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 粮(短篇)

2020-01-21 09:39黄静泉
南方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干粮咸菜鲜花

女人吓得一夜没睡觉,连人带头蒙在被子里盼天亮。有时候撩开被子看一眼,天还黑着,又赶紧用被子蒙住头。这样折腾了一整夜,大概黎明的时候才迷糊了一会儿。没睡好觉,走路就没力气。女人一走一晃,一走一晃,晃晃荡荡往前走。感觉肚子里饿得挖心挖肺般难受,就更走不动了。

她得把握好自己,一旦晃到路外边,就滚下山坡去了,若是掉到悬崖下呢,就摔死了。她告诫自己一定要往里边走,千万别晃到路外边。

三十多里山路,平常走四五个小时,今天恐怕要走更长时间。

今天是星期三,是给儿子往学校送干粮的日子。每个星期三都要去给儿子送一回干粮,不送去,儿子就得挨饿。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大雪纷飞,都得把干粮送到。每个星期天下午,儿子回学校的时候,都要背走三天的干粮,到了星期三中午,女人要把后三天的干粮送到学校去。干粮不能一次带一个礼拜或者送一个礼拜,时间长了,干粮就坏了。女人晃晃荡荡地走着,饿得直吐口水。女人把双肩背包倒腾到胸前,拿出里面的干粮看。干粮是烙得厚厚的发面饼子,都是碗大一个,一模一样,就像机器制作出来的一样标准。女人是个手巧的女人。双肩背包是儿子的旧书包。儿子考到县城中学去上高中,说是啥要求也没有,就想要个新书包。女人说,没问题,再咋也得给你买个新书包。儿子争气,全村六个孩子在镇上念书,只有儿子一个考到了县一中。村里人都说,这下王鲜花可有救了,等儿子上完大学,在城里找了工作,王鲜花就能跟着儿子去过城里人的日子,就不用再种地受苦了。好像是,村里人所有的努力和希望,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背井离乡。

王鲜花拿捏拿捏饼子,闻到了带着烟火气的面香味,喉头里便涌上一口口水,两腮里的口水也多了起来。她简直是抵抗不住发面饼子的诱惑了。她知道自己若是吃一口饼子,只吃一口,头就不那么晕了。她赶紧打消了自己的念头儿,拉住书包链,把书包倒腾到了脊背上。她觉得书包挺好背的,比她小时候的书包好背。她小时候的书包是一条带子挎在一侧肩膀上,时间长了就觉得肩膀发酸,书包带还打滑,不时得掂掂肩膀,很麻烦。她背过的书包不如双肩书包好背。可惜只上了个小学毕业,家里就不让她上学了。家里供不起那么多学生,全家的努力都放在了哥哥身上。农村人,不重视女孩子。哥哥大学毕业以后,就再也不回村里了。父母呢,也没沾上哥哥的光,从来都没去城里找过儿子,去吃去住,好像提起那种事情,父母亲就会显出为难的样子。她想父母当年要是也供她上学的话,考大学是没一点问题的,她是全校数一数二的好学生,老师们都说,这孩子,将来考个好大学没一点问题。可问题是,家里不供她上学了,这可真是可惜。老师们都说可惜。她想她现在就是再苦再难,也要把儿子供上大学,将来跟着儿子去城里过日子。现在的农村人,不是都想离开农村吗?

太阳热憨憨地照在头上,空气中好像有火在移动。女人红扑扑的脸仿佛唱戏的人打了红底子。汗水不是从上往下淌,而是满脸都是汗,是乱淌。脸上痒痒了,女人就抬起手抹一巴掌,感觉汗水蚀得脸上有点疼。脊背上好像发大水了,是哗哗地流着汗水。这她有准备,干粮装在塑料袋子里,脊背上发大水也湿不了干粮。路边的庄稼叶子都晒蔫了,好像已经晒死了。草呢,也蔫得像癌症晚期的病人一样。山里的地是靠天吃饭的地,雨水好了有收成,雨水不好颗粒无收,连种子都收不回去。再说了,粮食越来越贱,收成好的年景,一亩地也只能挣个两三百块钱,其实也没挣两三百块钱,只不过是自己挣了自己的工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打一天工,少说也能挣个五十一百的,一年下来,等于种了两三百亩地,而实际上谁又能种那么多地呢?没人能种那么多地。可老一辈的农民还在种地,那不是想勤劳致富,是舍不得荒了土地,是对土地的一种眷恋。种的是一种难舍难分的感情。现在的孩子们,都说以后不种地了,到时候所有的土地都将变成荒地。当她这样想的时候,心里就涌起一种浓浓的悲伤感。

