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作文导写

2020-01-25 16:08李金芝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善念霸气君子

李金芝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以“霸”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力求写得思想深刻,语言有文采。

游戏机叫霸王,浴室加热器叫浴霸,空调机叫凉霸,快餐面叫面霸,应考习题集叫考霸,拦路抢劫者叫路霸,在地方上为非作歹,仗势欺人者叫村霸、乡霸……

思路导航

这是一则话题作文,以“霸”为话题,限定了写作范围。“霸”就是写作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表面上看,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体裁不限,给同学们写作的空间更大,发挥的余地更大。而要写出思想深刻的文章,须同学们认真分析导引材料。材料中关于“霸”的表现分为正反两方面,好坏分明,这是对“霸”的客观呈现,也是全面阐释。同学们可由此展开联想,联系到生活、社会中,以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之“霸”,从而得出自己对“霸”的理解。

写作角度:

1.争做人生的霸主。当今时代何为霸主?拥有一技之长,无人可敌;带领一队球员,创造佳绩;引领国家科技,走向世界,造福人类。作为学生就要做一个学霸,永争第一。“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考第一的学生,自然不是好学生。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且山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第二是哪座,可能无人知晓,所以要努力成为第一,争做人生的霸主。

2.铲恶霸,除民害。当今“恶霸”可谓遍布各个领域、各种场合。校园恶霸欺辱同学;公交车上,恶霸辱骂甚至殴打司机;火车上,霸座乘客的撒泼无理……真是擢发难数。这些“恶霸”缺失公共道德,无视公共安全,摆出一种“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更有甚者举着“维护人权”的大旗,将他人的权益恨恨地踩在脚下。针对“恶霸”现象,我们要严惩不贷,坚决铲除。

3.争做君子“霸”,无为小人“霸”。何谓君子“霸”?何谓小人“霸”?君子之霸为人,小人之霸为己。君子争霸是为了别人,小人争霸是为了自己。“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霸”之高低优劣,不在“争”,而在“谁”之争?为谁争?争什么?所以,我们所争之霸是君子之争,“当仁不让于师”,是孔子述“周礼”争霸春秋,是孟子创“仁政”争霸战国,是马云点击“网络”争霸世界经济,是姚明拍起“篮球”争霸世界体育,是贝多芬弹奏《命运交响曲》争霸世界乐坛,是达·芬奇绘画《蒙娜丽莎》争霸美术之巅……

佳作一

“霸”意何在?

◎李赫佳

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对“霸”的理解。有人认为,“霸”是一种英勇、高大伟岸的形象;有人认为,“霸”是横行霸道、为非作歹的奸恶形象。理解虽各不相同,但各有千秋,只是角度不同、观念不同罢了。

有人因“傲气”失江山,又因“霸气”归来而名流千古。此人乃越王勾践,春秋五霸之一,其因霸而傲,战败于吴,失江山。勾践在吴为奴三年,饱受屈辱,被放回国。他暗中训练精兵,夜寝不覆以衾被,只铺以柴草;又挂一只苦胆于屋中,不时尝其味道,以提醒自己不忘败兵之耻、亡国之痛,最终励精图治,成功复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真正霸气者大多能痛定思痛,自此悔改。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东山再起。霸气者总能出离愤怒,理性超越。三千越甲终吞吴,“霸气”归来。卧薪尝胆的故事流传至今,警醒世人:人可有“霸气”,但不可有“傲气”。对我们来说,这是最现实的教育意义。

有人因“霸气”一统天下,又因“霸道”而失去民心。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这是何等的霸气。但秦王朝不善管理,实施暴政,那“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的“霸气”便换了滋味与内涵,孕育出横行霸道之恶胎。“隳名城”“销锋镝”“杀豪杰”“愚黔首”,畅想子孙万事之基业。始皇既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国灭也。“为天下笑”,何也?攻守之势异也:霸气为攻,霸道为守。但就“霸”而言,切记杜牧的忧思:“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你我皆凡人,一生注定无闻,而有人却因一抹善念,而突现“霸气”,帅出一身正气。那一抹善念体现在危急时刻,下意识的一个动作;那一抹善念是张丽莉老师在客车冲过来时用身体撞开车前的几名学生,那一抹善念是吴菊萍伸出双手接住坠楼的孩子,那一抹善念是看见有人溺水,便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这些下意识的动作,都是人性之初的自然流露。正如婴儿与世界问好是喜极而泣的哭声一样,那是每个人最初的心声,奏响人性本善的旋律,舞动生命的美好,何尝不是一种霸气?

