸王世袭表修改如表1所示:

表1 原武王府世袭表(部分)(3)本文的表格信息主要还是继承《南明史·诸王世袭表》,笔者只是对其中的错误予以修正或补充,以方便读者阅读。下文同。

4.汝宁王肃澲,汝宁王在淦子,不知何年袭。(《周王恭枵传》卷十七第1437页)

按:周府世袭,“在”辈应与“金”行相配。本书卷十五《诸王世表一》汝宁王府下[5]852、《明史·诸王世表一》汝宁王府下[9]3597-3598、《明神宗实录》皆为“王在唫”[12]9789,故原文使用“淦”似有不妥,“淦”应是“唫”之讹。

按:《明史》卷一百保宁王府下言“□□王恭□,肃潩庶一子,袭封,薨”[9]2600。《南明史》承袭《明史》,均未说明前任保宁王是谁。《明熹宗实录》卷三十五言“差户科给事中许宗礼、行人司行人梁天奇(册封)周府保宁王恭棆、顺庆王肃潵妃李氏”[13]1805,卷七十二言“保宁王恭棆选到祥符县民陈自道长女陈氏,封为保宁王妃”[13]3488。由此可知,原文应是“保宁王恭棆子”,诸王世表第四任保宁王的第三个“□”可以进一步确定为“棆”。

6.荥阳王蕴钤,荥阳王显休曾孙,太祖九世孙。(《楚王华壁传》卷二十七第1442页)

按:荥阳在河南,其治所不在楚府所辖地。在蕴钤同宗所封中,朱孟熜封于巴陵(今湖南岳阳,时属岳州府),朱孟炯封于永安(今福建永安,时属延平府),朱孟焯封于寿昌(今浙江建德,时属严州府),朱孟爚封于通山(今湖北通山),朱孟炤封于景陵(今湖北天门),朱孟爟封于岳阳,朱孟炬封于江夏(今属武汉市),不曾有就封河南的记载,而荥阳在嘉靖十六年(1537年)就被封给了徽恭王庶六子朱载堦,《明史》校勘亦称“崇阳在湖北,与楚府封地合”[9]2713。故原文的“荥阳”应是“崇阳”之讹。

7.通城王朱英焀,通城怀简王朱显柜子,太祖七世孙,不知何年袭。(《楚王华壁传》卷二十七第1442页)

按:《明史·诸王世表二》无通城王府世系。《明神宗实录》卷四十九有“楚府通城王长子华埘、德府建德安简王庶长子载塨各袭爵”[12]1135语,卷四百八言“楚府通城王华埘庶长孙盛浮为通城王”[12]7620,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言“长子显柜先卒,寿四十,追封怀简王,子王英焀嗣,薨,寿七十二,子今王华埘嗣”[15]。按王世贞成书于万历十一年(1583)、北京沦陷时间为崇祯十七年(1644)计算,其间有61年之差,英焀、华埘更何谈活至永历时。故该通城王不是朱英焀,也不是朱华埘。从《明神宗实录》中得知,万历三十三年朱盛浮继承了祖父朱华埘的位置[12]7629,故在崇祯后期的通城王应是朱盛浮或与之血缘最亲的某人(如子、弟或侄)。故本处应改为“通城王某”。

8.蕴罗,楚王裔,举于乡,蒲江知县。(《楚王华壁传》卷二十七第1444页)

按:“蕴”辈应配“金”行,清乾隆版《蒲江县志》言“朱蕴锣,崇正(祯)末年任,见名宦”[16],故原文“罗”应改为“锣”。

9.翼王议氻,字治海,宁瑞昌王拱栟四世孙统钰子,太祖十世孙。(《翼王议氻传》卷二十七第1461页)

按:明朝宁府字辈顺序为“盘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9]2504。第一种世孙算法是以儿子作为一世孙,则“拱”辈四世孙应为“议”辈而非“统辈”;另一种算法是以孙子为一世孙,则“统”辈可被看作是“拱”辈的二世孙,但不应是四世孙。按照钱先生的算法,宁府“统”辈、庆府“倬”辈、代府“鼎”辈皆为太祖十世孙,均依第一种算法,原文认为“统”辈是“拱”辈四世孙。实际上对于“拱”辈而言,“统”辈应该是其三世孙,钱先生大概想说明“议”辈为“拱”辈的四世孙,却误加在“统”辈上。故原文可改为“翼王议氻,字治海,宁瑞昌王拱栟三世孙统钰子,太祖十世孙”。或通过增加标点的方式更改为“翼王议氻,字治海,宁瑞昌王拱栟四世孙,统钰子,太祖十世孙”。