人一悲伤,就更没力气了。女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肚子里那种一挖一挖的饥饿感就更难忍受了。女人生气地说,都怪那个讨吃猴!女人骂了一句。女人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是哪个讨吃猴,害得我一整夜没睡成觉。是哪个讨吃猴呢?她想。她看了一眼山路外边,是万丈深渊,吓得她浑身发酥,感觉自己的身体变成了豆腐渣。有些路段,真是很危险。掉下去就没命了。她告诫自己,走路的时候一定要靠着里边走。

昨天晚上,女人守着一盆发好的面。轻轻地拍一下,轻轻地拍一下。拍一下说,这面发得真好,拍一下说,这面发得真好。盆子里的面就像一盆月亮,放射着白光。女人端起那盆富有弹性的面,把盆子来了个大翻转,把一大团面扣在案板上,搋、揉、揪成剂子。女人开始擀饼烙饼,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希望。她把所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擀进了饼子里,都烙进了饼子里,希望那些美好的憧憬能在儿子的肚子里成长壮大。烙完饼,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听听窗外,没有一点动静,整个村子都睡了。睡了也罢,怎么连个呼噜都不打呢?村子静得跟没人一样了。其实村子还真是快跟没人一样了,年轻人和有点能力的人,无论男女,都出去打工了。好像是,不知不觉地,原来那个红红火火的村子,忽然有一天就寂寞了,留下来的人才突然发现,有那么多人都悄悄走了,好像是怕被人发现似的,悄悄地就走了。王鲜花不爱和村里人说长道短,就显得更加孤独了,但她想,我不怕,我有我儿子呢,等我儿子有了出息,我就不苦了。我现在除了吃苦,别的啥也不会做。女人为了分解饥饿的感觉,就要多想一些事情。昨天晚上,到底是哪个讨吃猴去害她呢?她烙完饼,刚躺下就听见窗户上有了动静。唰一下,唰的又一下。她打了个冷战。心就亮了,就睡不着了。过了一会儿,窗户上唰的又一下,又一下。像是有人往窗户上很温柔地扬了一把沙子,待会儿,又扬了一把沙子。她害怕起来,紧紧地用被子裹住全身。她想,即使是有人從窗户突然跳进来,也休想打开这张裹紧的被子。为了给自己壮胆,她开始想自己的男人。她男人说,不能再在村子里种地了,再种下去,拿啥供孩子上大学?男人说都打听好了,到城里打工去,明天就去。女人早有准备,盆子里已经发好了面,想在男人走之前给男人吃顿烙饼,还买了一斤猪肉,再炒两个肉菜。男人说要是能烙几张糖饼就好了。男人突然高兴地说,有了,你等着,我去搞点蜂蜜回来,咱们烙蜂蜜饼子。山崖上有个蜜蜂窝,男人就奔着山崖那边去了。其实山崖上的蜜蜂窝并不高,按理摔下来是摔不死人的,但没想到,男人是头朝下摔在了石头上,当场就摔死了。女人埋葬了男人,每天都到蜜蜂窝下去垒石头,人们问女人是要干什么,女人不说干什么,就只管一层一层往高垒。人们以为女人是疯了。女人终于在蜜蜂窝下垒起一个高高的石头平台,把庄稼秸秆和树枝一抱一抱地抱到台子上,台子上堆了一大堆谷子秸秆、玉米秸秆还有树枝。秸秆是陈年的秸秆,早就干了,见火就着。女人点着一张报纸,在秸秆堆下这里点点,那里点点,秸秆堆就熊熊燃烧起来。冲天大火,整整烧了一天,把悬崖上的石头都烧裂了。那片被大火烧过的悬崖,由白色石头变成了乌黑,像一张巨大的人脸。村民们都说,你看你看,你看那张脸,咋看咋像王鲜花男人的脸。王鲜花也觉得那张脸像自己男人的脸。

