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发生严重火灾事故,经常导致被困人员跳楼悲剧,而传统的登高平台消防车救援效率低下,造成巨大人員伤亡。一辆普通的登高平台消防车每次救援需要十分钟,一次只能容纳三到五人。该车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救援。使用伸缩臂作为滑行通道可实现2秒每人次的救援效率。 一共14节伸缩臂,最大伸展高度为130米,适用于40层以下的高层建筑。发生大火时,被困在高层建筑中的人们可以通过窗户外的入口通道逃生。伸缩臂内部设计有柔软织物通道,可以使人保持一定的摩擦力以均匀的速度向下滑行。 即使人们在垂直向下也不会受伤。 从伸缩臂中滑出后,人们通过充气滑梯到达地面。
郭浩田,工业设计师,唐山创意猫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主导设计25公斤级固定翼超短距起降无人机、9吨级全电动挖掘机、大型矿用双齿辊破碎机、旋转式分体扇形通风阀等重型装备项目。服务多家传统重型制造业企业,用工业设计促进其转型升级。作品“高空滑行通道救援车”在2020年金芦苇工业设大赛中荣获优秀概念设计奖,获得2019年台湾金点设计奖,带领设计团队斩获红星奖、台湾光宝创新设计奖、广东省长杯等多项大奖。
《设计》:请介绍下唐山创意猫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郭浩田:我们公司是在2020年三月份成立的,但是我们团队组建的时间要早很多。我和我的室友们在大学时期组建了创意猫设计团队,后来毕业后一次大赛的机缘巧合以及唐山的友好政策让我们最终决定注册在唐山发展。
我们团队主要侧重的方向是智能装备和重型机械,对于机器人和无人机领域也有涉及,当然现在也在慢慢去涉足一些生活日用方面的产品。我们团队对于新的未知事物的接受速度还是挺快的,每次遇到新的领域的客户我们几乎都会从头去学习一下,这种学习是那种以第三方身份去学习的,而且是带着设计思维去学习,这样总会得出一些在行业里做很久的人想不到的一些创意和结论。我们服务的对象多为传统的重型装备制造业,旨在用工业设计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设计》:创意猫为何会关注到消防产品领域的设计?出消防云梯车之外,还再设计过哪些消防类产品?
郭浩田:我们最开始关注应急装备领域是源于各种新闻报导的高发的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呈井喷式增长。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发生火灾等灾害时救援难度高,因为高层建筑结构比较复杂而且人员相对密集,传统的登高平台消防车救援效率极低往往造成巨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高层建筑火灾现在变成了城市公敌。除救援车外我们还设计了一款大罐高喷消防车,它和这个作品是属于同一个系列的共享一个移动平台,是针对高层建筑灭火的应急装备。
《设计》:“高空滑行通道救援车”的概念是何时产生的?针对怎样的痛点?
郭浩田:这个创意的生成是大概在2 017年的时候,到现在也一直在完善这个作品,不过大的工作逻辑基本没有变化,我们期间也多次走访消防队和制造企业,在一直调整让这个作品更符合真实的救援场景。
针对的痛点的话主要就是高层火灾人员被困的问题,因为我们在调查了多个案例之后发现,大多数高层火灾遇难者都不是直接死于火灾本身,因为火灾的发生是有时间的并不是突然间,所以很多遇难者由于救援不及时和身后无法忍受的热辐射最终无奈的选择跳楼。这里的救援不及时说的并不是消防队赶来的时间不及时,而是传统的高层救援装备登高云梯车和登高平台消防车救援效率低下,一次举升需要十分钟左右而且每次只能搭载3-5人。所以我们需要一款能做到流水线式救援作业的装备。
《设计》:请详细介绍一下“高空滑行通道救援车”产品的设计亮点及功能特点。
郭浩田:我们没有从传统的高层救援方式上去思考,而是从别的领域获得的灵感。最初我联想到了老家的果农在采摘苹果的时候会用PVC的管子伸到高出,剪下来之后苹果会顺着管子直接落到篮筐里面,由此我们设想能不能用这种方式把人从高处转移到地面上来。但是实际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其他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滑行的速度过快一定会造成二次伤害,所以如何让人在通道里匀速下滑,我们最后的解决方案参考了宇航员逃生的方式,用柔性通道来给人一个摩擦力使人能够保持匀速下滑,即使垂直向下也不会摔伤。
《设计》:除了滑行通道的部分,消防车的其他部分是否需要做针对滑行通道的适应性再设计?
郭浩田:由于大臂本身伸展高度较高,所以需要跨距较大的支腿来保证车体不会倾覆。除此之外在收纳状态下,尽管我们已经将伸缩臂的体积尽可能缩小,但是最后的车身长度依然比较长,对于城市救援来说大的车身会导致通行效率低下。所以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设计了前后轮随动转向系统,这个技术最初是用在全地面起重机上的,就是前轮后轮转向方向相反这样车体转弯半径就会变小以提高城市通行效率。
《设计》:“高空滑行通道救援车”的研发历时多久?最具挑战性的是哪个阶段/部件?
郭浩田:总体设计方案的生成大概用了半年左右,其实到现在仍然在不断改进和更新。挑战比较大的地方就是折叠伸缩臂,因为我们一开始设想的和起重机一样用单根伸缩臂,但是最大伸展高度无法达到要求,一味的增加伸缩臂的数量只会使得最外圈尺寸和体积越来越大,所以最后选择了折叠伸缩臂机构,在达到伸展高度要求的情况下体积做到最小。
《设计》:“高空滑行通道救援车”的可实现性如何?后续是否有机会量产?
郭浩田: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生产实现的可能性的,这个作品所运用的技术也大多是现有的成熟的技术,结合了混凝土臂架泵车、全地面起重机,折臂随车吊等多种机械的结构特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概念上,但是要落地可能投入比较大,如过有厂商愿意合作的话我们还是持积极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