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永发 姚华杰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 Space知识图谱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0-2019 年中2751篇有关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进行数量、文献年份、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梳理我国校园足球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其研究特点,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热点,为我国校园足球理论和实践研究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关键词:校园足球 ;Cite Space ;知识图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6.021
1 数据来源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项:篇名词;检索词:校园足球;时间: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更新:全部数据,共检索出学位论文和期刊2798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2161篇,硕博学位论文637篇,剔除重复期刊文献47篇,最后得到本研究的文献2751篇。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计量法本研究以 2010-2019年校园足球的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文献的来源、数量、年份、 机构、作者、期刊和地域分布等进行计量分析,对我国校园足球的研究现状进行初步的认识,把握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2.2 可视化分析可视化分析法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等相关技术,将有效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形式的方法[1]。本研究运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開发的 Cite SpaceⅤ(版本号:5.6.R1(64-bit))科学文献分析工具[2],将下载的 2751 篇高质量文献数据导入其中;将时间跨度设置为 2010年—2019年 ,Time Slice(时区分割)为每 1 年 1 个阶段,阀值设定为50,输入关键词,选择相应的网络节点,绘制出我国2010-2019年校园足球研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并生成对应的参考信息。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分析
研究校园足球领域发表论文的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能够揭示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发展速度,并预测其发展趋势[3]。金勇伟和汪永胜于2010年发表《关于完善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的探讨 》开始,研究学者对校园足球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根据研究得出:国内校园足球的相关研究主要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如图 1 所示):第一阶段为校园足球研究萌芽阶段 (2010—2013 年),由图可见,6 年期间共发表论文 208 篇,占论文总量的 7.6%。第二阶段为迅速发展阶段(2014-2019年),共发表2543篇,占论文总量的92.4%;发展阶段的论文总量是萌芽阶段的12.2倍。
3.2 科研机构知识图谱分析科研机构的共现分析可以直观地表现出我国校园足球研究的主要力量及其影响力分布[4]。运用 Cite SpaceV 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我国2010-2019年校园足球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同时统计出发表论文排名前20位的研究机构(如表 1)。由表可见,发文量排在前20的研究机构中,对校园足球研究论文在20篇以上的有4所研究机构,分别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2篇)、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1篇)、河南大学体育学院(21篇)和河海大学(20篇),占总数的20%;大多集中在11-19篇,共有12所研究机构,占60%,11所以下的有4所,占20%。
3.3 核心作者知识图谱分析Cite Space 作者共现分析可以识别出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及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互引关系,且合作不仅可以提高成果的产出量还能提高学者间认知共识度和成果影响力[6] 。因此,对校园足球的学者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多方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力量,以及该领域之间有无合作关系。将Cite space里面的数据导出,统计分析可知:1)研究力量方面,校园足球的总发文量为3001篇(包含第一、第二作者等)发文量超过2篇以上的共有364位(12.1%),3篇以上的共有97位(3.2%),5篇以上的共有27位(0.9%),7篇以上的共有8位(0.3%),发文超过9篇的有4位学者,分别为:戴志卿(20篇)、冯爱民(14篇)、杨献南(9篇)和何华兴(9篇)。另外,通过普莱斯定律[7]:M= 0.749 (其中 M 为高产作者最低发文量,Nmax 为作者最高发文量)计算,发文量最高的为20篇,因此Nmax =20,所以M=0.749×4.47,M≈3.34,按照取整原则,发文量达到3篇即可认为是高产作者,因此,在校园足球领域高产作者共有97位,仅占总发文量的3.2%,由此可见,在该领域研究力量还相对比较单薄。
2)学者合作程度方面,图谱形成的聚类可以反映出我国校园足球研究领域存在若干合作紧密的科研团体。根据他们之间线条连接密集程度,可以看出,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团队有:团队1,丁勇、李丰荣、李滨;团队2,汪海、陈玉林、杨晓波、张文海;团队3,张宾、刘巧娟、魏烨、许景朝;团队4,赵宏、周莹、郑立杰和周培;团队5,丁斌、赵雪峰、彭恩嘉等团队。这五个团队之间合作程度最高,并且保持一定的稳定关系。但由图可以看出,单枪匹马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学者如:戴志卿、冯爱民,何华兴几位作者与其他学者之间的合作比较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团队,通过查阅得知,相互合作的专家学者多为师生、同事,跨区域的合作和学术交流较少。
3.4 校园足球研究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分析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浓缩[8]。一篇文章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关键词上,其出现的频率越高,表明在一定时间段内所研究的内容热度就越高。
