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摘 要]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是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财政体制的重大举措,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巨大。文章介绍了气象部门财务核算和管理的模式和现状,分析了新政府会计制度对气象部门的影响,并针对影响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财务核算和管理;影响;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2.154
1 引言
自2014年起,国家财政部陆续颁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政府会计准则第3号——固定资产》等8项具体准则以及《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基本构建了统一、规范、科学的政府会计体系。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正式落地实施,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政府会计改革新时代。政府会计制度在完善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通过“5+3”会计要素和平行记账的方式,构建了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为一体的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以期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运行成本和预算执行情况。政府会计制度的施行,不仅是会计核算领域的变革,也是制度层面的重大变革,它全面打破了原有的核算模式,必然会对原有财务管理方式产生影响。气象部门作为中央垂直管理事业单位,多年来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运行体制。为更好地推进政府会计制度实施,气象部门应改进财务管理方式,提高财务核算水平,为建立气象部门综合财务报告打下坚实基础。
2 气象部门财务核算和管理模式和现状
2000年以来,气象部门普遍建立了财务集中核算制度,逐步形成以计财部门为监督主体、各预算单位为责任主体、财务结算中心为核算主体的财务管理机制。计划财务部门作为财务监督主体,主要负责部门预算编制、决算审核、预算资金的安排及运行监控等。各预算单位作为财务管理的责任主体,虽不再设立财务机构和会计岗位,但仍享有单位资金和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权及财务自主权,对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承担主体责任。财务结算中心作为核算主体,对各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集中核算。现行财务核算和管理机制,一方面提高了会计独立性,有利于加强预算资金监管,另一方面也割裂了财务核算与业务的关系,导致核算与管理出现脱节,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预算单位与财务核算中心也常常出现责任划分不清及相互推诿的现象。
3 政府会计制度与气象部门财务核算和管理模式之间的冲突
3.1 财务管理不够健全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和事项,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因此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归根结底需要财务制度的保证。例如,政府会计制度全面引入权责发生制,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并运用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的方式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在这种情况下,权利和责任的明确划分成为会计核算准确与否的关键,而合同就是现代经济制度下明确权利义务的工具。又如,政府会计制度改进了折旧摊销的方法,细化了存货的核算,必然要求更严格的管理资产。气象部门现行财务核算和管理机制下,预算单位并不直接接触财务核算,它们对会计理论知之甚少,也不知道政府会计改革,不了解政府会计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因此政府会计的顺利实施缺乏上层推动力。作为财务管理的责任主体,部分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资产管理和合同管理不健全;未建立定期的资产对账和盘点制度,资产的末级明细账账实不符;合同签订不规范,合同约定事实模糊不清,所有权归属和合同有效期限不明确,导致会计结算中心无法根据合同合理摊销与核算成本费用。
3.2 会计核算流程不够顺畅
为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平行记账的要求,气象部门对原有的财务核算系统进行了改进,增加了“基础账套”的功能,搭建了财务报销和双分录之间的桥梁,但仍存在会计核算流程不够顺畅、无法及时生成凭证的问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受到影响。此外,在政府会计制度下,由于核算基础不一致,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之间存在差异。为了反映收付实现制下与权责发生制的差异,体现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关系,政府会计制度要求每个单位需编制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表。现行气象部门核算系统未能实现自动生成差异表,在业务量大、项目众多、资金来源复杂,且会计人员对政府会计制度不熟悉的情况下,仅靠人工编制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表难度较大。
3.3 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未能有效衔接
目前,气象部门使用的是财政部统一开发的资产管理系统。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气象部门需对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资产管理系统的折旧金额应与财务核算系统保持一致。由于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未能有效衔接,常常出现固定资产末级明细账不一致的情况,折旧金额的核对也无法实现。此外,由于权责发生制的引入,政府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更侧重财务状况与事业成果,因此发生資本化的固定资产改扩建时,财务账需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科目,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核算改扩建成本。但是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没有固定资产转在建工程的操作步骤和流程,这将导致固定资产账账、账表不符。这说明资产管理系统还不能完全满足政府会计制度下科学化、精细化核算的要求。
3.4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政府会计制度打破了单一预算会计模式下的简单、直观的会计核算方式,构建了双体系的平行记账模式,要求对同时涉及预算会计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某一项交易或事项进行双重账务处理,通过财务会计要素形成财务报告,通过预算会计要素形成决算报告。“双基础、双分录、双报告”的要求,颠覆了传统核算思维,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气象部门普遍实行的财务集中核算制度,虽然强化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但也精减了会计人才队伍,一个会计常常承担好几个预算单位的核算工作,数据录入、数据统计等大量的重复劳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人员学习政府会计知识的积极性;受限于人员编制,县局常常由业务人员兼任会计,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会计基础薄弱,学习和理解政府会计知识的难度较大。
4 做好政府會计制度下气象部门财务核算和管理的建议
4.1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强化政府会计思维
加强财务管理知识和内部控制知识培训,使预算单位真正树立“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培养良好的财务管理意识和内部控制环境;加大政府会计制度的宣传力度,特别要向单位“一把手”和财务负责人宣传,使他们了解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认识到政府会计改革对财务核算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为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管理基础。
4.2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定期的资产盘点制度,将资产盘点常态化。建立资产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资产分类登记入库,减少新增资产入账的随意性,建立定期的资产对账制度,保证资产账实相符;加强气象存货管理,完善存货管理制度,规范出入库流程。加强合同管理,设置专人管理合同,并按编号归档管理;合同签订时尽量使用标准文本,无标准文本时做到条款不漏项;建立授权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签订程序;建立内部审核制度,对合同条款的规范性、合同形式的完整性和合同内容的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审核,避免出现支出方式、合同有效时间和权属关系模糊不清的合同,对金额较大或者影响较大的合同可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会审;加强培训,提高合同签订和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
4.3 优化财务核算流程,构建财务核算与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
优化财务核算流程,加强“基础数据”的设置和使用指导,保证账套设置的一致性、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以及业务流程的顺畅化。在核算系统中新增“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的差异查询功能,实现差异的及时查询和自动生成。加强资产清查,保证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资产分类一致。在资产管理系统中增加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操作,保证改扩建期间固定资产仍然账账相符。在权限允许的情况下,设置接口,将计财业务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相连,构建财务核算与资产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不同系统数据的自动跳转和共享,实现折旧数据按自动计提及财务凭证的自动生成,减轻会计核算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4.4 加强政府会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
气象部门必须要加强培训,通过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政府会计制度培训和讲座,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针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专题讨论,及时解决问题;建立学习激励机制,鼓励会计人员自学政府会计知识,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邀请政府会计制度的专家、学者到单位进行讲解,提高对政府会计知识的理解;建立会计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将会计基础工作水平与绩效挂钩。
5 结语
政府会计制度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执行,这是我国政府会计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整合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体系,顺应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气象部门应勇于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努力实现政府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为气象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与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8号——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EB/OL].(2015-10-23).http://www.mof.gov.cn/mofhome/tfs/zhengwuxinxi/caizhengbuling/201511/t20151102_1536662.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通知[EB/OL].(2017-10-24).http://fgk.mof.gov.cn/law/getOneLawInfoAction.do?law_id=847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J].交通财会,2015(2).
[4]李博.关于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考——基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角度 [J]. 产业经济评论,2018(5):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