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为什么这样红

2020-01-20 02:43西门杏庵
南腔北调 2020年1期
关键词:孔子文化

西门杏庵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在贵州石门乡支教的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于2018年登上了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为观众献上了他自己作曲的歌曲《苔》,让孩子们感受到诗歌的美好。古诗《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梁老师觉得自己也是像苔这样平凡的小人物,虽然渺小,但也有自己的价值。如果苔被显微镜放大出来,他们真的很像一朵朵的花,很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软实力关乎国家发展,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保持生命力的精神支柱、保持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又加了一个“审美观”。2016年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中指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四观”。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它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也承继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题记

前言

2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接到一个省电视台部门负责人的电话,让我和两个主持人一起,做一档广播访谈节目《有一说一》,从此开始“触电”经历。

接下来,我就成了半个“广电人”,兼职参与录制了《国际旅游岛之声》《海平面》《双创三人行》《海口会客厅》《直播12345》《城市管家》《新闻现场》《省交通广播·早班车全程互动》等多档节目,兼职做了20多年的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的特约评论员。在电视节目“火爆”的时候,我还接到湖南长沙电视台政法频道的邀请,“飞”到湖南,录制了一档20多集的“文化讲坛”节目。

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的“根”。

回想自己20多年的“触电”经历,我的所有观点基本上围绕着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展开,这和我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以及写作、研究其实是一致的。

闲暇时,偶然看了自己的音频、视频,以及自己为准备节目而随手写下的“思想草稿”,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很多话题至今仍有趣味和启发。也许,更有趣的是,是和主持人在化妆间里轻松地聊天(有机会也许可以再写一篇《化妆间的故事》)。

回首往昔,我感觉有必要对这些访谈和聊天内容做一个归纳和整理,以飨读者,为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我就采用主持人一问一答的形式。下面的文字,算是一个记录,也算是我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心得。

是为序。

问:从网红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热播到北京故宫推出彩妆、咖啡馆,传统文化正以全新的方式“走红”,在旅游等行业掀起一波波“国潮”。

《国家宝藏》收官后,央视再现文化综艺爆款。“把古诗文给唱出来”,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播出后,赢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口碑。在豆瓣上,网友打出了9.2的高分。其中,改编自清代袁枚诗作的《苔》更是一夜被“刷屏”。同样是推动古诗词在当下的传播,相比《中国诗词大会》的背诗比试,《经典咏流传》形式上更为灵活,除了直接唱古诗文外,在作品歌词上做了发挥演绎,无论是词和曲,都加入了“创作”的成分,在“行”的层面相比《诗词大会》又进了一步。

传统文化不再“高冷”,这种潮流不是简单的支持国货,年轻人在以自己的方式理解、探索、演绎、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为什么这样红?你觉得怎么才能更好地加大传统文化宣传和教育力度?如何更好地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如何让年轻人更亲近传统文化?

答:钟嵘在《诗品》中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詩矣。”就是说“诗可以让人内心平静”。古诗合辙押韵,极富音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虽三岁童蒙,背诵亦非难事。西谚曰: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那些我们背下来的诗,比如《寻隐者不遇》《登鹳雀楼》等,看上去“那玩意无甚大用”,不会让你立刻赚到钱,但是,慢慢地,你会发现:古诗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气质,让我们神闲气静、从容应对。

像《赠汪伦》,读起来,抑扬顿挫,声韵悠然。《尚书·尧典》云:“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但是,诗,可以唤起我们的“诗心”,可以让我们心灵不死,避免心灵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诗,以自己独有的有声调节拍,恒能通乎天籁而持人之情性。

过去的“耕读人家”,以诗浸润人生,就像杜甫所描写的成都郊外的那场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这就是我们中国悠久的“诗教”传统。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第二季热播,能记诵两千多首诗词的女高中生惊艳大众,很多人在微信中玩起了“定制专属诗”……传统诗词,以这样的形式让人们感受诗心、让时代浸润古意。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渴慕,由此可见一斑。

扬州人应该好好感谢大诗人李白。李白的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为扬州最有影响的广告语。“东南繁华扬州起”,自古扬州物阜财丰,富甲天下,市井繁华,商贾云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你们扬州人身上的那种气质和灵性,我觉得是与生俱来的。

