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奎 张定华
【摘 要】 糖尿病早期并发症是发展为后期恶性病变的关键环节,故对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尤为重要,中医在防治糖尿病早期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笔者通过查阅整理近年相关文献,对糖尿病早期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病变部位及辨证思维进行总结,以期为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中医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糖尿病;早期并发症;中医;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21-0053-03
Overview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arly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WANG Hongkui1 ZHANG Dinghua2*
1.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
2.Gans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Early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are a key link in the progression to later malignant lesions.Therefore,the prevention of early complication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early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By referring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recent years,the author expounds and summarizes the etiology,location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early diabetic lesions in TCM.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CM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arly diabetic complications.
Keywords:Diabetes;Early Complication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verview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9年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64亿,其中还不包括相当一部分未确诊的潜在患者[1]。由于糖尿病早期在表现上具有隐匿性,易被多数人所忽视。英国前瞻性研究[2]UKPDs指出,首诊为糖尿病时即已经不同程度涉及到心、脑、肾、眼、肢体等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的病变。若早期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后期失明、中风、坏疽等恶性并发症风险将大幅度增加。对于糖尿病早期并发症来说,病情相对较轻,此阶段通过早期防治可以有效遏制其进一步发展。中医在治未病理念指导下,对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顯著的疗效。笔者以糖尿病、中医防治、早期病变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对近10年来中医防治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1 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中医认识
现代医家普遍认为糖尿病早期并发症隶属于“消渴病”的范畴,是在消渴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情志不遂、饮食不当、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病邪久积于内,津液亏耗,阴虚内热而成消渴。缠绵日久,五脏虚损,阴亏液耗,气阴两伤,气血运行不畅,痹阻经脉,渐成糖尿病早期变证。糖尿病早期并发症表现形式不一,但总体以阴虚热盛、气阴两虚为主[3]。针对早期不同并发症,中医以滋阴益气、清热泻火为主要治法进行辨证施治。仝小林等[4]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郁、热、虚、损,而并发症大多出现在“损”这一阶段,此阶段气阴亏虚,水湿、痰浊、瘀血等相互交错,气血不畅,脉行缓慢,邪阻脉道,致脉络亏损,而脉络亏损是糖尿病早期并发症出现的关键病机[5]。 然五脏一体,气血功能的失调,必将导致“损”进一步加剧。对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防治应通过整体把握、思外揣内、调理五脏,以恢复机体功能[6]。
2 早期糖尿病肾病病变
早期糖尿病肾病在传统医学中属于“消渴”“尿浊”的范畴。病位在肺脾肾。王晓蕴等[7]提出其早期病机主要为气阴两虚夹瘀,在治法上当益气化瘀为本。《素问·热评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早期患者以气虚证多见[8],其中以脾肾气虚为甚。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阳根植于肾阳,肾之精气虚损则五脏阳气不能发,温煦推动作用减弱,肾主水,司膀胱之开合,肾气肾阳虚衰,则水液代谢失常。肾气亏虚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病变的首要诱因[9];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不得升清,水谷精微不能输布于五脏六腑以濡养四肢官窍。脾肾气虚,气化失司,精微不能上输而下行故见尿浊,经久不愈,耗气伤血,脉道失充,津行乏力,瘀阻脉道,水液内停而发为水肿。张河云[10]针对早期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应用中药丹芪益肾方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5.3%,与西药治疗相比,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更佳。雷耿秋[11]运用参芪地黄汤治疗100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结果发现参芪地黄汤能够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气虚、乏力、尿浊等不适症状,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张建平[12]教授认为风窜肾络、气虚失摄是引起早期糖尿病肾病发作的关键,临床运用自拟方搜风摄白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3 早期糖尿病脑部病变
中医认为,糖尿病脑病属“消渴”“痴呆”“健忘”的范畴,病位在脑窍。由于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大脑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多表现为善忘、错语、学习能力和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碍。《本草纲目》曰:“脑为元神之府”,髓减则脑消,患者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体虚久病导致肾虚精亏,髓海不足,神机失用,而渐致痴呆、健忘。周永红[13]认为元神失养是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基础。肖婧等[14]指出早期糖尿病脑病基本病机在于肾虚精亏、痰瘀阻络,补肾行瘀是治疗该病早期的关键,临床运用糖脑清颗粒以益肾生髓、化痰祛瘀,疗效明显。王帅等[15]的研究结论与肖婧基本一致。现代药理学研究[16]表明,传统中药如人参、银杏叶、红景天等及其提取物,能够有效营养大脑神经及血管,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脑部血管损伤,对于预防早期糖尿病脑部病变具有积极作用。
4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称“消渴目病”,发病初期仅表现两目干涩,视物不清,视力减退等症状,日久失治误治,视力持续下降则有致盲的风险。《素问》曰:“肝受血而能视”,消渴目病患者肝阴肝血不足,双目失于濡养,虚火上扰,伤及血络,故见两目干涩疼痛。而年老久病,素体阴虚,脏腑亏损亦可导致气血不足而形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较于中医,西医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治疗效果并不佳[17],且不良反应较多。王霜玲等[18]指出消渴目病早期为肝郁脾虚所致,自拟舒和饮片可有效延缓消渴目病的早期进程。甘国翔[19] 认为早期视网膜病变以气阴亏虚,湿热内盛为基本病机,在治法上应以补气养阴、清热化痰为法。仝小林[20]认为消渴日久,正气亏虚,气不行津,痰瘀阻滞于脉中,可导致脉道不畅,强调早期消渴目病的防治应注重益气活血化瘀。李玲[21]将120例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羟苯磺酸钙和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运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在疗效上更具优势。
