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森
众说周知,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危及着品牌企业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于防伪打假,但是国内市场采用的防伪技术绝大部分是在纸、膜、油墨等材料上制造,如激光全息技术防伪、油墨防伪、磁性防伪、纸质材料防伪、温变防伪、特种制版印刷防伪、层结构防伪等是通常使用的防伪技术手段,这些技术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防伪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上述防伪技术还不完善,其技术不具备唯一性和独占性,易复制,还不能起到真正防伪的作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防伪与其他防伪技术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每个标签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UID,U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中的,无法修改、无法仿造,无机械磨损,防污损,读写器具有保证其自身的安全性等性能。该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产品真实性,能较好地应用于门票防伪、防窜货防伪、证件防伪、服装的防伪、在电表上的防伪应用、用于药品防伪、可视化防伪技术与RFID技术结合应用于产品防伪、应用于证件防伪、应用于图书管理的防伪、应用于珠宝品防伪等流通过程的防伪保护,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和应用价值,是新一代的信息防伪技术。
用于门票防伪
在交通运输及旅游景点,假票据事件屡有发生,在这些领域,应用RFID技术防伪较为迫切,同时也十分方便。如在火车站、地铁,以及旅游景点等人流多的地方,采用RFID电子门票代替传统的手工门票既提高效率,又起到防伪作用。再如在比赛和演出等票务量比较大的场合,用RFID技术对门票进行防伪,不仅不再需要人工识别,实现人员的快速通过,还可以鉴别门票使用的次数,以防止门票被偷递出来再次使用,做到“次数防伪”。将传统印刷防伪技术与RFID技术相结合,利用RFID技术将RFID芯片封装于纸质介质内,在RFID纸质票卡的生产过程中,将使用安全认证模块(SAM)对芯片中惟一序列号加密的结果经过一定算法变换生成一个票面序列号,这个票面序列号与RFID芯片中的唯一序列号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且在系统中唯一存在,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算法计算得到。将这个RFID芯片唯一序列号和生成的这个票面序列号打印在门票表面,当门票中RFID损坏而使查验设备无法自动识别时,工作人员将门票的票面序列号输入RFID查验设备进行人工查验,RFID查验设备会通过自身的安全认证模块(SAM)对输入数据进行计算,变换后输出结果,如果这个结果与打印在门票表面的序列号相同则门票为真,否则为假,这样就解决了在验证过程中电子门票损坏而无法进行防伪验证的问题。
防窜货防伪技术
RFID防伪追溯系统伴随而来的假冒伪劣现象使一些产品被仿造和窜货。经销商跨过自身覆盖的销售区域而进行的有意识的销售就是窜货,窜货是商业行为,其目的是盈利。防窜货几乎是每个行业及企业的迫切需求。国内知名酒企,像茅台、五粮液等都面临窜货治理难的一系列问题。而且不同的产品其包装形式也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同一個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其包装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以白酒产品为例,其整个流通过程主要存在“瓶”“盒”“箱”“托盘”4种包装方式。那么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就对“一物一码”提出了疑问和顾虑: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当中,一个二维码能否保证每个环节的动态采集?不法经销商为了恶意窜货,把二维码破坏了怎么办?有互动奖品的二维码能否确保被终端消费者扫描?解决窜货防伪问题从起初利用油墨、钢印、图案、颜色等技术手段在产品表面标示产地,由被窜货地区经销商进行实名举报,不允许跨区域经营;到引入标签,使用400电话,进行电码查询;再到随着网络和二维码的发展,采用专用APP扫码稽查。各企业更多的是单纯采用防伪标识进行产品防伪,根本达不到对互联网、数据库、密码学、语音等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更谈不上形成防伪、物流、兑奖、仓储、窜货等行业问题的一体化解决方案。RFID防伪技术研究成功并投入使用,给每个产品、每个环节都植入了互联网基因,不仅可以解决防伪窜货问题,还可以使企业实现智能化营销,提高经济效益,维护企业、经销商、消费者的权益。
应用于服装的防伪
在服装的生产过程中,利用RFID技术,通过电子标签写入器将单件服装的一些重要属性信息写入对应的电子标签,并将该电子标签附加在服装上,由于给每一件服装赋予了难以伪造的唯一的电子标签标识,可以有效地避免假冒的行为,很好地解决了品牌服饰的防伪问题。厂商根据生产规格,产品装在一个纸箱里,纸箱通过入库扫描通道时,读写器扫描标签。短期来看,企业可以通过应用RFID服装标签,改进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各种资源开销和不必要的损失;中长期来看,企业可以利用RFID物联网技术更好地提取各种信息并进行数据挖掘,应用到合理的生产和营销策略中,而不再依赖于传统的主观决策,大大提高了业务的智能性。