想当年,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先是跟孟浩然在黄鹤楼上喝酒,写诗唱和,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两个人喝得尽兴了,孟浩然起身告辞,走下黄鹤楼,登船、向李白挥手告辞。李白依依不舍,冷风中,独自站在江边上望,直到“孤帆远影碧空尽”,望不到了,再返回楼上,“唯见长江天际流”,只看到滔滔不绝的江水。同样描写送别,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唐诗和宋词的区别,那感觉就像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以北宋柳永的词《雨霖铃》为例,一个秋天的傍晚,柳永在长亭外面送别友人,为了让喝酒的气氛更“小资”,甚至还专门搭了一个帐篷。柳永开始吟唱了,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打着手势,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的心情缭乱、依依难舍,船家都看不下去了,说你要再不走我可要开船了。他们还在那里“执手相看泪眼”,一对情人一般。送别的过程,绵长,情感相当缠绵。

唐诗的送别不是宋词这个味道吧?最起码没那么“销魂”。再看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崔莺莺到十里长亭,送张生,第一曲《端正好》是这么写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话说李白送别孟浩然之后,老孟到外地了,李白晚上找不到人喝酒,独自喝闷酒,和月亮一起喝:“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袁枚的诗《苔》。

苔虽然在背阴处,又那么渺小,但到了春天,生命照常在萌动,一样拥有绿色。你有牡丹的富贵,我有小苔花的尊严。花开微小似米,也可以像牡丹那样绽放,也有执着绽放的青春。其实在《苔》这个总题目下,袁枚一共写了两首诗,除了这一首,还有“其二”:“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意思是说:由于阳光的偏爱,青苔红叶有着暖凉不同的待遇。青苔问红叶,究竟什么是“斜阳”啊?

《经典咏流传》中改编自清代袁枚诗作的歌曲《苔》,其实是袁枚诗的“其一”。苔花的自强与执着,让很多人共鸣,尤其是那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让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去年,韦应物《简卢陟》中“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这两句诗被作家杜子建在微博上改成“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杜子建的这两句诗脱胎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原诗为“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哢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杜子建将原本不完全合律的末尾两句改掉一字,并拎出来作为首联,一下子击中了网友心中的春意和诗性,唱和、接龙的现象便由此产生。

他希望网友帮忙续作,在短短几天内收到了上万网友的作品,其中佳句频现。续作引发了网友热议,大家认为不少续作古朴典雅,如:①“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的风雅和豪情;②“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今天你一杯,明天我一杯”的通俗与滑稽;③“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倾之与桃花,匀注淡胭脂”的浪漫和绮丽等等……简简单单几十个字迸发出无穷的魅力。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也是继余秀华之后国内最大的诗歌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众多网友感慨:“原来大家对国学文化的热爱并没有减少,国人诗性未死。”

我们读文学作品,如果带着素心或者诗心,那感觉就相当美好。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他把犹太人写得很不好,这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欧洲大众的文化和心理倾向。一个学者朋友说得好,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犹太人形象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或评论莎士比亚的一个关注点,因为那样的话就会消耗掉我们关注其作品更深层次内容的精力。就像当下,谁对大众的或者世俗的现象愤愤不平或者慷慨激昂地批评,那他肯定不是一流的哲学家,不是一流的素心人。

诗词之美,在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愤怒出“诗人”,甜蜜出不了“诗人”。古代女子失恋了,女子挥笔写下:“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现代人一看,哇,原来小生活中也可以有大格局。美,太美了,连失恋都可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份诗意。对比俄国最伟大诗人普希金的经典诗歌《我曾经爱过你》——“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還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感觉还是“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对味。

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失恋之后,忘记没那么容易,需要时间的淘洗。特别到了秋天的夜晚,那份寂寞袭上心头。天清风凉,大自然最包容的时候,却想起曾经的点滴美好,于是“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这样的诗句脱口而出,就这样在寂静的天地之间,把心放空。对的,放空。“放空”的时候,心头却总是浮现出那个人。这个时候,你听到成熟饱满的松果儿“噗嗒”一声,落在积年的深林落叶上,背景是清秋的空山,顿觉凄凉,仿佛进入禅化的隐居境界,于是一句“山空松子落”让你释然。这一颗松子落,已然胜过万语千言。“幽人应未眠”,这么寂静、这么美好的秋天,估计你和我一样,舍不得睡觉吧。