昨天晚上,吓得一夜没睡着,总是迷迷糊糊地看见悬崖上那张巨大乌黑的脸。天亮了,女人背起干粮就往学校走,居然忘了吃早饭。真是吓糊涂了,光想着儿子吃饭的事儿,居然没想到自己吃没吃饭,真是吓糊涂了。

这一路,女人真是走得很艰难,特别是饿得难受,没劲儿。要不是稀奇古怪的回忆支撑着她、跟她做伴儿,她早就倒下了。

有一天早晨,她打开院门,发现院门前的地上白白地发亮,好像是雪,可再看,院子里没有雪。秋天哪会下雪?她踩了一下,又踩了一下,便留下了脚印。她在心里骂道:这是哪个讨吃猴在监视我,在我门前筛下这炭灰灰?她返身回家,提了一把镰刀,大摇大摆地走在村中央的大街上,把镰刀甩来甩去甩得很高,走出很夸张的样子。她走进收秋后的玉米地里,咔嚓咔嚓砍玉米秆子,一边砍一边喊:我叫你监视我,我再叫你监视我!一不留神砍在腿上,村庄的大街上就留下了她的血迹。

女人回忆着往昔,终于走到了学校大门口左侧的爱心超市旁边,她突然看见了儿子,儿子已经在那儿等她了。以往都是她先到,等儿子下学,这回是儿子先到了。女人怕儿子的同学们笑话他,就选择了这么个接头地点。女人走到儿子面前,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抱歉地说,妈妈今天穿了双鞋不跟脚,走路不好走,来晚了,饿坏你了吧?女人说是鞋不好来晚了,没说是自己饿得走不动路了。女人把双肩书包换到胸前,拉开拉链,揪出一塑料袋干粮,说你快拿回去吃吧,肯定饿坏了。以往儿子接过干粮就走,母子俩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交接的那么点时间。但这回不同,儿子没接干粮。儿子说,走,到我宿舍去。女人说,那可不能去,你看我这一身土。儿子说,一身土咋啦?一身土,你也是我妈。

“不行不行,我不能去。”女人后撤着身子,说她真的是不能跟儿子到宿舍去,真的不能去。

儿子拉住妈妈的手腕子,一边拉一边说:“我有好事要告诉妈妈。”他说他学习好,学校奖励了五百块钱,全校只奖励了十个学生。

女人说,啊呀,这下可好了,这下你就能拿着五百块钱的奖励去吃食堂了。你上学两年了,连学校的食堂还没吃过呢,多冤枉多可怜啊。你真是妈的好儿子,你给妈挣了五百块钱,就等于是你这么个小小的孩子,在村子里给妈种了两亩地呢,你可真是了不起呢。

