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伴随着书香成长

2020-01-22 06:07向贤彪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书香词语习惯

向贤彪

在共青团十七大上,刘云山同志寄语广大青年,要有“读万卷书”的志向,让青春伴随书香成长。的确,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需要如饥似渴地阅读,但也需要科学的读书方法。

想起上个世纪30年代初,蔡元培应邀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读书指导》第一辑作序,开篇就以“点石成金”的故事来说明读书方法的重要性。他说那位穷人不要“金子”而要吕洞宾金手指的态度,在“为道日损”的道教上,固然大失所望;但在“为学日益”的科学上,是最不可少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也!”“昨天的文盲是目不识丁的人,明天的文盲是不会学习的人。”

学习之难,难在学习方法上。德国大科学家赫姆霍茲说过:“我把自己比作山间的旅游者,他不谙山路,缓慢而吃力地攀登,不时要止步回身,因为前面正是绝境。突然,或是由于念头一闪,或是由于幸运,他发现一条新的向前方的蹊径。等到他最后登上了顶峰时,他羞愧地发现,如果当初他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也许早就到了他期望的巅峰。”这段自白,清楚地说明了他在治学中走过的一段曲折的道路,也道出了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的必要。

处于信息爆炸时代,没有浅阅读,就难以掌握必要的信息,但不能将此代替“深阅读”。所谓深阅读,乃是系统读那些丰富我们人文素养的书,读那些强化我们专业素养的书,读那些陶冶我们思想情操的书。须知,那些大学问家的身后,都有深阅读铺就的基石;那些事业上有大建树的人,往往都有深阅读相伴随。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深阅读习惯,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开阔视野、开拓思维。不认清这一点,青年人就很容易坠入浅阅读的泥淖。

去浮躁气、功利心,阅读就会如春风化雨,滋养心田,不仅使生活添了意趣,更让心灵多了养分。古人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乃至一种境界。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以这种心境阅读,如煲汤,煲出的是精华;如品茗,品出的是回甘,而渐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境。此时,自有“书香”扑面来,直抵心灵、浸润灵魂。

在读书问题上有件历史趣事。有一条哲学小道,谢林、黑格尔等人,每天清晨或傍晚散步,碰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又哲学了吗?”有“你好”的意思,更多的是“你今天又读书思考了吗”的意思。如何读书,可能有许多具体方法,但最根本最管用的方法莫过于独立思考。从阅读中发现疑问,在求知中注重思考,在他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力求更为切近客观的道理,引出自己的见识,并用之于实践。读到这个份上,才如哲学家冯友兰所说的“是在用脑子读书,而不只是用眼睛读书”,并进入“把死书读活,使书为我所用”之境。

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有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读书亦是同样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必能“点石成金”,真正把读书变成通向进步和成功的阶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技法提炼

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性文章,观点鲜明,结构合理,论述有力。尤其在语言精练,准确严密方面值得考生学习和借鉴。

1.巧借名言,使说理诗意化

名言警句是中国千百年来语言锤炼的精华,言约义丰,具有语义集中、表达准确、高度概括等特点,而且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如恰当使用,可以使说理文精练而准确。

如文中说古人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乃至一种境界时,引用了明代诗人于谦在《观书》中的诗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在说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时,引用美国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斯的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借助诗意形象的语言将其转化为具体审美形象,不仅使语言准确严密,增加文章语言的诗意美,而且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2.妙用修辞,使说理形象化

修辞是语言中的“魔水”,运用修辞,不仅可以把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而且能使读者更准确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如文中在说明阅读是一种享受时,作者这样写道:“以这种心境阅读,如煲汤,煲出的是精华;如品茗,品出的是回甘,而渐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佳境。”运用比喻,使语言鲜活准确,充满魅力。

3.使用修饰词语,让表达更准确

说理文中的修饰词语非常重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句话或是整篇文章议论对象的范围和语言力度。如“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需要如饥似渴地阅读,但也需要科学的读书方法。”“学习的”“如饥似渴地”“科学的”三个修饰词语,限制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准确严密地阐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另外,合理使用关联词语,也可以使文章论证逻辑更严密。如:“阅读就会如春风化雨,滋养心田,不仅使生活添了意趣,更让心灵多了养分。”“不仅……更”运用了递进的关联词语,进一步准确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书香词语习惯
容易混淆的词语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