10.朱谋镣,宁王裔,廪贡,西乡知县。(《翼王议氻传》卷二十七第1464页)

另外,有补本书卷十六及《明史》卷一百二乐安世袭表遗漏之处,具体见表2:

表2 乐安王府世袭表(部分)

13.议彬,宁王裔,岁贡,养利知州。(《翼王议氻传》卷二十七第1471页)

按:“议”辈应配“水”行,“中”辈配“木”行,又《康熙养利州志·职官志》言“朱议涁,江南宗室,拔贡,崇祯十六年任,升兵部员外郎”(5)详见傅天宠《康熙养利州志》,康熙三十三年刻本第33页。,可知应是“议涁”。

14.长沙王璟湲,长沙王朗鋎子,天启二年袭封。永历十八年五月,降清。(《韩王亶塉传》卷二十七第1476页) 按:长沙府在湖南,而韩府郡王大体名称以山西、江苏、福建地区为主,如昆山王朱融烄、长乐王朱融焞及下一支系高淳王朱谟、休宁王朱谟塨等。而长沙府起先封给潭王,洪武二十三年(1390)潭王朱梓因涉胡惟庸事自杀,遂废。靖难之役后,谷王朱橞被迁徙至长沙,因不道之行被废为庶人,长沙寻封予襄宪王朱瞻墡。襄王于正统元年(1436)迁出长沙至襄阳,长沙府于是在成化十三年(1477)被封予吉王朱见浚,直至明亡。而本郡第一任郡王朱融焌自正德二年(1507)起封,长沙府不可能是非同一支系的亲王与郡王共治之所,且吉府下已有长沙府系,该长沙郡国第一任郡王为朱翊鋋,且《明熹宗实录》记“封韩府长洲王王璟并妃宋氏、西德王璟”[13]1329,而在《明史·诸王世表》中,韩府下只有长洲王,且朱朗鋎继任者为朱璟。故长洲更符合韩府郡王封地,“长沙”当是“长洲”之讹,“湲”应改为“”。

按:《明熹宗实录》卷十九言“沈府内丘王珵壎薨,遣行人林咨益治丧祭如例”[13]983。可知天启二年(1622年)内丘王珵壎方去世,其长子不久袭封,长孙迥袭封也应该是天启二年以后之事,不可能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袭封,故原文有误。《明史·诸王世表三》内丘王府言“王迥,效锂嫡一子,万历四十三年封长孙”[9]2791,其意指万历四十三年朱迥被册封为长孙,而他的祖父朱珵壎当时未薨。在《明史·诸王世表》中,修撰者本人如果不确定诸王袭年时间,就简以“继而袭封”或“寻袭封”带过,甚至不谈袭封之事。但《南明史》有时将“寻袭封”和“即日袭封”混为一谈,而实际上二者很可能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的,因为在朝廷册封世子或世孙后,世子、世孙需要一段时间摄府,直到服满才能袭爵。故应将“袭封”改为“封长孙,寻袭封”。

16.靖江王亨嘉,靖江荣穆王履祜子,太祖兄南昌王兴隆十一世孙。(《靖江王亨嘉传》卷二十七第1479页)

按:靖江府字辈不按五行,但太祖十分注重靖江王的支序,将其按诸子制对待,定其顺序为“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声芳名”[9]2504。《明史·诸王世表三》靖江府朱守谦条称“守谦,太祖嫡兄南昌王兴隆子文正嫡一子,隆武三年封”[9]2828,那么作为开国功臣的朱文正即为南昌王的第一世孙,朱守谦为第二世,“赞”辈为第三世,以此类推,则朱亨嘉当为第十二世孙,原文忽略了南昌守将朱文正这一代。

17.平乡王某,平乡安庄王载坋子,成祖八世孙,不知何年袭。(《赵王由棪传》卷二十八第1485页)

按:《明史·诸王表》言“安庄王朱载坋十一年革爵,半禄,子孙奉祀,除”[9]2845-2846,至南明时又有平乡王,说明平乡王府奉祀的摄府宗室获得了南明朝廷的认可并被推为郡王。龙振山经过实地的墓志考察,在《明代彰德赵王府纪事》一书中记载了“平乡王朱翊铨,安庄王庶四子,崇祯四年礼科拟其嗣封事宜,后袭封,崇祯十七年十二月清致北京”(6)详见安阳殷都区档案馆馆藏龙振山《明代彰德赵王府纪事》第113页。,该语与此处相符,故可以将“朱翊铨”添于《明史》和《南明史》表、传中。

