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利,王楠
(1.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炼化公司机动设备部; 2.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厂联合三车间,陕西 延安 727406)
在企业内部,一般将特种设备作为一个专业、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作为企业设备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特种设备管理业务与其他专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设备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就成为设备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的问题。
特种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特种设备台账管理:需要为每一台特种设备建立设备台账,台账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编号、名称、特种设备分类、使用地点、参数、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编号、资产原值、附件等内容;
(3)检验报告管理:特种设备自检、定检后,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检验报告,这些检验报告必需录入系统中备查;
(4)维修维护管理:特种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过程和一般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要求基本一致,对特种设备进行正常的维修维护处理。
设备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主要针对设备日常管理业务进行信息化建设,而把专业管理需求交给了各种专业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例如,DCS、MES、SIS、点巡检、LIMS 等专业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与这些系统间通过接口实施信息传输与共享。
设备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1)设备基础信息管理,包括设备编号、名称、分类、安装位置、管理单位、技术参数、备件结构,以及对应的资产信息,例如,资产编号、名称、分类、原值、折旧、保管人等信息;
(2)设备档案管理:设备档案主要包括设备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业务信息,这些业务信息大多以业务单据、信息记录的形式存在,这些单据或记录都可以按固定的格式填写和保存;也有许多以各种格式的非结构化电子文档存在,例如,WORD、EXCEL、PDF、照片、视频等格式,这些非结构化电文档只能以附件的形式保存到各个设备台账或业务单据和信息记录中;
(3)检维修计划管理:计划分为周期性执行和非周期性执行两种计划。针对非周期性执行的计划,通常要提供检维修计划的提报、合并和审批管理,在审批通过后依据计划安排设备的维修与物料领用;而周期性计划一般不需要经过审批,只需要按照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定期安排检维修工作即可;
(4)维护管理:对设备进行日常巡点检,依据巡点检结果、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要求,或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保养操作;
2)基地在建设过程中,社会服务能力还有待加强和提高。目前主要承接的是合作企业的各项培训任务,希望经过校企的共同努力,能够扩大基地在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度,能够扩充业务承接范图和业务的多样性,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5)维修管理:设备的维修包括计划性维修和非计划性维修两大类,其中,非计划性维修主要分为临时性维修和抢修两种类型;
(6)运行管理:对设备的日常运行过程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开停机、大机组切换、设备更换、修废利旧、泄漏、防腐、检查整改等业务的管理;
(7)设备专业管理:按设备的种类和管理方式的不同,一般将设备专业划分为电气、仪表、特种设备等3 个主要专业,要求设备管理系统必需分别满足这3 个专业的不同业务管理需求;3 个专业的业务需求需要由各专业提出,通过补充开发给予满足;
(8)固定资产管理:将固定资产折旧台账与设备实物台账进行集成管理,确保设备与固定资产业务间的关联,保证账、卡、物、信息的一致性;
(9)系统集成管理:将企业现存的专业管理系统,例如,DCS、MES、SIS、LIMS、点巡检等系统与设备管理系统相集成,保证用户可以共享不同系统的信息、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就可以直接完成跨系统操作才能完成的业务操作。
从上面特种设备的管理内容和设备管理系统的建设内容来看,它们的管理侧重点虽然各有不同,但设备管理系统的管理内容已经覆盖了特种设备管理的大部分内容。为了避免重复建设软件系统、减少用户重复录入工作量,确保业务操作的完整性与闭环性,将特种设备管理需求融入设备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内容之中,就是一种经济、可行的系统建设方案。
下面,我们分别从特种设备的业务需求来逐项分析,将特种设备管理纳入设备管理系统的可能性。