在电表上的防伪应用
加强对电表的管理,完善、制约监督机制,防范、化解、规避金融风险,防止舞弊和冒领,系统实现对电表资产的全生命管理业务数据电子化、业务数据采集自动化,杜绝人为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凭证伪造等现象,在电力设备、器具上实现设备的防伪、防盗管理功能,保证电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而且还建立一种新颖的具有准确对位、可实时动态管理,自动化的现场作业安全管理机制,实现了电力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可视化和信息实时更新,从而保证账、卡、物的防伪统一。
应用于药品防伪
药品是消费者可直接购买的特殊商品,若是假冒伪劣药品,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随着医药销售渠道的增加,加强药品包装的防伪已经应用。利用RFID防伪技术可以防止药品被假冒伪劣。同时,药品能够对质量进行有效地跟踪、追溯。应用RFID系统可以保证药品供应链的高质量数据交流,彻底实施源头药品跟踪方案和药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
可视化防伪技术与RFID技术结合应用于产品防伪
采用可视化防伪技术与RFID技术结合为防伪溯源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在RFID标签表面增加可视化的防伪技术可以完全防止标签被复制,RFID技术信息传递无法用肉眼看到,可视化技术可以直观看到,两种技术互为补充,还可以加入独特的防伪技术以增强防伪性能,更便于使用。同时电子标签开发的管理系统根据生产厂家的需求开发,对其产品的标签进行防伪处理,且每一件产品均有唯一的编码序号。电子标签的合法性通过网络化的终端扫描方式进行验证。其特点是:通用简单、便于识别,根本无法仿造,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极高,保证产品的防伪。通过对企业现行生产线进行个性化改造,对RFID产品实现一品一码的身份标识赋码,准确建立基于后定义模式的多级包装关系。通过便携式移动终端灵活实现产品的发货、退库等操作。基于产品生产、物流信息实现企业对产品灵活、定向的市场营销的多层促销需求,实现企业官微粉丝量的增加、消费者信息分组分类收集,便于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从而实现基于RFID技术的稽查防伪、物流追溯、移动营销、数据分析,实现防伪、兑奖、物流、仓储、定位、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专业、个性化需求。
应用于证件防伪
国际上在护照防伪、电子钱包等方面已可以在标准护照封面或证件内嵌入RFID标签,其芯片同时提供安全功能并支持硬件加密。国内在此领域也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应用,比如二代身份证的应用就是此方面的典型代表,这一技术很快将在重要证件发放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应用于图书管理的防伪
利用领先的RFID技术,将门禁、借书卡、图书标签、标签转换装置、自助还书机、移动盘点平台以及馆员工作站系统软件融合为一体,实现了迄今最便捷的图书管理功能,是为图书馆量身订做的智能管理系统,它以国际领先的分层设计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国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充分应用现代RFID的先进成果,从图书盘点、图书查找、自助还书、自助借书、图书门禁等各个角度,给出了最优化的选择,涉及图书管理的各个方面。
应用于珠宝类商品的防伪
对于一些奢侈品来说,因为即使在某些珠宝类商品上做了相关的防伪电子标签,都只不过是能极大地提升珠宝企业工作效率而已,譬如盘点、点仓、出入库以及降低失窃率,对购買珠宝的持有者作用不是特别大。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珠宝被购买后还能继续跟踪定位的功能,这样不仅能让顾客以后都能放心地佩戴珠宝,即使不小心丢了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定位到珠宝的信息。这样不仅让顾客有充分的安全感,也能刺激更多有能力购买奢侈品的人下决心购买这些奢侈品。
同时,石油石化、国家电网、物流、食品监管等领域都可以使用RFID电子标签,只要是有价值的物品都可以用RFID电子标签进行监管,哪怕是私人物品的运输。这里迎接的不仅仅是一个低成本的智能防伪产品,而是一个可以应用于信息化实时管理的物联网时代。
总之,RFID防伪技术实现读写技术、集成产品防伪溯源数据采集系统、物流防伪系统,通过赋码技术、视觉读码技术、信息技术、密码技术、条码技术搭建一个集物流、防伪、移动营销、溯源、数据分析一体化的综合数字化物流防伪系统,实现产品的多向关联。为国内企业提供防伪、物流等行业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产品假冒、经销商恶意窜货等问题,整顿市场环境和保护企业品牌,同时还可协助企业高效安全地做好促销工作,是新一代的信息防伪技术。
笔者公司通过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出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的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溯源RFID技术,通过基于物联网的防伪技术项目的产业化,扩大公司信息化防伪技术产品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李倩 liqian@c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