儿子说他不吃食堂,当初因为不吃食堂,同学们都笑话他,现在同学们好不容易都习惯了,他却突然吃起食堂来,不是又要惹出一场风波吗?女人说,嗯,你想得比妈周到,到底是上大学的苗子呢,你比妈这个农村人有见识多了。你这书没白念,将来错不了,将来错不了。女人被儿子拉着往前走,其实她早就想看看儿子的宿舍了,看看儿子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只是不敢在学校露面,怕给儿子丢脸。女人问儿子咸菜还有吗。儿子说咸菜还有。儿子上学两年,是吃干粮就咸菜度过来的。儿子在宿舍里吃饭的时候,总是选择没人的时候,总是偷偷摸摸地抓紧时间吃,怕别人看见。女人侧着脸,看着儿子说,说句小气话,咸菜可别给别人吃,给别人吃了你就没菜了。儿子笑了,儿子笑着说,同学们才不吃咸菜呢,同学们连菜都不稀罕吃,谁还吃咸菜?他说他每次看见同学们一碗一碗地扔菜,就心疼。有时候,孩子太想吃蔬菜了,就转悠到菜市场,买个西红柿,或者是买根黄瓜买个青萝卜。出去之前往矿泉水瓶子里灌满自来水,找个僻静的地方把蔬菜洗一洗,赶紧吃,是怕人看见的样子。蔬菜是不能带回宿舍吃的,他跟同学们说过,他从小不吃绿色蔬菜,吃了绿菜就恶心就呕吐。当他自己藏在犄角旮旯里偷吃蔬菜的时候,觉得很享受,他品味着蔬菜的清香味,或者说是青草的味道,他觉得那种味道真是沁心舒爽。当然,妈妈做的咸菜也很好吃,她做咸菜是很用功的。女人每年秋天都要腌一缸芥菜疙瘩,腌好后,把芥菜疙瘩晒到四五成干,用井水泡,脱咸。脱咸后再晒,晒到四五成干,用酱油酱,等酱好了,再略微晒一下,晒八成干,切丝,加红辣椒丝,用麻油炒,炒好的芥菜丝有点辣味,闻起来特别香。女人跟儿子说,你要是想吃牛肉的时候,就吃咸菜就花生米,能吃出牛肉味儿,不知道儿子那样吃过没有,反正儿子没跟女人说过他想吃牛肉的时候就吃花生米就咸菜,儿子没说过那种话。

女人跟在儿子身后,走路不敢抬头,跟着儿子走进了宿舍楼。一个宿舍住六个孩子。儿子住下铺。女人看见儿子的床单已经洗得有点薄,但没破,很干净,就放心了。现在的家长们都笑嘻嘻地说孩子们真有意思,每个礼拜或者是半个月,就往家里背一包脏衣裳,袜子团一团都长毛了。家长们说孩子的时候,不是恼,是笑,觉得孩子們好玩儿。王鲜花的儿子从来没往家里背过脏衣裳和长毛的袜子。

儿子给女人倒了杯水,让她喝。

女人真是渴了,大口一喝,烫了嘴,急忙往出吐。

儿子说,您慢点喝,慢点儿,多坐会儿。

女人害羞地看着儿子。儿子吃一口饼子就一口咸菜,吃得挺香。女人的嘴跟着儿子吃东西的嘴动来动去。儿子边吃边说,吃惯了妈烙的饼和妈做的咸菜了,越吃越香,一辈子也吃不腻。女人微笑着说,等你将来上完大学,有了出息,妈还跟着你,你到哪妈跟到哪,天天给你烙饼吃。儿子上学两年以来,女人是第一次在外面看见他吃她做的饭,就心满意足了,就满足地把啥都忘了,连饿肚子也忘了。儿子让她也吃个饼子,她说不饿,要是饿的话,背上背了一书包饼子,还不拿出来吃一个?儿子想想也是,就信以为真了。

女人跟儿子说着话,却偷听着走廊里的动静。她感到心里紧张,或者是感到心虚,她害怕那些走来走去的孩子们会突然进来,会发现她是个农村女人而小看她的儿子,这让她觉得很不自在,她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女人说宿舍挺好的,看上去挺舒适,这下真的放心了。她说她要早点回去,早点回去还能多做点地里的活儿。她总是想在地里多做点活儿。