按:本书卷十七《诸王世表三》荆王下称“慈煙”[21]989,《明史·诸王世表四》亦是“煙”,而《明史·荆王瞻堈传》作“”[9]3632,通“”,即“煙”为“烟”的异体字。“”尽管近“”,但不是同一个字,“”同“熛”,又从“”“爂”,《说文解字》作“火飞”,音“biao”,又有“盖”之意,音“e”,均与“烟”不互通[22]1183。因此笔者推测“”应为“烟”“”之误。

19.崇祯十五年,李自成破汝宁,掠(朱)由樻及弟河阳王由材世子慈煇以行,薨于道。(《崇王慈爚传》卷二十八第1489页)

按:原文大体之意似乎表达李自成挟持的是崇王朱由樻及其侄子朱慈煇。学者王兴亚曾考证崇王世子是朱慈焲而非朱慈煇[23]。《明史·诸王世表五》言“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闯贼陷汝宁,王及世子慈煇俱被执”[9]2917-2918,即朱慈煇非朱由樻侄,而是其嫡长子;计六奇言“闰十一月,贼拔营走确山,向襄阳,掠崇王由横及世子、诸妃嫔以行”[24]。由此可见,世子是崇王之世子,原文因缺少标点而造成了歧义,故将弟与子的位置交换似乎更明了,所以原文应在“由材”后加顿号。

20.怀安王由札,怀安王常涧子,英宗七世孙,天启元年袭封。北京亡,留河南。隆武元年九月,隆于清。(《崇王慈爚传》卷二十八第1489页)

21.吉王慈某,吉贞王由栋子,英宗八世孙,崇祯十二年袭封。张献忠至,与惠王常润、桂王常瀛走梧州。十七年六月薨,葬苍梧无量山。十月,弟慈煃袭封。吉王世表与传同。(《吉王慈某传》卷二十八第1489页,《诸王世表四》卷二十八第1013页)

按:《明史·诸王世表五》吉府言:“王由楝,常淳嫡一子,天启元年封,崇祯九年薨。”《明史·吉简王见浚传》言:“宣王翊銮于万历四十六年薨。孙由楝嗣,崇祯九年薨。子慈煃嗣。”《明史》记录的宣王翊銮和庶长子常淳均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去世,分别与《明熹宗实录》的“万历四十六年六月丁丑”条和“万历四十六年八月癸亥”条对应,但《明实录》所载的吉世孙即后来的吉世子、吉王叫朱由栋,而张廷玉认为从此时起到崇祯九年的吉王是朱由楝。钱先生认为《明实录》的记载有其合理性。他认为,首先是关于姓名,《明史》是后人所添,在没有史料基础上的改变大部分是错误的;其次是对嗣位对象的否定,他继承了南明史书中关于吉贞王之子朱慈煃的记载,但世系相应往后移动一格,因为他发现崇祯十二年到十七年六月间关于吉王爵位的记载是段空白,似乎在朱由栋和朱慈煃之间有某一位“吉王”可以填补这个空白,但他把这个吉王设定为天启元年至崇祯九年的吉贞王之子。这种思路是合理的,但是钱先生忽略了一个问题:南明史书的作者多为当时人,他们不可能将朱慈煃是刚死去的吉王子还是弟相混淆,如《明季南略》载“吉王子慈煃报吉王播迁而薨”[26],《小腆纪传》也称“六月,贞王薨于淮安舟次,(子)慈煃以命,命于安吉、孝丰下葬。冬十月,命慈煃嗣封”[27]。另外,故宫博物院的周莎大体介绍了吉府各藩王陵墓的遗址分布,她指出吉宪王朱由栋(她认为宪王是倒数第二位吉府王爷,末任王爷即是朱慈煃)的陵墓地点在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跳马乡三仙岭村香草组三仙岭[28]。这与南明史诸书对吉贞王的死地记载相悖,由此更能证明(宪王)朱由栋在崇祯十七年之前就已死去,南明史的吉贞王不会是朱由栋,而是朱慈煃的父亲朱由□,与(宪王)朱由栋非一人。因此笔者认为,按照钱先生的思路,从天启元年至崇祯九年的吉王是《明实录》所称的吉(宪)王朱由栋,从崇祯十二年至十七年的吉王是宪王弟吉贞王(朱由楝或其他),由于播迁,贞王死于两广,其子朱慈煃袭爵,后死于缅甸咒水之祸。其合理性有三:一是符合南明史籍中关于朱慈煃是吉贞王之子的说法;二是解释了姓名、时间的冲突;三是解决了史料记载与实际墓地的冲突。另外笔者推测,在所封吉府郡王中,德化、福清王皆“常”字辈,尔后未再封“由”字辈为郡王,如果贞王朱由楝年龄未达规定年限,宪王在位时未封其为郡王也在情理之中,到崇祯九至十二年恰好满足管理府事年龄[29],随后继承哥哥宪王朱由栋的位置;抑或贞王朱由楝曾被封为郡王,又在很短时间内晋封为亲王,郡王名未被史料记载也是有可能的。要说明的是,由于“栋”和“楝”字十分相近,文献中或有笔误,故二王的名字需待考。故本书的《吉王慈某传》应改为“吉贞王由楝,吉宪王由栋弟,英宗七世孙……十月,子慈煃袭封”。

