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贫血这种貌似不严重的常见病

2020-01-27 06:00陈勤奋
大众健康 2020年12期
关键词:化验单血液科血常规

陈勤奋

啥叫贫血

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RBC)减少、血红蛋白(Hb,大家喜欢称为“血色素”)减少或血细胞比容(HCT,就是以前说的“血球压积”)减少,都称为贫血。

正常Hb值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海拔高度居住地、不同生理状态的人,会有一些差异。比如婴儿、儿童、妊娠妇女以及血液稀释时,Hb浓度较低,久居高原地区的居民、因脱水而血液浓缩时,Hb浓度较高。

一般认为,在海平面地区,我国成年男性Hb低于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低于110g/L,孕妇Hb低于100g/L,即为贫血。国外的标准要高一些。

为啥会贫血

贫,就是穷,对吧?你说吃土是为啥?赚得少、胡乱花、到处丢呗,反正贫血,就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少了。为何少了呢?三大类原因需要重点说一说。

第一类:红细胞生成减少

别看体内的红细胞很多,多到每1升血里有4.0×1012个左右,但真要长成一个成熟的红细胞也是很不容易的。

在从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红细胞的过程中,造血干细胞的缺陷、造血原料的不足、造血环境的不佳等,都会让红细胞不能茁壮成长。

大家知道的营养缺乏、化疗、放疗都会造成贫血,其原因就是红细胞生成减少。另外,如果肿瘤细胞侵犯了骨髓,或者骨髓自己生了肿瘤(白血病),也会使正常的红细胞长不出来,造成贫血。

大家最熟悉的铁,就是造血所需要的原料。另外,叶酸、维生素B12也是造血必需的原料。如果这些造血原料不足,红细胞这个“产品”当然就生产不出来了。

第二类:红细胞破坏过多

告诉大家,红细胞也是有寿命的,正常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使红细胞夭折,而骨髓妈妈产生新红细胞的速度跟不上,体内的红细胞就会减少,贫血就出现了。

那么, 什么原因会使红细胞夭折呢?

很多先天遗传性的溶血性贫血,比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贫血等。尽管你可能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些病名,但却是实实在在会把红细胞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也有后天获得性的,比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时候是因为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之类的原因,有时候并没有什么原因就产生了红细胞自身抗体,肆意地使无辜的红细胞一个一个地被溶解掉。某些药物会使得红细胞被破坏掉(这就是为什么血液科医生都不希望病人没事去弄点什么补药吃吃的原因)。

这些病都很小众、很陌生吧?说个熟悉点的,新生儿溶血病听说过吗?这就是属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

第三类:红细胞丢失过多

就是失血!失血有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之分。急性失血不用解释了吧(有些人看见出血就晕,不一定是贫血,而是“晕血”),需要提醒的是慢性失血。因为很容易被忽视,比如经常痔疮出血、长期月经量过多、消化道肿瘤引起的隐匿性便血等,不知不觉地就让你成为贫血病人。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贫血

最简单科学的方法是,在常规健康体检的时候或者因其他疾病就诊化验血常规的时候,关注一下自己的检查结果。我们发现,拿着一张已经显示有贫血的化验单却并不当一回事的大有人在。

当然,头晕、乏力、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胃口莫名减退、脸色苍白、皮肤粗糙、脱发、指甲失去光泽等症状,都可能是贫血的临床表现。如果你有这些症状,不妨来医院化验一下血常规。

贫血了怎么办啊

现在知道了吧,贫血了可千万别轻视,这世界上还有比营养性贫血复杂得多的贫血。所以,贫血了不是着急吃补品,而是要去正规医院检查,诊断一下貧血的原因。“听老妈说的”“听人家说的”,那些所谓的治贫血法宝,比如传说中的吃红枣补血或者按照吃啥补啥的理论去吃其他红色的食物,轻者无效,重者真有可能耽误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教训不胜枚举,我就不拿出来吓唬大家了。

再啰嗦地提醒几句

从自己的症状和血常规化验单上注意自己有没有贫血。如果真有,应该去血液科就诊,而不是随意吃补品、补血药,或者干脆视而不见。

贫血的原因很多,有时候提示某种更严重的疾病,所以一旦发现贫血需要重视。

有些贫血的确很容易诊断和治疗,比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之类的营养性贫血,完全可以花很少的钱治好,所以,积极治疗吧。

猜你喜欢
化验单血液科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检验科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及化验单消毒方法比较
改良简易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确定高危跌倒人群对预防血液病患者跌倒的影响研究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血液科患者感染危险预见性护理
命若游丝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血液科患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