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藏唐代银器赏析

2020-02-04 07:25张怡晗胡晓宇
收藏与投资 2020年8期
关键词:河南博物馆

张怡晗 胡晓宇

摘要:唐代金银器造型精巧、品种多样,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尽管此类器具功能性远不及当下同类器具,但其依旧拥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我国河南博物院收藏了多件唐代银器,其中不乏杯盏、盒、锅、罐等不同样式的器具,本文从中选取几件具有代表性的银器作介绍,便于读者初步领略其神韵与风貌。

关键词:河南;博物馆;唐代银器

唐代文物受其时代特性的影响,造型多华丽,且具有极强的艺术特性。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数件银器当中,不乏功能性与艺术性并存的器件。尽管时间洗去了其原本的光彩,但其整体形态及纹饰总会让观赏者赞不绝口。为了深度了解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工艺美,本文对河南博物院藏唐代银器进行赏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唐代金银器的历史背景及文化交融

唐代金银器的风格塑成深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无论是全盛发展时期,还是文化更迭时期,其艺术风格各具特色。唐朝国力强盛,周边各国各民族均前来进行贸易与文化交流,致使社会风气整体较为开放。蓬勃发展的社会审美影响了当时人们衣、食、住、行的主流意识,时以雍容华贵、浑厚繁饰为美,此类审美风格在唐代金银器上亦有相对应的具体表现。

唐代金银器之所以广负盛名、流传至今,皆因当时社会富足、经济繁荣,人们推崇“在世享乐,奢侈厚葬”。丝绸之路的畅通吸引了大批外来的商人、使节,其带来的奇珍异宝一方面丰富了唐朝人的认知、拓宽了唐朝人的眼界;另一方面带来了大量原料,刺激了本土金银器多样风格的创造、发展。时至今日,考古出土的唐代金银器上还有当代人可轻易辨识的非本土艺术创作元素的图腾纹饰。

唐代金银器中,银器作为冷色系的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及艺术风格均别树一帜。通过专业人士的考察,发现唐代银器中蕴含了波斯萨珊文化、罗马拜占庭文化、栗特文化等多种文化。尽管此类“异域风情”元素相对一目了然,但唐代工匠亦秉承了融合创新的精神,在银器制作期间依旧着重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祥云、瑞鸟、莲花、珍珠等纹饰占据银器器身的主要位置,整体呈现为中国人偏爱的样式。在银器规格及形态上,适当参考了异域文化中的优质元素,诸如栗特风格的单耳把杯、萨珊风格的多曲长杯、罗马拜占庭风格的高足杯等。

在文化交融方面,银器上的纹饰风格多随着朝代的更迭而转变,其呈现的多样融合亦让人叹为观止。近年来出土的唐代银器有较多的本土化融合纹饰,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例如何家村出土的鎏金侍女狩猎纹八瓣银杯,便是人物画及本土纹饰的融合艺术风格。每瓣杯身刻的图样皆不同,但是为了让纹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称,瓣身底端亦刻有忍冬花。侍女及狩猎男子图均富有唐朝风韵,而杯身内部摩羯头的刻画又彰显了一定的外来文化。艺术的融合使唐代银器的整体华美度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多数银器因人物、动物、纹饰的多样组合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特色。随着工艺的进步,纹饰的繁杂程度逐步提升,人和动物的动态呈现亦愈加丰满。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银器品种繁多,作为“大唐气象”物化的展现,其在当代亦广受人们的称赞。前来参观的人们不仅能从中观察到我国盛唐时期的社会精神风貌,还能感受到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工匠艺术的深刻影响。本文挑选了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唐代银器进行介绍,便于读者更加详尽地了解此类器具所蕴含的融合艺术文化。

