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業在深化改革过程中,组织结构、组织职能、管理运营机制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党的“十九大”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全民所有制企业在经营体制与机制上的弊病都不断曝露出来,许多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企业纷纷进行改制,寻求新形势下的新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探索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改制期间的作用就显得成为重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新经济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国企职工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一代代得以传承发扬。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全民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技术、经营机制、分配制度、思想观念等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企业由于不能适应市场而纷纷破产倒闭,职工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给社会稳定造成巨大的隐患。因此,在新时代新经济环境下,必须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思想,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激发职工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热情、忠诚与智慧。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应对职工思想意识形态变化的内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国有企业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价值观、生产理念、职业道德等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对国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国企职工同样渴望过上美好的生活,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有企业在新时代如果不能适应市场生存发展,必然严重影响职工的家庭收入,必然严重影响职工的生活。如果职工的生活困难,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差距过大必然造成不稳定因素。因此,在这种内外部环境巨变的新形势下,加强国有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职工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认识,建立新型生产关系、培养和凝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二、企业改制前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改制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对于企业和职工都是一个涅槃重生的过程。员工要彻底改变几十年来全民所有制企业固有的一等、二靠、三要的僵化思想,彻底打破长期以来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面对普遍存在的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人员层次断代,后继乏力的现象。改制就是要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就是要让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升能降、薪酬能高能降。企业改制中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一些职工对企业改制缺乏信心,对政策不能正确理解,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没做好,企业改制就无法进行,社会稳定就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必须在改制前收集好职工意见,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准确宣讲企业改制政策,建立及时的信息收集反馈系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建立完善的改制领导组织机构。
三、改制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改制中,富余人员的分流、调岗,以及涉及干部职工切身的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问题,是职工关切的热点。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引导职工,深入关心职工,尤其是要关心职工的生活、生产、再培训、再就业,使职工深切的感受到组织的关爱,正确理解改制工作,积极支持改制工作。
四、改制后的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改制后,新的经营机制,新的生产管理要求,必然造成部分职工不太适应工作岗位,经济收入必然不均衡,甚至出现巨大的差异。因此加强领导班子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和生产队伍,建立健全激励约束与监督机制,加强企业廉政建设,确保企业领导班子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使各级班子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创业、谋事、干事、成就事业上,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要增强服务意识,维护稳定大局。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贴员工思想实际,真正解决思想问题。政工干部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实心实意为企业发展服务,以实际工作成效赢得广大职工的信任和拥护。要及时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方式,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促进企业共发展,保证企业改革的顺利实施与后续发展。(作者单位:雅安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