这些古诗中的意境,才是中国式失恋。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就在这里。欲语还休,欲言又止。与其说是失恋,不如说是两颗心穿越时空的对话。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用网友的流行语来说,美哭了。此时此刻,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就连“我”也是多余的。《诗经·邶风·静女》作者“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的述说,将自己对心物关系的认识表述得淋漓尽致,这个情感审美为后来的文学奠定了基调。

数典不忘祖,树高不忘根。诗词是我们人文精神的“基因图”、思想道德的“定盘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当今这个时代,传统文化需要回归,回答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腹有诗书气自华。腹中有几百首诗、几十篇古文,你谈起话来,也会自信,也会不紧不慢,气质也不一样。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现存历史文献中,“中国”二字最早出现在周武王时期的“何尊”铭文中。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互为补充,核心是儒学。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又被称为华夏文明。“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尚书正义》注曰:“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唐代孔颖达为《左传》注疏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文明便是这样一种地域宽广、服饰华美、礼仪讲究的文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一种修身养性过程。

儒学可以看作国学的主流,经学可以被看作国学中最核心的部分。2001年,学界泰斗饶宗颐提出“新经学”的讲法,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经典的价值,开展了一场新的“文艺复兴”。 究竟什么是经学?

经学与子学是相对应的。如果把四部之学看成传统时代的知识体系,那么经学便是整个知识体系之中最根基的部分。所谓“经”,就是“常道”,即普遍永恒的价值,故古人所说的“道”,经常必须要走的道,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亲近并不容易。不要以为“回家后,我们学会把媳妇叫‘太太,把老公叫‘夫君”,就是懂得中国传统文化了,要让传统文化真正滋养心灵才好。坚守民族特性,延续文化血脉显得尤为重要。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你可以从王国维的境界说、鲁迅的“魏晋风度”“摩罗诗力”说、梁实秋的“常态人性”“古典理性”说、宗白华的“艺境”“虚实”“宇宙意识”说、朱光潜的“情趣与意象的统一”“诗音与诗意的统一”说,来理解;也可以从夏志清的“感时忧国”传统说、陈世骧的“抒情传统”说,来理解。你看杜甫的《登楼》,他说“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这是“感时忧国”,是对广大人世的关怀。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里有灵性和生命,那是宏大的“宇宙意识”。陈子昂生在武则天时代,武则天也让他当官了,可是由于性格问题,他和武则天的嫡系——武氏家族的人合不来,那没有办法,被贬谪的是他,武氏家族的人当然要受保护,倒霉的只能是他啦。不是“距離产生美”的问题,而是人家根本就不用你,让你离开,越远越好。他当时就不该清高地认为什么“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陈子昂心情很郁闷,登到幽州台上,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向往古人,做点事情,可是现实却是那么无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接下来,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茫茫的宇宙,悠悠的万古,有没有一个真正可以跟你聊得来的人呢?我的想法别人怎么才能理解呢?我和别人不一样,难道这也有错吗?想来想去,还是无奈,于是,只剩下自己在那里叹息:“独怆然而涕下”。

李商隐的心情和陈子昂不同,他不是郁闷,他是非常郁闷——以至于弱弱幽怨地对待周围的人与事,你看他写的诗,“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而杜牧的人生索性带着讽谏功能,你看他写的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讽谏,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孔子,孔子强调诗歌讽谏功能的诗教观、诗学观。诗歌讽谏功能,对汉代产生了重要影响。重视诗歌的讽谏功能,是汉代诗学的重要特点。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传注体训诂专著《毛诗故训传》(以下简称《毛传》)大小序,三家《诗》,司马迁、班固、王逸、郑玄等皆继承了讽谏论诗的传统。汉儒不仅在文学批评中强调诗歌的讽谏功能,还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以《诗经》当谏书。在创作上,仿照《诗经》作者“大谏”的传统,在诗歌中寄寓讽谏之义。

“春江水暖鸭先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就得回归社区、回归生活,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在《青花瓷》中有这样的句子:“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先不说这样的表述是否恰当,单说形式,我觉得这种“中国风”作品就值得尝试,让年轻人更亲近传统文化。另外,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再到如今的《朗读者》,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复苏和走红。这类“现象级”综艺节目,可以说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一股“清流”。