(一)瑞鸟纹银盒

瑞鸟纹银盒于1984 年出土于三门峡地区,其形态圆润、纹饰精致。盒身与盒盖的纹饰基本相同,皆为珍珠底缠枝花的图案。不同的是,盒盖正面中心为瑞鸟衔枝,展翅欲飞;而盒底则为忍冬四出花结,相对素雅。瑞鸟纹银盒为子母口,盒口皆为缠枝莲构成的连续图案。由此可见,盒身整体纹饰密布,且纹饰主题为“鸟”与“花草”。唐代武则天至玄宗时期,珍禽类纹饰相对常见,且多数纹饰密布。温室中禽鸟姿态各异、种类繁多,代表多福多寿、长生不老。古文《海内十洲记》中便有与之相关的传说:东海附近有不死之草,当年秦始皇时期的枉死者横死道中,有鸟儿衔不死草前来救治,将草药放在死人的脸上,人便当即复活。唐代银器应用此种“鸟衔瑞草”的纹饰,是希望用此银器的人长命百岁、福寿绵长[1]。

(二)提梁银罐及提梁带盖银锅

提梁银罐及提梁带盖银锅皆于1991 年唐齐国太夫人墓中出土,二者整体构造与传统的“罐”和“锅”相似。提梁银罐整体圆润,最大直径在下腹,存有双耳,位于口沿外侧。罐为敛口,上有提梁,提梁与罐口双耳相勾,连接处呈“S”形。罐身由两枚银片捶打、焊接而成,在罐腹处有明显的焊接痕迹。为了保证美感,加固罐身,整体罐中下一圈钉上六瓣花。同时,在罐身中间亦竖着三朵银质铆钉花朵,双耳处依旧用铆钉固定,上下一共30 枚。另外一件器具提梁带盖银锅则相对“朴素”,其筒光滑,无额外的花纹样式,同样含有提梁。其整体形态与当下常用的锅身相似,区别于提梁银壶,其双耳位于沿口之上,但提梁与双耳衔接处同样为“S”形。锅盖形态也有讲究,虽然接近于普通锅盖,但中间相对平坦,弧度不甚明显,盖子中心为宝珠形鈕,便于提拿,同时也为周身光滑的银锅增添了一抹形态上的“点睛之处”。这两件银器出土墓的墓主人为齐国太夫人濮阳吴氏,按照其生卒年份不难发现,相关陪葬品亦属于同一时期——唐肃宗至唐宪宗时期。这一时期的银器制造相较于前期,在技术与工艺上均有所突破,从银罐上便可看出焊接、铆、曲面锤打等多项技艺,铆钉的花朵形态亦是巧夺天工;银锅则更加凸显了当时银器制造的技艺美,简洁大方是其整体形态的特征,但其倾向于用“流线感”与“灵动感”说话,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当时工匠极简制法的创造高度。锅身唯一的点缀便是提梁与双耳勾连处的弯钩及锅盖上的宝珠形钮[2]。

(三)桃形花结八瓣高脚银杯

桃形花结八瓣高脚银杯出土于河南宜阳县,因其形态特点被称为“桃形”与“八瓣”。杯子由桃花形杯身与高脚组成,放至桌面俯视,杯身呈八瓣桃花状,通体皆由一片银片锤击而成,沿口外移,呈喇叭状;花瓣衔接处为凹槽,片片分明,弧度优美;高脚处亦呈喇叭状扣地;杯身整体刻有珍珠底纹,上有桃形花结与缠枝莲花,杯内则光滑无痕、通透典雅。通过珍珠底纹便可知此器物是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的工匠产物,尽管杯身具有唐代过往传统器物的对称“特性”,但周身纹饰相对随意,并未以花瓣位面划分。同时,过往的花瓣状杯多为10 瓣以上,此杯的八瓣分层法也是当时的一种“突破”与“改变”。缠枝莲花的寓意与上文“鸟衔瑞草”相似,愿器具的使用者多福多寿、早生贵子。

