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淞
深入研究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讲好红二方面军的长征故事,搞好“四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促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土地革命时期,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红二、六军团创建和发展了以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为中心区域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永顺、龙山、大庸、桑植等县先后成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1934年4月底,广昌战役失败后,中央苏区形势日趋恶化,中共中央决定中央红军撤离中央苏区。基于当时湘西在地理上处于四省结合部,有天险屏障;经济上虽地广人稀,群众生活困难,但四周回旋余地大,可解决给养;政治上敌军存在严重派系矛盾;军事上根据当时不尽确切的消息,有红二军团在湘鄂西一带辗转作战,可作接应;群众基础上有湘西各族人民热情支持……中共中央最高决策机构“三人团”决定,中央红军10月突围,到湘西与红三军会合,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10月17日,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突围长征后,一直沿着红六军团西征的路线行进。12月12日,到湘桂黔边境后,因军情变化,中央红军实现通道转兵。12月18日,黎平会议决定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西进贵州并打算在黔北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行进方向的这一重大改变无疑是正确而必要的。
从1934年至1935年的一年多时间内,红二、六军团在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各处,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和党的建设,开展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红二、六军团会师后发动的湘西攻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先后吸引和牵制了几十万追堵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军,有力支援了中央红军突破层层封锁、跳出敌人包围圈。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在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为确保中央红军顺利召开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和遵义会议创造了基础条件,并为此作出了重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是以红二、六军团为主组建起来的,是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这个摇篮中孕育出来的。1934年10月24日,红三军和红六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根据中央指示,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从此,两个军团统一行动挺进湘西,创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六军团也从会师时的7700多人,发展到长征出发时的近2万人。1936年7月,红二、六军团长征到达四川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二、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
红二、六军团的发展壮大,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不断加强党和红军团结的结果。当红三军、红六军团会师的时候,既共同面临着策应中央红军突围和创建新革命根据地的重大任务,也存在着需要互相帮助解决的问题,需要团结一致,共同战斗。在政治思想和认识一致的基础上,两军会师后很快就建立了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统一组织、统一军事指挥,这是十分可贵的。两军团领导人都注重在部队中进行团结教育,指战员高度发扬阶级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从会师之日起,红三军、红六军团就团结得如同一个军团一样,所以才取得了以后一系列的重大胜利,也为之后顺利组建红二方面军奠定了基础。
“忠诚、维护与担当——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与长征”学术研讨会
红二、六军团的发展壮大,既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人民全力支持的结果,又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湘鄂西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时期,仅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就有20多万各族群众投身革命,3万多人参加红军,1.2万多人牺牲。同一时期,现张家界市区域也有20多万人参加革命,2万多人参加红军,6万多人为革命牺牲。英烈的鲜血染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以红二、六军团为主组建起来的红二方面军,是从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这个摇篮中孕育出来的。作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经过艰苦奋战,胜利完成了长征,积累了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分别在桑植刘家坪的干田坝和瑞塔铺的枫树塔举行誓师大会,当晚开始突围长征。红六军团十八师奉命留守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浴血奋战,牵制敌军,策应红二、六军团主力完成战略突围。1935年12月8日,湘鄂川黔省直机关随红六军团十八师从龙山茨岩塘突围长征,于1936年1月9日到达贵州江口与红六军团主力会师。红六军团十八师是全国各路红军中最后踏上长征路的部队,桑植和龙山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最后出发地。
红二、六军团以及之后组成的红二方面军,在历时一年的长征中,坚持学习运用遵义会议后重新确立的正确军事路线,即毛泽东军事思想,在运动中勇敢、果断、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从1934年8月红六军团率先西征探路,到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携手再次踏上长征路,红二方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转战湘、黔、滇、康、川、甘、青、陕、鄂9省,行程2万余里,进行大小战斗110多次,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并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时尚有1.1万多人,得到了毛泽东的称赞。尽管如此,红二方面军在整个长征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共减员1万余人。
红二、六军团在长征中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时,朱德、刘伯承向红二、六军团的领导介绍了张国焘分裂党的行径和党中央同张国焘斗争的情况以及在斗争中应遵循的方针。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对于张国焘闹分裂所造成的严重恶果极为愤慨,毅然站在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战略方针上,从维护全党全军团结的愿望出发,坚决而又有策略地同张国焘展开了斗争。同时,他们注意把红四方面军其他领导和广大指战员同张国焘区分开来,积极维护了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对三大主力红军会师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长征结束后,红二方面军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抗日准备,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历史已经充分证明,英勇善战和敢于担当的红二、六军团以及之后的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始终坚持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红军的团结,为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南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辟阐述关系湖南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列重大问题,既为湖南未来发展定下了新坐标、赋予了新使命,又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党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强调要勇于攻坚克难时,他又讲到,当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条件十分艰苦、环境十分恶劣,但红二、六军团不畏艰险、浴血奋战,胜利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大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红二方面军的研究宣传提供了精神动力。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与外省外市比较,在对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宣传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研究宣传方面,对红二方面军的研究宣传也存在较大差距。为此,我们必须急起直追,补齐短板。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强化并落实举措、明确责任分工,以实际行动推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
我们要深入调研论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加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和红二方面军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和研究宣传的规划,分年度在湘、鄂、川、黔、渝五省市轮流召开学术研讨会,邀请湘、鄂、川、黔、渝五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通过此举,立足各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扩大社会影响,营造浓厚氛围,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助力古色、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