传统文化为什么这样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文化在今天这个快时代,越来越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你看,古人没有手机,也没有现在人浮躁,他们与天地精神独往来,胸中千沟万壑里奔腾的是浩大世界。现在“低头族”已经成为社会的一道“风景线”,纸质阅读的危机也再次凸显在我们面前。读纸质书的人少了,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了在电子屏幕前阅读了。走到街上,随处可见的,便是各种各样拿着手机的阅读人,对着手机笑、对着手机哭。

视寝兴之早晚,知人家之兴败。你连睡眠都成问题,不是醒得早,就是睡得晚,总之,有严重的睡眠障碍。你说,怎么会有很好的精力投入工作呢?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别朋友时的依依不舍、在柳色如烟中摆酒饯行,这种“从前慢”的情景用当今的快触屏浏览很难体会。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子一首《橘颂》,开楚辞之新天地。那种美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文字需要阅读,文化则需要抚摸。捧一本书,品一壶茶,漫漫午后就这么过去了。纸质书是文化的承载和传递者,书依托纸而存在。阅读古诗词,通过纸质的阅读,能感受生命的气息,感受汉字的呼吸筋脉,能从忙碌的生活中暂停,感受文学的悠远,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与古人秉烛长谈,获得灵魂的宁静,用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名句来说,那种感觉正是“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动作皆传情,无声胜有声”,从而带着你,进入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这是手机阅读达不到的效果。最起码,电子书在没电的情况下一无用处,然而纸质书何时想看都可以,看的时候不会眼晕。

一个真正爱书人理想中的书店什么样?应该是一家小小的店门,只见满眼墨香,像艺术馆,符合游人的一切文化想象:粉黛青瓦、帘卷细雨,楼梯依稀旧腔调,领着人们在纸张中闲看摇橹船。书,带有文化属性,书店的员工和服务,最好也能如沐春风,带着文化气息。但如今整个行业并不景气,店员工资平均不高,甚至还低于一些餐饮业服务员。而未来的书店,可能就是一个个小众圈子,对味的人喜欢足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意不在远方,它就在我们心中。我说这样的话,也许有人说是心灵“鸡汤”。其实,“鸡汤”也不一定都有毒,也可以做成有营养的“鸡汤”,比如说,有个学者叫周国平,20世纪80年代的“尼采热”和他的著述有一定关系,是一个让人尊敬的学者。他后来不怎么做枯燥的学问了,改走大众文艺女青年的路线,把大量时间用于写散文,写得相当好,也相当有影响力。如果说他是卖“鸡汤”,那也是哲学“鸡汤”,我觉得还是很有营养的,这和那些“成功学”的“鸡汤”不在一个层次上。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进入时代血脉,需要舒展“生活场景”。孔子讲,优美人格培养的过程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韩愈讲“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我们应当从学校教育着手,重视诗歌教育,让传统文化成为融汇于日用伦常中的“活的文化”。比如学校里可以种植一些萱草,让学生知道,我们古人不是将康乃馨作为母亲花,而是将萱草花作为象征母爱的母亲花。《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是母亲居住的地方,后代表母亲。母亲居住的屋子也称“萱堂”。

萱草,花开六瓣,橘红色或金黄色,别名金针花、黄花菜、忘忧草等,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萱草也被称为忘忧草,它有着让人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事的寓意,所以花语有“遗忘的爱”之意。

关于萱草的传说很多。其中一个传说东汉末年社会混乱瘟疫流行。有一天,神医华佗到江苏泗阳行医时,忽然,曹操派人来请他。华佗不从,曹兵以刀相逼。当天夜里,华佗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朦胧中见一仙人,吩咐华佗如此这般,然后把金针向他怀里一扔,便飘然飞走。华佗醒来,果然在胸前摸到一把金针。翌日,华佗含泪向送别的人说:“今有一束金针,送与你们解救灾难。”说完手一扬,一束金光,飞向四面八方。众人随着金光望去,只见漫山遍野长满了叶青、花黄的植物。人们采其花蕾用来煮水喝,慢慢地止住了瘟疫。金针菜从此传遍各地,经过人们尝试,不仅能治病,还是一道可口的菜肴。

