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韵高而才短”的长期误读

2020-01-25 16:10马津瑾
大观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孟浩然苏轼

马津瑾

摘 要:孟浩然被誉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第一人,足见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苏轼作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以词著称,其促进了词的发展,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诗尊词卑”的格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词原有的发展方向。这样两个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代表性人物,因为苏轼对孟浩然诗的一句“韵高而才短”而建立起了联系,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很多人将这句话当作苏轼对孟浩然诗的评价和定位,甚至认为这是苏轼对孟浩然诗的批评或者否定,然而却很少有人深入分析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含义。文章着重对苏轼点评中的“才”进行了分析,以纠正长期以来人们对“韵高而才短”的误读。

关键词:孟浩然;“韵高而才短”;苏轼

“韵高而才短”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后山诗话》,是苏轼对孟浩然诗的评价,全句是“子瞻谓孟浩然之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尔”。自此以后,众多文人学者便将“韵高而才短”当作苏轼对孟浩然诗的定位和评价,以此为核心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方面有批评家认为这是苏轼对孟浩然诗缺乏深度和内涵的否定,是说孟浩然的诗虽构思巧妙,但学识不足,缺乏足够的阅历经验,以致诗的内涵不足,这里的“才”,更多是从学识角度来考量。另有一些学者认为苏轼的评价并非对其诗的否定,只是对其诗的客观评价,而非批评,这里的“才”主要是从诗的内容来看。由于孟浩然的诗多围绕山水景色、隐居生活,题材相对单一,因此诗的内容上略显单薄。这种理解中的“才”更倾向于学识、阅历、经验和视野。无论哪种理解,都只是根据这五个字来猜测和推断,难免带有主观色彩,包含了个人好恶,难免有不尽不实之处。因此,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苏轼的评语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最大限度探索其本意,扭转一直以来对“韵高而才短”理解上的偏差。

“韵高而才短”其核心主要体现在“韵高”和“才短”两个方面。从字面意思来看,容易理解的是“韵高”是对其诗的肯定和赞扬,而对于“才短”的评述和理解则争议颇多。单纯看字面,似乎是蕴含了貶低的意味,但综合来看,半褒半贬的倾向性更加令人信服。这也是后世文人学者对苏轼这一评价的争议点。

一、对“韵高”的分析

孟诗“韵高”首先体现在作者作诗的直抒胸臆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句通俗易懂,从文字上就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意境,情感的表达、情景的描写都直截了当,毫无掩饰。

其次,空灵幽远也是孟诗的一大特色,也是孟浩然最擅长的意境表现,通过对田园山水景色的描写,将画面不断拉伸和延长,给人以似有似无的空灵之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以及“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都充分体现了孟诗的这一特点。

最后,“韵高”的“韵”还体现在韵味和回味方面,这是说读孟诗所能体会到的诗中的含蓄之意,以《宿建德江》为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简短的诗句带给人空旷孤寂之感,让人回味无穷。

二、对“才短”的分析

首先是从孟诗诗体方面分析,孟浩然的诗主要集中在五言和七言两种诗体形式上,而又以短篇为主,关于孟诗的这个特点,很多学者都有所关注。其中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四中对孟浩然诗的评价是:“第其句不能出五字外,篇不能出四十字外,此其所短也。”这句话是对孟诗特点的总结,即诗的每句不超过五个字,每篇不超过四十字,篇幅以短为主。陈贻焮先生《唐诗论丛· 孟浩然诗选后记(节录)》中提到“孟浩然善写短诗,缺乏长篇巨制”,这也是对孟诗特点的描述。

其次,从孟浩然诗歌题材方面分析,其基本围绕着山水田园和隐逸之情,内涵稍显不足。人们常常将孟浩然与同时期的王维、韦应物、柳宗元以及前期的陶渊明放在一起比较,但无论是诗歌的题材范围,还是诗歌的写作形式,其余几位诗人都较孟浩然更为广泛。当然,这主要是与诗人的经历和背景有很大的关系。虽然《须溪先生批点孟浩然集》中将孟浩然的诗分为“游览、赠答、旅行、送别、宴乐、怀思、田园”等几类,但细分之,其中几类的区别很小,甚至可以是归为一类的,这也说明孟浩然诗歌题材的单一性。王达津在《唐诗丛考· 孟浩然的生平和他的诗》中指出,孟浩然诗歌的根本性问题就在于其题材的狭隘和单一性。此外,徐鹏在其《孟浩然集校注· 前言》中也对孟浩然诗歌的内容和题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其诗歌缺乏深意,缺乏对于社会现状和劳动人民的关注,而多描写山水、游玩和表现离别等生活情感,缺乏深意,即使有对社会现状的慨叹也是对内心郁郁不得志情绪的发泄,诗歌缺乏深刻性。这主要也是因为孟浩然生活经历的缺乏,对现实社会认识不够深刻,因此,造成了其诗歌作品题材和内容的单一性。

