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林
人的吃,有两层意思:一是充饥,乃自然欲求,二是享受,乃文化消费。就第一层意思说,“吃”是人生第一需要,是人生头等大事。古人说:“民以食为天。”恩格斯也说:“人们首先要吃、喝、住、穿……”《汉书》有《食货志》,“食”专讲农业,就是一个“吃”的问题。老子反文明,倡“寡欲”,也还知道要“实其腹”——让百姓吃饱肚子。
就第二层意思说,“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物质文明。人的“吃”不仅要充饥,还要讲究味道,这就是文化了。从字源学的角度看,中国有“羊大则美”之说,《说文解字》释“美”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简言之,好吃即美。中国文艺评论讲审美鉴赏,常出一个“味”字,这又分明见出“美”从“吃”来的痕迹。
从吃饱充饥到吃好美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普遍追求,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成果。因此,“吃”,作为一种历史文化,应该继承发展,作为一种人生享受,更应该合理满足。
中国的“吃”文化可谓发达也矣。无论主食、副食,都是花样翻新,叹为观止。讲究“吃”表现出中国文化的入世性格。即便出家人的素食也搞得精致讲究,一块豆腐也能做出多少种花样来。对中国人来说,“吃”乃人生一大乐趣,故而筷子上常刻有“人生一乐”四字。从孔子开始,就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杨朱更说:“人之生也,奚为哉,奚乐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
当然,对“吃”,也大有批判者在。老子说“五味令人口爽”,要求人们“虚其心,实其腹”,学圣人的“为腹不为目”,意思是能吃饱就好,不要有那种华而不实的奢侈追求。
从人生境界的层次来看,人的道德追求、理想追求——精神追求当然要高于“吃”的追求。孔子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告诉人们颜色难看的食物不能吃,气味难闻的食物不能吃,烹调不当的食物不能吃,没有调味的食物不能吃,但他自己在生活中却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认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称赞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和后来陶渊明的“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可以说是同一境界。
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的奢侈浪费,永远是一种“恶”。暴殄天物是人类的耻辱,是降低人在宇宙中的尊严和地位。人的“吃”法也应该有所收敛。昔闻西南某地吃活猴脑,猴的悲啼惨号,人的津津然、陶陶然,何啻一幅地狱图!
由此想到,孟子的“君子远庖厨”颇耐琢磨,其实决不虚伪。
况且,真有文化的人,真有修养、风范、情操、境界的人,如苏东坡,是“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他们的“吃”,如同他们的“饮”,能从中品味人生。“吃”和“吃”真是大不一样。酒囊饭袋,肥肝厚肉,徒增其俗不可耐;吸血鬼,寄生蟲,只落个可憎可鄙。
故有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技巧借鉴
文章行文层层推进,在几次转折、递进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吃”的哲学:讲究味道,有文化之美;讲究吃法,有人生乐趣;不求吃喝,有精神境界;避免奢侈,有人生品味。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文化经典,列举文化名人,使文章论证有说服力,也增强了文化韵味。作为一篇说理文,文章语言轻松明快,并不是一本正经说教,却将作者思想意旨传达得贴切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