卷十八《诸王世表四》吉王府应改为:

表3 吉王府世袭表(部分)

按:《明史·诸王世表五》之怀庆王府下言“由條”和“慈魶”[9]2960-2961,按五行,二者皆能说通,但是“”音“nen”,“热”之意[22]950;“魶”音“na”,“鲵(小鱼或鲵鱼)”或“鲸”之意,二者之意相差甚远。“”又同“樤”,是“条”的异形,指植物的细长枝[22]755-769。《明熹宗实录》卷二十七称“慈魶”[13]1392,《续文献通考》《明史》从《明实录》,即“”应改为“魶”,“”字仍简化为“条”。

23.齐东王常漎,齐东王翊锏子,万历二十五年袭封。同书《诸王世表四》言“安和王载垢”。(《衡王由棷传》卷二十八第1501页,《诸王世表四》卷十八第1041页)

24.荣王由桢,荣王常溒五子,宪王由槫弟,宪宗六世孙,天启六年封肇庆王。(《荣王由桢传》卷二十八第1502页)

按:本书《诸王世表四》荣王府下言:“宪王由枵,天启六年封肇庆王。”[21]2046《明史·诸王世表五》亦是“王由枵”,故该句“槫”当为“枵”之讹。

26.(东垣王)子由彬,不知何年袭。国亡,不知所终。东垣王世表同传。(《郑王瞻埈传》卷二十八第1485页,《诸王世表三》卷十七第981页)

按:《明神宗实录》载“建德王翼鈜嫡长子常沄、庐江王长子载禋、高唐王长子常泽、东垣王长子由彬各袭封爵”[12]10757。万历四十二年(1614),郑懿王朱祐檡庶二子东垣王朱厚炯三世孙朱常溄薨,子朱由彬袭位,崇祯八年(1635)薨,郑懿王嫡一子恭王朱厚烷三世孙朱常洁被立为东垣王。根据《明史》记载,朱由彬是朱常洁的侄子,而非其子,早在崇祯八年(1635)已死,绝不会国亡后流窜,朱常洁也不会给自己儿子起与侄子一样的名字。因此,原文有误或漏,朱常洁子名字不可知,可用“某”来代替,其行径待考。

27.宣錜,蜀王裔,宁国通判,摄旌德知县,能听讼。(《蜀王至澍传》卷二十七第1453页)

28.唐王(朱)聿鐭,绍宗四弟,太祖九世孙,隆准日角。(《唐王聿鐭传》卷二十七第1477页)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讳(朱)聿键,小字长寿,太祖九世孙,唐裕王器墭子。(《绍宗本纪》卷二第57页)

笔者在上文列出了在《南明史·诸王传/表》中出现的28个实质性问题,推测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承袭原有文献的错误而未加以修订、整合。《南明史》所参考的文献可谓浩繁,每本著作皆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在每一代研究者不断提疑和积累过程中信息才能得到完善。

第二,被文献中有分歧的内容所误导。《南明史》中诸多信息依据于《明史》内容,《明史》的诸多错误又承袭自《明史稿》和《明实录》,因而在传递信息过程中单方面的文献偏信容易造成史实失真。

第三,缺乏佐证的精力、工具和方法来甄别笔误或错误信息。《南明史》成书于民国年间,距离明朝灭亡将近300年,钱先生很难遍阅各大历史文献资料,他只能在有限的精力范围内利用文献记录成册并尝试甄别错误。

第四,对史料中的一些字词误解或误用。在《诸王世表》中,部分未封王爵的世子之死谓薨而不言卒,且错误的字和标点较多,与严谨的《明史》相比,《南明史·诸王世表/传》在文笔方面略显劣势。

猜你喜欢
明史原文
民国学人改造《明史》的研究趋向及其动因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明史强志立当下 仰望星空展未来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正式成立
论明史、明史研究及点校本《明史》修订
《明史》辨误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