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司坤 马俊 ●魏云峰
为什么各方紧盯“人传人”风险
随着官方不断公布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进展,有一个特殊的词语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人传人”风险。从“有限人传人”到“可能出现持续性人传人”,这背后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呢?
会出现持续“人传人”吗?
在没有动物传染源的情况下,新型冠状病毒能否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标志着新病毒传染性的强弱。在1月21日下午举行的广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人传人”的情况在武汉和广东都得到证实,武汉是在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有互相传染。但“广东采取了有效措施,珠海和深圳的病例被传染后,我没有听说他们又传染别人。如果有下一代人传人,就会很快播散”。《日本经济新闻》21日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谈及武汉疫情时也表示,“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持续性的人传人”。不过21日晚间,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公室表示,最新情况表明此病毒“可能造成持续的人传人”。
据介绍,病毒的感染机制是病毒在宿主体内大量复制增殖,然后通过飞沫、体液、排泄物等途径,把大量具有感染活性的病毒排出宿主体外,进而感染下一个宿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2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刚开始时,不是以人传人的方式,而是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高密度病毒环境中感染了市场的小贩等人。但最初与这些患者再接触的人没有出现新的病变,说明这些患者排出的病毒能力比较弱,排出的病毒量不足以传染身边的健康人。
曾光表示,现在已明显进入“人传人”阶段,没有直接进入海鲜市场的人也被感染了,包括患者的家人和医务人员。不过这不意味着每个确诊被新冠状病毒感染的人都会产生第二代病变,至少现在发现从武汉出来的病人到了其他城市,甚至到了泰国、日本,经过控制以后,其密切接触者身上都没发现带有这个病毒。
但必须警惕的是,出现“人传人”现象后,的确有可能导致持续传播。第二代病人被感染以后,可能还要传染到第三代,这么持续下去将导致患者几何级增长,是非常危险的事。
超级传播者怎么防
伴随着“人传人”已经成为现实,尤其是武汉出现一名患者感染14名医护人员的情况后,很多人开始担心“超级传播者”的出现。所谓超级传播者是指某名患者体内的病毒出现变异或者适应人体的情况,导致病毒的传播能力大幅增强,进而令该患者可传染很多密切接触者。非典时,曾有1名超级传播者传染130余人的情况。
钟南山表示,对于超级传播者,首先还是要把隔离做到位,“你听任传播一直在发展,病原体不断适应人体环境,变得越来越强大,(超级传播者)就有可能产生。现在广东发现的病例是第二多的,但在避免二次传播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一旦发现患者就隔离,避免二次传播产生超级传播者。”
钟南山还提到,在应对超级传播者时,需要做到的包括“出现以后能第一时间发现”“发现后进行更严格的隔离和特殊的医疗照护”。他表示,非典时期往往是患者传染了很多人以后才知道他是超级传播者。“现在已经有一些办法,比如说不断地监测这些患者的下呼吸道病毒的负荷,如果负荷一直很高,他的传染性可能会比较高。这方面技术已经做到了,通过加强研究,能够早期发现。”
曾光也认为,非典时期留下的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当时我们发现老人、有慢性病的患者被感染后发高热,这样的患者成为超级传播者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当时出现超级传播者的场合没有得到很好的防控,如果完全防控到位的话,也不会出现超级传播的效果。因此超级传播者的出现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要是能及时防控的话,也许它就不会出现了。但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我们不希望它出现,但真的出现了,我们也能防控。”
必须终止传染形势蔓延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与非典比起来如何?曾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刚开始时它的传染性不如非典严重,但现在它在逐步释放的过程中,我们还在密切观察。另外传染性跟防控有关系,预防得好,它表现出的传播力可能就不那么强。曾光认为,“人传人”开始后,病毒传染的形势非常严峻,现在必须立刻采取措施,终止这种情况的蔓延。但只要公共卫生措施及时,形势完全可以逆转。他表示,“对武汉,我们专家组建议:一方面,武汉人暂时先不要出去,外地人没有极重要的理由,不要到武汉来。这个措施对公共卫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钟南山也提醒说,要特别注意对医护人员的保护,防止医院成为集中的传染地,“不光是收留病人的科室、病房,整个医院都要注意,在医院传染得越多,这个问题就越严重”。▲
春运期间,如何预防感染