再次,孟浩然的诗写作风格平淡也是其“才短”的一个表现。从对其诗句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其写作风格的平淡特点。以《春晓》为例,诗句浅显易懂,甚至不需费力就能将作者所想所感了解十之八九。这是孟诗的特点,但也不禁发人深思,诗句的浅显易懂,写作风格的平淡,究竟是作者刻意为之,还是由于才气的缺乏。将同一时期的王维和孟浩然作对比,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写:“王右丞如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孟浩然如洞庭始波,木叶微落。”虽然这个比喻似乎是对孟浩然写作风格的质疑,认为其诗风平淡是由于才气不足所致,但结合孟浩然的经历和学识来看,其写作风格的平淡应该就是其追求的,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的“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而孟浩然的诗之所以能够在人才辈出的年代脱颖而出,与王维并称,也正是由于其诗歌风格的独树一帜。

最后,少用对偶也是其“才短”的表现之一。白居易曾经将诗歌中对偶的熟练应用作为评价作者学识高低的标准,足见对偶运用之难。而从这个角度分析,孟浩然的诗歌确实缺乏“难度”,因为其诗歌的呈现方式更加口语化,似乎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对事物、景物的描写也多以直接方式呈现,比如《晚春》:“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也正是因为如此,其诗歌中对偶的使用,质量较高的甚少。此外,通过对其诗作的深入研究发现,其诗作中主要的体裁为近体诗,占其全部诗歌数量的将近四分之三,因此,从数量上分析,似乎其擅长的应该为近体诗。但事实却是,其一贯朴素、直接的写作风格更适合古体诗。从这个角度来看,孟浩然写诗有意在近体诗方向发展[1]。

三、正确理解“韵高而才短”

综合以上分析,再结合苏轼对孟浩然诗歌所做评价中提到的“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可见苏轼对孟浩然诗歌是肯定的。“造内法酒手”可以理解为宫廷中为皇帝造酒的人,那必定是造酒高手,因此,以此来形容孟浩然的诗,足见对其的赞扬和肯定,无法造出好酒的原因是“无材料”,这才是苏轼评价的本意,“无材料”原因可能是诗体方面的,可能是题材方面的,也可能是写作风格方面的,而结合宋代诗歌的写作特点,“无材料”也有可能是由于典故的缺乏。但仅凭“韵高而才短”一句话,就断定苏轼对孟浩然诗歌是否定的,显然是不客观和缺乏依据的。尤其是根据历史记载,结合孟浩然的成长和生活背景来看,其也绝非是才疏学浅、学识匮乏之人。而结合其生活经历,孟浩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避世、隐居状态下。因此,苏轼所说的“才短”应该更加倾向于生活经验的缺乏,而非知识才华的欠缺。生活经历的匮乏,导致其视野、胸襟不够开阔,造成其创作中的“才”短。长期远离政治生活,导致其对社会和人民疾苦生活的不了解,因此,其诗歌中无法对此有深刻的描绘和体现,这才是孟诗所真正“短”的[2]。

综上所述,孟浩然的诗歌虽然从题材、形式、表述等方面较之其他诗人有不足之处,但其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依然奠定了其出色的田园派诗人的地位,其平淡质朴的写作风格甚至让人感受不到诗歌的痕迹,反而更加关注内容本身,更加关注诗人想传递给人们的情感和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基于此,我们有理由猜想苏轼对孟浩然诗歌的感受也大抵如此,肯定其才华和写作风格,但也对其阅历的缺乏、题材的单一感到惋惜,“韵高而才短”非是对其写作能力的质疑和否定。

参考文献:

[1]杨胜宽.关于苏轼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问题:析“韵高而才短”的长期误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4-40.

[2]周相录.没有必要为孟浩然回护:孟浩然“韵高而才短”评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67-169.

作者单位: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孟浩然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春晓
没工作的人
春晓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