5 早期糖尿病心脏病病变
早期糖尿病心脏病归属于“消渴心病”范畴,病位在心,与五脏的盛衰密切相关。早期以心中烦闷、悸动不安或突然心胸作痛,时发时止,口唇青紫为主要症候。现代医家认为本病多由复感邪气,气血亏乏,阴阳失调,心失滋养而悸动频发,心阳心气不充,血脉壅塞,邪扰心神,而烦闷不安,以气阴两虚、痰瘀痹阻为主要病机。杨晓辉[22]将糖尿病心脏病划分为早晚两期,认为早期主要是心脏微血管的病变,指出早期消渴心病以燥热扰心、心气阴虚两型为主,肝郁气滞、瘀血阻滞、湿热内停、热毒侵袭为其常见证候,据此辨证治疗,效果显著。吴淑馨等[23]将气阴两虚、肝郁气滞作为早期糖尿病心脏病的关键点,采用益气通络散结方治疗,患者胸闷,胸痛、心悸乏力等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6 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根据早期临床症状亦可归属于“痹病”“麻木不仁”的范畴,早期常累及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出现以下肢关节麻木,发凉、蚁行感、袜套样感觉异常。病情恶化,继而出现足部的感染和溃烂,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中医认为早期病机在于气血亏虚,痰瘀阻络[24]。患者久病体虚,多有脾胃虚损,为该病发生的始动因素,脾胃虚弱则生化乏源,气不行津,痰瘀互结,阻塞经络、肌肉而麻木疼痛。因此在治疗早期消渴痹症时,需在祛邪扶正的同时注重调护脾胃。赵莉娟[25]指出补气法是治疗早期消渴痹证的基本法则,运用糖痛方补中益气、活血祛瘀,临床疗效显著。逄紫千等[26]发现早期针刺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周圍神经损伤。王文平等[27]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足部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率达88.9%,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相比,疗效更佳。
7 小结
综上所述,消渴早期变证多以五脏虚衰为本,湿、热、痰、瘀为标。气虚贯穿于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整个过程,是病变发生的首要因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此阶段运用中医药顾扶正气,祛邪外出,以达标本同治之效。相较于西医手术及药物治疗,中医在延缓和遏制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发展上更具优势,因此要积极发挥中医在该方面的优势,同时增强高危人群对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认识,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从源头上控制病变,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AEEDI Pouya,PETERSOHN Inga,SALPEA Paraskevi,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diabetes prevalence estimates for 2019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 and 2045: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9th edition[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19(157):107843.
[2]戈尔,于萍,李强.UKPDS中的血糖控制:我们学到了什么?[J].糖尿病天地(临床),2008,2(9):408-411.
[3]陈慧娟.简述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治疗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0):192.
[4] 仝小林,柳红芳.糖尿病早期“六郁”病机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47-449.
[5]李品,臧凝子,李小娟,等.基于络病理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5):820-823.
[6]倪青.早诊断截断病源防传变 早治疗先安未受邪之地——糖尿病早期并发症与中医“既病防变”[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08:83-94.
[7]王晓蕴,王元松,韩中千,等.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探讨[J].现代中医药,2012,32(4):65-66.
[8]杨江成,辛梅芳,姜淑蓉,等.50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及聚类情况分析[J].光明中医,2017,32(7):921-923.
[9]张舒媛,时晓娟,徐暾海,等.糖尿病肾病不同分期防治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6,22(2):104-106.
[10]张河云.丹芪益肾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9):191-192.
[11]雷耿秋,蓝凌燕,梁伟玲.参芪地黄汤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肾功能及微循环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4):175-176.
[12]张春妮,张建平,石婷婷,等.张建平教授从风论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经验总结[J].亞太传统医药,2019,15(11):103-105.
[13]周永红.中医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 (6):542-543.
[14]肖婧,汤银燕,盛蕾,等.益肾化痰、活血祛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脑病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4):102-103.
[15]王帅,岳仁宋.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证治思路探讨[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5):5,85.
[16]王静舒,陈秋,谯明燕.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对糖尿病脑病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5,31(12):191-194.
[17]田涛,刘茹,彭婧利,等.多波长激光治疗DR合并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7):1260-1262.
[18]王霜玲,吕雄,曹明满,等.疏肝理浊法干预早期糖尿病微观辨证要素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4,14(5):900-902.
[19]甘国翔.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的中医证素规律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20]王佳,李青伟,杨映映,等.仝小林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7,36(6):512-515.
[21]李玲.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352,354.
[22]杨晓晖.糖尿病心脏病的中医诊治思路[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高峰论坛专家演讲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2016:100-109,99.
[23]吴淑馨,孙宏峰,龙泓竹,等.益气养阴通络散结方治疗早期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8,13(7):1658-1661,1665.
[24]李惠芳,王德惠.王德惠教授治疗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内蒙古中医药,2018,37(2):37-38.
[25]韩磊,赵莉娟.从补气论治消渴合并痹证[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9(11):1239-1240.
[26]逄紫千,王朝辉,朱丹,等.早期针刺干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电生理的影响[J].吉林中医药,2010,30(9):808-810.
[27]王文平,邹景霞.梅花针联合穴位注射早期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4):55-57.
(收稿日期:2020-06-03 编辑:程鹏飞)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王洪奎(1993-),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E-mail:1512947085@qq.com
通信作者:张定华(1964-),女,汉族,本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的相关研究。E-mail:zhangdinghua20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