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网络技术特点及其无线网络规划设计

2020-02-02 09:14:32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20期
关键词:低功耗时延链路

张 斌

(广西通信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7)

1 5G网络技术特点

1.1 高速度

5G技术和4G技术相比,具有更快的网络速度。随着网络速度的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越来越强,用户在使用超高清业务或VR业务时就更畅通,其他对网络速度要求较高的业务也可以推广和普及。在5G基站建设过程中,要求峰值速度必须大于20 Gb/s[1]。

1.2 泛在网

泛在网是指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网络存在。泛在网主要包括纵深覆盖和广泛覆盖,所谓纵深覆盖,就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更高质量的深度覆盖,所谓广泛覆盖,就是5G必须进行大范围的覆盖,深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2]。

1.3 低功耗

5G技术在应用于大规模物联网方面,对功耗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近年来,随着穿戴的电子产品逐渐增多,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此类产品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产品的推广和普及,主要表现在产品的体验感不强。例如,在使用智能手表时,手表的电量经常不够用,几乎每天都要充一次电。所有的物联网产品都需要能源与通信,目前能源供应只能通过电池来解决。在物联网通信过程中,如若需要消耗的能耗非常多,那么就难以被广大的客户所接受,也就难以得到推广和普及。在物联网产品开发中,如若采取科学的措施,有效的控制能耗水平,实现一月充一次电,那么将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就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低功耗主要采用两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分别是美国高通等主导的eMTC和华为主导的NB-IoT。eMTC基于蜂窝网络进行部署,其用户设备通过支持1.4 MHz的射频和基带带宽,可以直接接入现有的LTE网络。eMTC支持上下行最大1 Mb/s的峰值速率。NB-IoT不需要像5G的核心技术一样重新建设网络。虽然NB-IoT的传输速度只有20 kb/s左右,但却可以大幅降低功耗,使得设备有很长的时间不用换电池。这一特点对于各种设备的大规模部署都是有好处的,也能满足5G对于物联网应用场景低功耗的要求。NB-IoT和eMTC一样,是5G网络体系低功耗的一个组成部分。

1.4 低时延

5G技术的一个新场景是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的高可靠连接。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可以接受140 ms的时延,对人们的正常交流没有影响,然而在工业自动化和无人驾驶中,140 ms的时延是无法接受的。在5G新技术中,要求时延必须小于1 ms,严格要求网络技术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目前,在很多高新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选择使用5G技术,与5G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例如,在无人驾驶中,要联合中央控制中心与车辆,实时监控车辆运行中的各项指标,并瞬间将制动信息传送到车辆中,实现瞬间制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这就对时延提出了极其严格的要求,需要应用5G技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相关信息传递给行驶中的车辆。

1.5 万物互联

在传统的通信技术中,终端的数量非常有限,往往是根据人群需求进行具体定义。随着移动手机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终端数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此时终端数量要按照个人的需求进行计量。伴随5G新时代的到来,终端数量再次呈现爆发式增长,不仅仅以人口数量进行计量,这是因为一个人可能拥有多个终端。未来,可以接入网络的终端不仅仅只有手机一个产品,还有更多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基于5G技术,人们日常所需的物品都可以接入到网络中,如电视机、游戏机、跑步机、空调、空气净化器、监控设备、鞋子及衣服等。

1.6 重构安全

通过5G技术的辅助,可以建设智能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的瞬间传输,建立崭新的机制和体系。基于5G技术的支持,为智能互联网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假如利用5G技术将智能互联网建设完成,但是缺少必要的安全体系,那么就会对体系的运转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2 5G无线网络规划设计

2.1 区域类型划分

针对不同的区域类型,覆盖率目标是不一样的。在规划无线网络时,区域分类是按照特定的原则,对有效的覆盖区域进行归类和划分。针对不同类型的覆盖区域,采取不同类型的设计原则和服务等级,以此实现建设成本和通信质量的平衡,获取最优的资源配置。

按无线传播环境(如地貌和地形)进行区域划分,如表1所示。按业务分布进行区域分类,如表2所示。综合无线传播环境和业务分布进行区域分类,如表3所示。

2.2 5G网络链路预算

5G典型链路预算公式如下:

路径损耗(dB)=基站发射功率(dBm)-10×log10(子载波数)+基站天线增益(dBi)-基站馈线损耗(dB)-穿透损耗(dB)-植被损耗(dB)-人体遮挡损耗(dB)-干扰余量(dB)-雨/冰雪余量(dB)-慢衰落余量(dB)-人体损耗(dB)+UE天线增益(dB)+热噪声功率(dBm)-UE噪声系数(dB)-解调门限SINR(dB)(1)

5G系统仍然是上行受限系统,链路预算满足上行要求就可以达到覆盖效果,5G上行简单链路预算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密集城区满足上行5 Mb/s速率,站间距要求在250 m左右,一般城区满足上行5 Mb/s速率,站间距为450 m左右,郊区农村满足上行5 Mb/s速率,站间距要求在900 m左右。

2.3 无线网覆盖目标设定

LTE覆盖定义为(RSRP≥-110 dBm & SINR≥-3 dB的采样点)/总采样点×100%或MR覆盖率RSRP≥-110 dBm的栅格/MR采用总栅格数×100%。

表1 按无线传播环境分类

表2 按业务分布分类

表3 综合无线传播环境和业务分布分类

表4 5G上行简单链路预算

NR覆盖定义为(SS-RSRP≥-105 dBm & SS-SINR≥-3 dB的采样点)/总采样点×100%。

规划期末为无线网络覆盖率≥95%。

2.4 无线网容量目标

以良好用户体验为根本,进行网络容量建设,确保用户体验不下降。网络容量满足规划期内用户对网络容量的要求,统一标准,灵活建设,在不同场景、不同的网络负荷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尽可能让网络容量分布和用户需求分布一致,保持网络负荷平衡,改善用户使用感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利用率。

根据LTE FDD网络的系统配置情况,LTE FDD网络在邻小区50%负载,不同系统带宽小区的上、下行平均吞吐容量分别如表5所示,以此做为LTE FDD网络每小区配置的数据吞吐容量。

表5 不同系统带宽小区的上、下行平均吞吐容量

根据NR网络配置,单扇区支持的用户数和5G载波带宽RB资源有关,100 MHz单小区激活RRC用户数800个,连接RRC用户数2 400个。SA组网情况下,一般市区NR小区平均容量如表6所示。

表6 一般市区NR小区平均容量

容量目标要满足市场拓展和用户发展需求。

3 结 论

5G技术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而出现的,它能够极大地改善用户的通信体验,将会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内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应该对该技术的特点有充足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网络规划设计,以适应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引领未来通信潮流。

猜你喜欢
低功耗时延链路
家纺“全链路”升级
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多中继链路自适应调度技术
移动通信(2021年5期)2021-10-25 11:41:48
一种高速低功耗比较器设计
基于GCC-nearest时延估计的室内声源定位
电子制作(2019年23期)2019-02-23 13:21:12
基于改进二次相关算法的TDOA时延估计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10
FRFT在水声信道时延频移联合估计中的应用
基于分段CEEMD降噪的时延估计研究
基于3G的VPDN技术在高速公路备份链路中的应用
ADI推出三款超低功耗多通道ADC
IDT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推出低功耗IQ调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