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年级课堂阅读变得有美感、有趣味

2020-01-21 09:39杨家丹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危楼小阳狐狸

杨家丹

“喜欢阅读”被放在阅读教学起始目标的第一条,要求在低年级学生刚开始阅读时,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逐步让他们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在实践探索中,我尝试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激趣。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活起来

1.提问切入

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引人入胜的关键。我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导入,努力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如在《曹冲称象》的教学中,我设计了问题引入:“同学们都见过大象,如果让你称出一头大象的重量,你会用什么办法?”(生七嘴八舌地交流,有的说要用吊车,有的说要用起重机……)我接着说:“古时候没有吊车,没有起重机,可有人也能称出大象的重量,这个人叫曹冲,你们想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吗?那我们赶紧打开书,读读这个故事吧。”一石激起千层浪,简单的问题引出了课堂学习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得到真实的体现。

2.故事引入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如教《狐狸分奶酪》一课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讲完我问同学们:“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的问题。趁此,我跟他们讲:“课文中还藏着狐狸的另一个故事呢,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由一个有关课文内容的故事自然导入新课,不仅让教学环节顺利进行,还自然地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

二、审美激趣,让学生动起来

1.审美情趣的萌芽离不开审美感知的参与

低年级学生对抽象文字的理解,需要以直观形象来辅助。《夜宿山寺》中有这样一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中间的“危楼”一词学生没有具体的概念。我让学生看书上的插图,指导他们观察,这座山上的寺庙离月亮和星星多近啊。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危楼”。“危”在这里不是“危险”的意思,而是指“高”,寺庙很高,高得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天上的星星。學生通过观察直观形象的插图,再结合文本内容,对事物的初步感知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把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紧密联系,把握了阅读感性形象,引起审美体验,情感朗读也水到渠成。

2.审美情趣的深化依赖于审美情感的激发

如果阅读过程没有情感的体悟,就只能使思维停留在文字之上,游离于事物之外,最终也不会对文本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一封信》时,我让学生分别画出露西写的两封信的内容,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露西写信时的不同感受,以及想象爸爸收到信时的不同反应,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乐观面对,做独立、坚强的人。如果没有两封信的对比也就无法读出文章彰显的感情色彩。

三、评价激励,让学生收获起来

1.真情激励

课堂上,我们要把孩子当成每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对待,评价恰当,不但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还能得到情感上的支持。著名教师孙双金在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当某个学生读书取得成功时,他啧啧称赞:“读得好,好在声音响亮,这是自信的表现。”当某名同学读得欠佳时,他婉转地评价:“真好,不仅读出了她喜欢的这一段,而且讲出了喜欢的原因,读得真好,只是有一个字音读得不准……”当有同学缺乏读书的信心时,他又激励:“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你能把这句话读读吗?”孙老师的评价非常具有针对性,一句句真挚的话语滋润了孩子的心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了努力的目标,更享受到温暖的关怀。

2.细心呵护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效果的好坏。在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时,我会走到学生中去,弯下腰去用心听他们的朗读,遇到好的鼓励一下,遇到不怎么好的趁机纠正一下。在鼓励学生个性化朗读时,我会用亲切的目光主动捕捉学生的视线,用赞许的眼神激励……这些无声的评价往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班的小阳每次读书总是磕磕巴巴,很少有把一段话读流利的时候。有一次,让学生分段读《葡萄沟》一文时,他也跃跃欲试,我就请他读了最简单的第一自然段。没想到,他一个字都没读错,而且声音也很响亮。于是,我在班里表扬他:“小阳今天读课文每个字都读准确了,声音还很响亮,进步真大。希望你每次读书都能这么用心。”从此,小阳读书都很努力,基本能做到不漏字不添字,把课文读准确了。

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开始,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才会真正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同步的提高和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危楼小阳狐狸
写在地球日
登昭明楼
岁月神偷
狐狸和猫
狐狸便当
最受欢迎的一句话
危楼特立 慧剑多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