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问博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1.捕捉人称词的限制。
人称词语关系到作文用第几人称来写。比如,写“那一刻,我被 征服”这个半命题作文,我们就要使用第一人称,因为题目中有“我”这个字眼,如果用第三人称,说别人的故事,就是跑题作文。再如,写“我把掌声送给你”这个题目,“你”是主要人称,“我”只是一个陪衬,是见证“你”行为的旁观者,所以“我”在作文中一定不能喧宾夺主。读懂作文题目中对人称的限制,对构思作文大有帮助。
2.捕捉时间词的限制。
有的作文题要求考生记录一段特定时间中的事件。如写“难忘的中秋节”“新年·奶奶”这类作文,就要将主要的人和事放在中秋节或新年这个大背景下进行叙述,要突出这些节日的特点,而不能不谈,或是不突出节日特点。另外像“那一刻,我真的感动了”这样的题目,“那一刻”也是一个关键的时间限制,写作时要抓住“一刻”,也就是一个瞬间来写,不能写一个时间段,或者干脆是“我”生平的几件事。
3.捕捉数量词的限制。
有些作文题目对数量是有限定的,一旦审题不清,就容易走入误区,成为跑题作文。比如“那一次,我真的很激动”这个文题,“那一次”就是限定,如果作文写成“那几次”就是跑题;“守望心灵的一盏明灯”这个文题,“一盏”就是限定,如果写成“几盏”就是跑题;“奖励自己”这个文题,“自己”就是限定,要用第一人称去写,且只奖励自己这一个。这些暗含的写作限定是需要考生在看到作文题目时候深入思考的。所以,写作文忌讳不假思索,提笔就写,字数一够,立马结尾。考生需要给自己至少5分钟的时间来审题以及构思。
4.捕捉情感词的限制。
每一个作文题目都暗含着命题人想要引导考生去思考或感悟的东西。像上述所列举的一些题目,都蕴含着情感词,如“征服”“感动”“守望”等。考生在写作文之前,要把这些词语的内涵和外延想清楚,否则会让作文的主题不突出、不鲜明。如果题目并没有给出关键的情感词,而是让考生去填写,比如“那一次,我真的______________”,横线处填什么情感词(如感动、温暖、后悔……),作文的中心事件就一定要体现这个词意,这才是所谓的文题相符。
5.捕捉象征意义词的限制。
有些題目不是就“题”写“题”,而是往往有引申含义。这时候,考生要透过题目的表层含义,写其本质,即题目的深层含义,这样作文才有深度。比如“为了心中那片海”这个题目,其中的“海”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海”,还可引申为理想、志向等,如果作文只写看海的感受,也属于偏题。类似的题目还有“众里寻他千百度”“逗号”“答案”等,这些作文的立意高下,要看考生对这些抽象词语的理解程度。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立意
1.化虚为实,选取角度。
比喻类作文命题出现的词语往往是虚的,概括性极强,我们要透过题目看命题人想表达的真实意图;透过表面,捕捉住题目中喻体的本体信息。如“成长路上的花香”这个文题,“花香”是喻体,是虚化的东西,所以“花香”应该落脚到成长路上的努力拼搏、父母关爱、挫折反思等具体的内容,即比喻中的本体。当然,面面俱到必然导致内容庞杂而不深入,择其一个方面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写最佳。
2.巧用替换,吃透主旨。
比喻类作文命题的关键,在于题目中有比喻义的词语,这类词语生动形象,但容易使考生的思维局限在对这一形象事物的描写上,而不知道主旨该如何表达。如何判断所定本体是否正确,可以用替换词语的方式进行,即将本体词语替换成喻体看是否合适。
3.化大为小,巧定素材。
为了让作文有更丰富的内涵,命题人常常在题目中加入“生活”“青春”等外延极广的词,如果不能化大为小,作文往往写得空泛笼统,难以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变成空讲道理,空发议论,空洞抒情。对此,就可以把“生活”具体化为“我的初中生活”,把“青春”具体化为“我为中考拼搏的那段时光”,这样作文就会变得具体而丰富。
此外,在审题切意过程中,考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审清“标志”,确定体裁。
审题首先要看作文要求,要求往往会告诉考生不能写什么文体,适合写什么文体。要求里有“诗歌除外”的,就千万不能写成诗歌或者散文诗之类的。还有些虽说是“文体不限”,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发挥。从题目中,我们就能看出这道作文题适合写什么文体。如“那一次,我真的很激动”这类作文题,适合写事,那就需要构思一些事情,如果只说激动的心情,而对事件不作清楚的叙述,这样的作文就属于不切题,很难拿到高分。
2.忌套范文。
这里的范文不是抄袭别人的文章,而是背默自己写过的作文。雕琢作文、背诵佳作是提高写作的途径之一,但是考场背默范文往往会有偏题、跑题的危险。每年各地中考作文几乎没有雷同的文题,这说明即使是相似文题之间也是有细微差别的,即侧重点不同,范文并不适用于所有文题。作文要非常“切题”,还得从文题细枝末节处下功夫。提高写作文水平,绝不是投机取巧、一劳永逸的事,而是漫漫长路,需要每天精进。所以急功近利不可能写好作文,还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总之,切题是写作文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作文高分的第一个关键点,也是最重要的关键点。我们拿到文题,要先细细审读一下题目内涵,关照题目或者导语(材料)的核心词和关键词。这些词语告诉我们写作文的方向。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圈画出来,分析它们想表达的主题立意,然后再根据平时的素材积累,进行筛选整合。值得一提的是,考生不能看到文题不作分析就开始搜寻并套用以前写过的作文,这种生拉硬拽会让作文偏题跑题,得不偿失。先分析题目,再找平日积累的素材,最后动手写作才是正确的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