(四)鎏金鸿雁纹银盒

唐代银器盒子居多,鎏金鸿雁纹银盒则是其中相对有代表性的一种。河南博物馆收藏的此款银盒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地区。盒身整体区别于瑞鸟纹银盒,呈相对方正的椭圆形。盒子的四个角趋于圆形,各个角皆有一处模压痕。盒子依旧是子母口,盒口边沿刻有飞翔的鸿雁,同时刻有珍珠底的对应团花;盒盖上刻有珍珠纹底的缠枝莲花。多项标志性的纹饰显示其为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的器具。这一时期的禽鸟纹饰除了上文中形容的“瑞鸟”外,还有另一种常见的纹刻形式——双禽并刻。鎏金鸿雁纹银盒上刻着的鸿雁是当时广为人知的知时鸟,亦是唐代银器上相对常见的珍禽纹饰。古代有多部赞美鸿雁之作,《礼记》中就有“鸿雁来宾”之句,因此古代常用雁作为婚贽,有应时而行之意[3]。

(五)柿状花结蚌形银盒

柿状花结蚌形银盒形如其名,整体呈蚌状,盒盖与盒身为上下两扇,且纹饰相同。盒身通体刻满柿状花,同时蚌根处刻有孔雀纹,蚌身为鱼子纹饰,柿状花则遍布四周,盒口围以石榴忍冬花结。别致的形态便是此银盒的最大亮点,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形似粉扑盒,放在掌中小巧玲珑,应是女眷之物。

(六)海狸鼠唐草纹银瓶

唐代银器中亦有体积相对较大的,如银瓶。海狸鼠唐草纹银瓶形态相对常规,瓶颈细长,瓶口呈喇叭状。但夺人眼球的是瓶身肩、腹部刻有一只海狸鼠蹲坐于忍冬葡萄卷草之上。除此之外,还有八只形态各异的飞禽跃于其头顶,部分停在枝头,部分展翅于空中;葡萄卷草占據了大半的瓶身画面,珍珠底纹依旧增添了华丽的视觉效果。静止的海狸鼠神态深沉,但动态的飞禽给整个画面带来了活力。在体积较大的银器上刻画纹饰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此类器件的画面张力和整体表现力都十分夺人眼球,不仅是一件工艺上难得的珍品,还拥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4]。

(七)錾花鱼纹海棠形银盏

欣赏完杯、盒、罐、锅、瓶,再来介绍银盏。盏多用于盛装酒水。从图片来看,錾花鱼纹海棠形银盏给人的观感确有“海”的形与意。盏身由多个银片锤砸制成,虽然是银器,但涂为金色。盏身腹部倾斜,盏口微敞,砸至海棠形状,两侧刻有鸿雁鸣跃于卷草之间。比较奇特的是,此器具的纹饰均在内侧,外侧则相对光滑。根据其应用的鎏金、焊接、抛光等工艺,基本可以确定其为唐穆宗至哀帝时期制造的器具,其纹饰的含义除了长命百岁外,鱼纹更有祈求万事吉祥、子孙兴旺的含义。

二、结论

总的来说,我国流传下来的诸多历史文物中,唐代金银器的工艺及艺术鉴赏价值相对突出,且达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艺术高度。相较于过往朝代的日用器具,其风格的呈现不仅独树一帜,还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为同一朝代的银器,在不同的时期,其纹饰表现风格亦有差异。作为华夏子孙,在欣赏这些金银器具时,应着重观察并深度探究纹饰中蕴含的多种深意,从中领会古代银器工匠钻研、创新的精神。

张怡晗

1994年生,女,河南登封人,初级职称,本科,研究方向为文博。

参考文献

[1]耿玉璠.试析唐代金银器杯类中的外来因素[J].地域文化研究,2019(5):91-96,155.

[2]冯述一.唐代金银器对瓷器的影响文献综述[J].收藏界,2019(4):60-61.

[3]韩森,高菲池.唐代金银器:万里丝路与何家村窖藏[J].美成在久,2019(2):32-43.

[4]宋依蔓.唐代金银器伎乐纹八棱金杯的设计特征[J].大众文艺,2020(14):84-85.

猜你喜欢
河南博物馆
大相中原
Jokes Today
博物馆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74年前的河南大饥荒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
博物馆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