女人突然看见儿子的上嘴唇上有黑色的东西闪了一下又闪了一下,再仔细一看,发现是胡子。这个发现几乎把女人惊着了。儿子已经长大了,已经长出了胡子。女人的内心里,突然充满了激动和不安。就像面对一个陌生的男人,好像有点慌张,有点不自在。儿子已经发育了,已经长成一个大男人了,这让她心里多激动啊,她想象着儿子体内的种种变化,跟着那种想象中的变化躁动不安、热血沸腾,把饿肚子的事忘得干干净净了。儿子见她的样子有点奇怪,放慢了吃饭的节奏,甚至是停止了一会儿。女人问儿子适应不适应学校生活,学习上有没有问题,受不受同学欺负,儿子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着,实质性的问题是不回答的。比如同学们有时候叫他去踢足球,他不去,他怕费鞋。有时候,在某种场合,孩子又会吹牛说,他的爸爸是乡镇干部,工作很忙,妈妈在镇子里的学校当老师,也是忙得顾不上来看他。至于说到吃不吃食堂的问题,他说他从小就害怕闻到那种葱花炝锅的味儿,一闻到那种炝锅味儿就头晕呕吐,根本不敢进食堂。这些话,他跟同学们说过,可是现在是绝对不跟自己的妈妈说的。他感觉心里有点隐隐疼痛,就大口大口地吃饼子,想要压住那种疼痛感。

儿子长胡子了,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变化。女人知道人都会变化的,但不知道人会变化成什么样的人,这让她多少有点恐惧。

女人看看这儿,看看那儿,很仔细地观察宿舍里的每一个地方,觉得条件挺好,挺满意。母亲说不能再待了,真得走了。儿子拿出五百块钱,她给儿子留下一百块零花钱,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家。儿子把她送到大门外,母子俩站在那个爱心超市门前继续说话。女人说,下次再来,咱们还在超市外边见面吧,妈就不进去了。不是怕啥,就是图个痛快,谁也不打扰谁,那样挺好的。怎么说呢,过去女人送来干粮,等儿子接过干粮,她就对儿子说,你赶快回去吧,我也赶快回呀,地里还有一大堆活儿呢。儿子转身走,她也转身走,其实是假装走,实际上她并没有走,她藏在一个拐角处偷看儿子,直到儿子走进宿舍楼,看不见了,她还在看。儿子呢,儿子是走进宿舍楼以后,才敢回头看一眼妈妈,儿子有时候看见妈妈还站在一个地方,还向宿舍楼这边张望着,心里就有了一种大人的惆怅。

女人笑笑说,你别磨蹭了,快回去休息吧,我也赶快回呀,地里还有一大堆活儿等着我呢。

儿子说,您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沿着路里边走,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现在,在荒野里,女人真是觉得寸步难行了。坏就坏在当时太高兴了,居然高兴得忘了自己还饿着肚子,特别是那五百块钱,那可不光是钱的事情。她自言自语地说,那光是钱吗?那不光是钱,那是看到了希望呢。

但是,希望不充饥,她还是饿了。更饿了。

夏天的下午两三点钟,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女人又饥又渴,更倒霉的是,她已经中暑了。头嗡嗡响,肚子一挖一挖地难受,好像肚子里被挖出个洞,连口水也从洞里流走了。身体已经耗尽了能量。她昏昏沉沉地想,在这山间荒野,啥吃的也没有。城市真好,城市真是个好地方啊。她中暑了,忽然失去了知觉,依住路边的一棵大柳树倒了下去。

大雪在她脑子里哗哗翻飞,就像风吹鹅毛,呼呼旋转。她背着儿子走在雪地上。儿子发烧的身体像一块烤热的石头,灼烧着她的脊背。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去镇医院,越快越好,时间长了,儿子会烧坏的……跌倒爬起,跌倒爬起。一边爬起一边流眼泪,白花花的雪上留下了红色的手印。她没跟任何人说,儿子高烧不退,已经烧糊涂了,需要马上送到镇医院去。她不能跟村里人说那样的话,如果那样说了,村里人是不是会感到很为难?是不是以为她要借钱?她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她认为,人的任何苦难,是咬咬牙就会过去的事情。

她摆弄着男人留下来的衣裳,抚摸着男人用过的工具,泪水滴滴答答地掉落,掉个不停。儿子考上县高中了,可惜丈夫却看不到这一切了。她带着儿子去给丈夫上坟。母子俩跪在坟前,烧纸。王鲜花说,孩子明天就要到县城去上学了,我们娘俩来看看你,告诉你这个好消息,让你在地下也高兴高兴。王鲜花跟儿子说,你爸想供你上大学,要到城里去打工挣钱,行李都准备好了,第二天就走,可是,就在他走的前一天,说要吃顿蜂蜜烙饼,结果在掏蜂蜜的时候从悬崖上掉下来摔死了,他在临死前肯定还想着你上大学的事情呢,他真是可怜啊,真是死得可怜啊。孩子听妈妈跪在坟前讲起过去的事情,泪水吧嗒吧嗒地掉……