特种设备只是设备中的一种,其管理方式因其特点而有一些区别于一般类型设备的地方。从台账管理来讲,首先应该有设备的基础台账,在基础台账之上按特种设备补充录入特种设备的台账信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完善作为特种设备类型的设备台账基础信息,另一方面不需要分别建立两套台账信息,既保证了设备台账数据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因两套台账各自存在而产生的信息不一致情况。
(1)在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功能中,具有预防性计划管理功能,这些功能可以实现按照固定时间周期,例如,每两年一循环设置设备预防性计划,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设备运行参数合计值,例如,工作5000小时一小修,20000 小时一中修等来设置循环;
(2)当预先设置的循环值到了之后,由系统按指定的提前量生成要求的预防性维修工单、预防性计划执行单等单据,供用户执行设备的预防性维修计划。从上述预防性计划的功能描述来看,通过系统功能补充开发,是可以使用设备管理系统的预防性计划管理功能来满足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管理需求的;对需要进行定期检验的特种设备设置预防性计划,由程序按预先设置的提前期、创建生成指定格式的检验单据;
(3)当用户完成特种设备检验工作后,在指定检验单据中录入检验结果,并依据检验结果关闭检验单据或发起后续的维修、报废、采购等流程,有效的形成特种设备检验业务的闭环管理。
不同的检验业务类型需要出具不同类型的检验报告,这些检验报告实质上就是各种格式的非结构化纸质档案,如果要对这些纸质档案进行系统化管理,首先要对其进行电子化处理、变成所需格式的非结构化电子档案,才能上传到设备管理系统中归类存档和使用。而设备管理系统本身具有电子档案在设备、业务单据中的归类上传、使用功能。因此,可以在预防性计划生成的各种检验单据中开发非结构化电子档案挂接功能,上传管理特种设备检验报告。
特种设备管理虽然有别于一般类型的设备管理方式,但在日常维护维修管理过程中,都是按照一般设备的管理方式进行维护维修的,因此,不需要进行特殊功能设置,就可以满足特种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需求。
通过对特种设备几项特有业务的需求满足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设备管理系统特种设备管理功能的补充开发,是可以满足特种设备日常管理需求,同时,在企业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是可以将特种设备管理纳入其实施范围的。
基于上述分析,延长集团炼化公司将特种设备管理需求纳入了设备管理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满足了特种设备管理的业务需求。炼化公司设备管理系统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特种设备管理业务需求。
根据特种设备种类的不同,将每种类型特种设备独有的参数信息纳入设备台账参数屏幕中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并通过设备台账与固定资产台账的关联,实现设备台账、固定资产台账、特种设备台账三者之间的自然对应和关联;同时,利用设备台账中开发的特种设备检验记录,由用户录入本次检验时间后,由程序自动计算下次检验到期日,提示用户安排定期检验工作。
按特种设备的七大分类:锅炉、电梯、叉车、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阀、起重设备,分别开发了七种类型的检验记录维护单,在维护单中,用户不仅可以录入不同类型特种设备的检验信息,还可以上传多个不同类型的检验报告;另外,在设备台账的历史档案数据查询界面中,开发了特种设备检验记录查询按钮,用户点击后就可以查询到该台设备的全部检验信息和所上传的检验报告。
直接采用一般设备维护维修功能,完成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管理业务,并在设备历史档案查询界面中,开发各种维修历史档案查询按钮,满足用户对不同业务历史信息的查询和管理需求。
采用与日常维护维修相同的管理方式,确保用户通过设备台账就可以简单、快速的查看到包括特种设备信息在内的设备所有历史信息。
炼化公司设备管理系统经过10 个月的实施和试运行之后,已于2020 年4 月成功上线使用,经过将近半年的试用行和功能完善,已经在炼化公司各分厂全面推广使用,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满足了特种设备管理的业务需求,给企业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带来了收益。
用户在设备管理系统中就可以输入特种设备台账信息、维护特种设备检验记录,查询特种设备检维修和运行管理信息,而不需要在两套系统中完成上述操作,简化了用户的操作过程,极大的减少了数据重复录入工作。
用户在同一套系统中录入各自负责专业的台账和业务数据,有效的避免了多人维护多套数据的现象,做到了职责明确、责任清晰,从而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设备管理系统保存了设备不同业务阶段、不同专业管理的历史信息和当前状态信息,用户不需要跨系统中可以获取到设备完整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保证了设备数据的完整性。
在设备管理系统中针对设备管理的主要业务需求,补充开发特种设备管理功能,形成业务和流程的闭环管理,减少了程序的设计、开发、运维工作量,降低了设备管理系统的实施成本,满足的特种设备管理的业务需求,实现了系统实施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并经过炼化公司设备管理系统及其特种设备管理功能的开发和使用,证明了将特种设备管理需求纳入设备管理系统来满足,是可以有效提升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效能的,这一业务集成方式和项目实施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