春节将至,春运正在进行,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会不会因为大规模人流迁移而出现大面积扩散,这个问题让所有人揪心。对于普通人,尤其是对于那些即将踏上春运之路的广大旅客而言,应该怎么做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一病房主任郭彩萍表示,这次疫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它的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专家建议说,如果出现发烧、喉痛、咽痛等症状,特别是刚从武汉回来,应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就诊,出发前同样要戴好口罩,陪护照顾者也要戴好口罩。同时告诉医护人员最近去过哪些地方旅行,有什么症状、最近是否接触过疑似患者。这些信息对于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非常重要。
针对在春运途中的注意事项,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提供了这几条防护建议:
制订行程时,尽可能避免多次转车,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否则疲劳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无法抵抗病毒侵袭。
在旅途中注意添衣保暖,提前查阅当地、目的地的气温,以便准备合适的衣物。而且室内外、车厢内外的温差较大,更要及时调整衣物,以免感冒。
尽量用香皂勤洗手,不便时可使用消毒湿巾或免洗洗手液。
佩戴N95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如果发现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患者,比如咳嗽、打喷嚏,最好戴上口罩。
出于对这次疫情的担忧,不少地区的药房、便利店内的口罩脱销。市面上的口罩种类很多,但能起到预防传染性疾病功能的只有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腾讯医典建议说,除了选择口罩的种类,口罩的佩戴方式也很重要。例如佩戴口罩前应洗手,或者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佩戴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此外戴口罩要注意定期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春节期间大家免不了走亲串友,应尽量做到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或记得戴上口罩;外出归家后,尽快清洗双手,避免将病原体带给家人;不要吃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生鲜等食品,比如路边摊售卖的肉食等。▲
警惕!野生动物可能是传染源
为何这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会从一个海鲜市场开始流行?钟南山表示,这个海鲜市场里出售的相当多都是野生动物。根据流行病学分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动物。
据腾讯医典介绍,引起这次疫情的冠状病毒家族种类繁多,在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看似头戴“皇冠”,这也是它们名称的由来。冠状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它们会寄宿在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上呼吸道和胃肠道。冠状病毒可分为4个属,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贝塔属,曾经让全世界恐慌的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都属于贝塔属。根据最新研究公布的基因组测序结果,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和浙江舟山蝙蝠类非典病毒的相似程度最为接近,达到了88%。
这个结果让人不禁联想起非典病毒的传播模式——它的贮存宿主是中华菊头蝠,中间宿主是果子狸,病毒通过蝙蝠传播给果子狸,最终传染人。据介绍,蝙蝠是世界上种群最大的哺乳动物,也是唯一一种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传播病毒的能力非常强。更需要警惕的是,蝙蝠自身具备很强的免疫能力,但不同种群的蝙蝠会携带各种高致病病原体。例如非典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中华菊头蝠,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天然宿主是埃及墓蝠,通过骆驼传染人。而类似于埃博拉病毒的马尔堡病毒,宿主是埃及果蝠。《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1日发布的最新论文认为,由于武汉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和外类群都在各类蝙蝠中有发现,推测武汉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也是蝙蝠。但与非典病毒并非直接由蝙蝠传染人,而是通过果子狸传染人的模式类似,武汉冠状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不过,这些研究结论并不足以直接推导出蝙蝠就是武汉冠状病毒的传染源,由于海鲜市场多种动物混杂,暂时也很难找到确切的中间动物宿主。一位不具名的冠状病毒研究专家2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如果找不到最初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即使这次疫情平息,之后它还会有再次出现的风险。只有找到人类感染的直接源头与动物宿主,才能从根本上切断传染源与传播链。
疫情传播开后,诸多网友都呼吁“抵制吃野味”。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消委会21日联合发布2020年春节消费提示,呼吁消费者不要食用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