有个女人倒在了大柳树下。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村民们都跑来看热闹。不是老人就是小孩,这个村子的壮劳力也都出去打工了。看热闹的老人和孩子们逐渐增多了,有人便大着胆子扶起王鲜花的上半身,给她嘴里灌水,灌醒了。人们猜疑这个女人肯定是被人贩子拐卖后跑出来的,就对着一个光棍汉说,老王啊,正好你没老婆,你把这个女人收留回家当老婆吧。人们说,来来来,把她抬到老王的自行车上去。

光棍汉听了大家的话,一边走一边笑,觉得真要是能在野地里拾回个老婆的话,还真是挺有运气呢。

灼热的光辉在原野上弥漫晃动,就像移动的火。尽管不是那种燃烧的火,但就是有一种火光在空气中弥漫晃动。那样的热,能融化石头。

王鲜花在光棍汉家喝了水,吃了饭,说是有精神了,能走了。王鲜花还说,我没事儿,就是饿晕了。现在吃饱喝足,感觉身上有劲了。

光棍汉说,你这么快就好了吗?

女人说,好了的。

女人刚走出院子就依住了墙,是往下倒的样子。光棍汉说,我看你走不了路,还是我骑车送你吧,我认识你们村子,我过去磨刀磨剪子的時候,经常去你们村子。

光棍汉骑着自行车,载着王鲜花往那个村子走。山路坑坑洼洼不好走,其实一路上也没怎么骑,多数是推着走。山路不平,能骑的路段并不多。女人看见光棍汉的背心已经湿透了,汗水从烂背心的窟窿眼儿里往出冒,女人就老想伸出手去摸一摸。男人的汗味,像热气流一样冲进女人的鼻孔里,她已经有七八年没有闻到过男人的汗味了。酸酸的汗味,让她心里扑腾。

女人说,王大哥,你一直是一个人过日子吗?

男人不回头地说,我其实,年轻的时候有过老婆。后来我老婆坐着一辆大卡车走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出去找找她?

我没出去找她。男人迟钝地说,她要走,你就是找回来,最后也还是个走。

女人哀叹了一声说,一个人过日子,有了伤心的事儿连个说处都没有,活得难呢。最难的就是有了难事儿,没个商量的人。

男人说,习惯了也就好了,啥也是个习惯呢。不过黑夜不好过。男人好像笑了一下。

男人和女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走着,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王鲜花他们村的村口了。女人说,要进村了,要让人看见了,你回吧,我自己能走回去。她还说,你是个好人,我回去想想,想好了去找你。

王鲜花一撂脚,从后车座上跳下来。她说,也许我真的会去找你。

女人望向村庄。村庄上空已经炊烟四起。女人看见村庄,就想起了在外上学的儿子。儿子从这里走了出去,已经长大了,已经长出了黑黝黝的胡子,已经完全是一个大男人了。等儿子上完大学,她就不用去给儿子送干粮了。她会跟着儿子去过城里人的日子。她觉得浑身突然有了力气,脚后跟也硬了,噔噔噔地往村里走。她要回村去努力劳动,而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儿子能有大出息。

她突然笑了,笑着说,我儿子发育了,长出胡子了。

他长胡子了。

◇黄静泉

中国作协会员,在《长城》《黄河》《雨花》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一百余万字,部分作品被《小说选刊》《散文选刊》选载,出版有小说集《走向远方的河》等三部,小说曾获“赵树理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猜你喜欢
干粮咸菜鲜花
一袋干粮
划粥割齑(jī)
咸菜,我的冬日乡愁
临时改变
下雪天的咸菜汤
干粮
鲜花铠甲
留住鲜花
鲜花哪儿去了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