随着时代的发展,“霸”字又有了更多的含义。但无论如何,向善向上,一切为了正义,为了情义,不失本分,担起责任,皆可为霸。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4班学生】

点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围绕“霸”这个话题辩证地展开讨论。霸者的表现无非两方面:为善的与造恶的,而善恶就在一瞬间。文章选材精准,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采选出“勾践”与“秦始皇”作为主体部分,这两个素材虽然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作者分析得比较深刻。这种旧题新解的方法值得借鉴。文章主体第三部分很自然地回归现实,具有时代意义;同时减少笔墨,详略得当,自然引出结尾,提出自己观点并解决问题,巧妙地回应开篇。

佳作二

霸,为之何物?

◎杨希睿

劫人之财,为霸。即使在和平时代,我们依旧能听到“路霸”一词,所谓“路霸”,即占一方道路,劫所过之人钱财,此为恃强凌弱之举。此等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小学上学路上、网吧、歌厅等场所。此种行为触犯法律,人人闻之皆唾弃之行。

蛮不讲理,骄纵蛮横,为霸。生活中总出现一些蛮横且唯我独尊之举,辱他人尊严,自私骄横,常呈高高在上之态。此行,为霸。显然他们的成长中没有及时受到约束,我行我素的行为无人制止,才造成他们称霸一方之行为。以前人之鉴,修自我之身,自律自强乃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准则,不做目中无人之人,不养高高在上之姿。

才学过人,为霸。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词——学霸,一个受万人瞩目、闪闪发光的物种。学霸之霸,是才学之霸,是知识,是自我修养,是人人向往的智慧与谋略。正所谓“君子坦荡荡”,知识才学过人之人,当称一声“君子”,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若世间没有懒惰,人人皆为君子”。所以,惰性是我们能否为君子之关键,克服惰性即修养气质,就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人人皆可称霸!

其实“霸”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异是在哪一方面为霸。称霸即称王,称王之关键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为何为“霸”?

相信每个人心中的答案皆不相同,或欲召领集体,或欲凸显个性,或才谋出众,那么,正值年少的我们,究竟为何要为“霸”?

欲帮助集体,为霸。读到这,你或许有疑问,帮助集体如何为霸?这当然是友霸啦,此“霸”非彼“霸”。在我所在班级中,就有这么一位“霸”,他乐于助人,总是承担较重体力活,平时也会帮助同学们分解压力,是大家吐露心声的益友,我们都称他为“友霸”。我认为,这种品质珍贵、难得,我们若皆拥有此优良品质,将来的祖国必定繁荣富强!

欲修养德行,为霸。德行气质是影响少年未来道路之重,好的德行会使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贡献之人,在修身养性中磨砺意志,褪去青涩与浮躁。先生常教导我们“少年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方可成材”。为德行之霸,成栋梁之材。

上述皆霸,择善为之,方可不凡。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三江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4班学生】

点评

文章紧紧围绕“霸”这个话题展开议论。开篇以问句的方式引出话题,吸引读者,激发兴趣;主体段落主要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从“恶”的方面阐释“霸”的含义,而后从“善”的方面解读何为“霸”,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最后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择善而从,收束全篇。结尾简洁有力,说理深刻。

猜你喜欢
善念霸气君子
善念,亲切如友
君子无所争
Q萌霸气凌云秀
花脚蚊
国风·卫风·淇奥
谁说穿阔腿裤一定要“霸气侧漏”
让内心充满善念
做一个常持善念的人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