由图4可视图可知“十”字图形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亦能说明该主题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在高频关键词术语中,本文将对50次以上的关键词进行分析。通过对50次以上关键词进行同义词、近义词进行合并以及剔除外延较大无专指性的关键词,同时对图谱形成的聚类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可以发现,近十年校园足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聚类1,中小学足球。中国足球由来已久的桎梏就是脱离学校搞青训,体教分离,家长担心孩子踢球没有未来,反对孩子踢球,甚至是体育活动,导致了中小学生体质下降以及足球人才相对匮乏。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同样也认识体育事业的重要性,体育的育人功能也逐步受到大众的认可,全国上下全面推广普及校园足球,各地对发展足球运动的重视度大大提高,校园足球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试图逐渐扭转学生体质下降、足球人口匮乏的局面。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呼声再一次响起,各学者也加强了对中小学校园足球的理论研究,因此对中小学足球领域的研究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聚类2,高校。高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阵地,是培育人才的最后一环,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国民体质检测公报》显示:我国19岁至22岁的大学生群体,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继续呈下滑趋势。由于缺乏锻炼导致的心肺功能低下、骨骼和肌肉退化、超重、肥胖和低体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全国推进校园足球发展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提高高校校园足球的发展,成为了各学者关注的重点。聚类3,校园足球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校园足球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截止2019年底,全国已经认定了270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场地师资的缺乏、家长及老师对足球运动认识的片面性、投入资金不足、竞赛体系存在形式单一等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都是在螺旋式的上升,校园足球也是一样,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努力。因此,剖析校园足球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各学者、老师以及校园足球推进者所关注的重点。
3.5 研究前沿特征分析利用 Cite Space 软件中“Citation Burst History”功能,得到近10 年關于校园足球文献中17个高突现率关键词的历史阶段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高突现率以及关键词突现的具体时间段。“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的概念最早是由普赖斯提出,用它来描述研究领域的动态本质,他认为一个领域的研究前沿是由该领域研究者频繁引用的文章所体现的[9],而前沿研究领域关注的内容,可以从文献主题、摘要、关键词等信息中提取出的突现词来确定[10] 。由图谱可知:高突现关键词共有17个,校园足球研究的萌芽阶段(2010-2013年)的突现词只有两个,为分别为:可持续发展(2.66)和阳光体育(3.74);快速发展阶段(2014-2019年)的突现词有15个,分别为:青少年(9.69)、足球(5.43)、体育教育(5.56)、教练员(4.18)、高校(4.10)、校园(5.60)、校园足球文化(2.79)、竞赛体系(2.80)、布局城市(2.57)、校园足球活动(7.07)、青少年足球(10.38)、制约因素(3.46)、文化(4.06)、开展(2.86)和日本(2.62)。由谱图可知,突现强度最大的是“青少年足球”,可见大多的学者将校园足球研究关注度放在青少年足球领域,因为青训是足球的根基,在足球发展金字塔型的体系中,青训就是塔底,只有基础打牢了,塔尖才能出现更多的优秀人才;其中,频率变化较大的关键词还有: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校园、体育教育、足球,表明这些词在未来的研究中,变化有可能继续,也是国内的研究前沿。在17个突现词中,影响周期最长的是“校园”,说明校园足球必须依附校园,只有坚持体教结合,校园足球才有可能可持续发展。
4 结论本文利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10-2019年关于校园足球领域的期刊和硕博士论文数据,并绘制知识图谱得出以下结论:
4.1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十年间,我国关于校园足球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2个阶段,分别是究萌芽阶段 (2010—2013 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14-2019年)。
4.2 科研机构研究分析对校园足球研究的主力军主要为师范类院校,随着国家对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视,各研究机构之间也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合作,目前,形成了较多的科研团队,而且各研究机构还打破了地域的壁垒加强跨区域的合作,创造了更多的交流平台。
4.3 核心作者分析纵观3001位作者,根据普莱斯定律得知:在校园足球领域高产作者共有97位,仅占总数的3.2%,该领域研究力量还相对比较单薄;通过对高产作者分析得知,主要有五个有影响力的团队,这五个团队之间合作程度最高,并且保持一定的稳定关系。
4.4 校园足球研究高频关键词与共现网络分析通过对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分析得知:频次50次以上的关键词有17个,我国目前关于校园足球研究领域的前沿主要集中在校园足球、足球、青少年、对策、足球教学、现状、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和高校等关键词,并且形成了以中小学足球、高校和校园足球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为核心的知识模块。
4.5 研究前沿特征通过分析研究前沿可以看出,在17个突现关键词中,突现强度最大的是“青少年足球”,学者继续研究的可能性最大;频率变化较大的关键词还有: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校园、体育教育、足球,表明这些词在未来的研究中,变化有可能继续,也是国内的研究前沿。
参考文献:
[1] Mackinlay J D. Opportunities for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J]. 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 2000, 20(01): 22-23.
[2] Chen Chaomei. CiteSpace: Visualizing Patterns and Trends in Science Literature[EB/OL].[2014-10-13].http://cluster.cis.drexel.edu/—cchen/citespace/download/.
[3] 王占坤,陈华伟,唐闻捷.21 世纪初以来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02):109-115.
[4] 何秋鸿.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2):98-103.
[5] 刘泽渊,陈 悦,候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8:68.
[6] 胡泽文,孙建军. 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03):131-137.
[7] 程华东.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基于 Cite Space 的知识图谱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
[8] 何秋鸿.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2):98-103.
[9] 程赛琰,丁磊,魏淑娟.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电子政务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J]. 图书与情报,2013,46(01):116-123.
[10] 赵蓉英,王菊. 图书馆学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02):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