还有另一个传说,说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前,当时因陈胜家穷,他不得不出去讨饭度日,加之营养缺乏,患了全身浮肿症,胀痛难忍。一天,陈胜讨饭到一户姓黄的母女家,黄婆婆善良,见他全身浮肿,让他进屋,给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吃。几天后陈胜全身浮肿消了。大泽乡起义后,陈胜称王之时,没有忘记黄婆婆,想起了当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请黄婆婆再蒸一碗给他吃。黄婆婆又采了些萱草花,蒸好送给陈胜。陈胜只尝一口,竟难以下咽,连说 :“怎么没有当年的味道了。”黄婆婆说:“饥饿之时萱草香,吃惯酒肉萱草苦啊。”之后,陈胜将黄家母女留在宫中,专门种植萱草,并时常吃它。同时,又给萱草另外起了两个名字,一名为“忘忧草”,一名为“黄花菜”。因为黄婆婆的女儿名叫金针,而且萱草叶的外形像针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它“金针菜”。后来人们还经常用萱草来治疗浮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解释:“萱草本写作谖草,谖是忘记的意思,这是它成为忘忧草的一种说法,而萱草性凉味甘,可入药,有利水凉血、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的功效,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消除憂愁,所以萱草被称为忘忧之草。”

你看,唐朝诗人孟郊在《游子诗》中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元代诗人王冕在《偶书》中这样写:“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说:“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唐代另一诗人韦应物则说:“何人树萱草,对此郡斋幽。本是忘忧物,今夕重生忧。”

萱草还有一个别名,叫做疗愁,就是说可以让人放下忧愁。《骈雅·释草》记载:“宜男,疗愁,萱草也。”古时有一个传说,说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一枝萱草花可以生男孩,所以萱草又叫“宜男草”。

《诗经·卫风·伯兮》中有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意思是说 :到哪找一枝萱草,种在北堂前,以此忘却忧愁呢?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谖,是忘却的意思。

“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热爱成为一种自觉。《诗经·蒹葭》里“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却“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的既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可以延伸为对知识的向往。《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楚辞》里的“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那是一种先天本性的美。

老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诚心诚意地引领青少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你看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一段文字里面出现了多味中药啊。中医药学与其他的优秀传统文化一道,是中华文化中极为宝贵的财富。孔子曾劝导人们应“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在他主持编纂的《诗经》中就讲到113种草、75种木、39种鸟、67种兽、29种虫、20种鱼。

“历经十年寒窗苦,琢磨思考得其乐”,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精神元素和因子,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表现。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孔府的大成门,按照皇宫礼制共有一百零八颗门钉,足以看出孔府建筑规格之高,也体现了孔子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强调以爱人为本的文化。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应该熟读经典,守望纯粹。《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全书1.1万多字,首创了语录体。我们读《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仁”字。“仁”,可以说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孔子说:仁,就是克己复礼。孔子这话是对颜回说的,孔子的境界肯定高于颜回。颜回还没有达到孔子的境界,仍然需要去除遗留的私欲。

在孔子看来,“恕”特别重要。《论语·卫灵公》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我们说一个人有良心,在孔子看来,这个人就比较符合“忠恕”了。《论语·里仁》载,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孔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仁爱的两个方面。有了忠恕之道就容易致中和,不偏倚、求协调,乃是体仁、行仁之道。明白这些,你的人生就从来不会有怨言,从来不会顾影自怜。人品高峰入云,个性清流见底。似水流年,过得从容。

传统文化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学习传统文化能让我们体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论语》以“快乐”开场,“乐”字共现48处。《论语》开篇即是孔子对快乐的诠释:“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欢乐是人在满足了人生的某种需求后产生的心理快感;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人们从天人合一、生命一体化的角度,认为欢乐是人类生命的正常追求,充分肯定了欢乐情感的合理性。不仅如此,儒家又从社会性的角度,赋予了欢乐情感道德属性,使欢乐意识从本能状态走向人格审美,成为礼乐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有5千年以上的辉煌文明史,也被称为诗的国度。《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首诗。《诗经》中表现欢乐之情的篇章占很大比重,那种“君子之乐”成了我国古代诗歌含蓄、温婉、柔美的艺术底色。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孔子是礼乐文化的实践者和总结者,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为什么说“吾从周”?为什么做梦也梦到周公?因为周代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奠定了周代礼乐文化的基础。一直到西周中期,礼乐文化彬彬盛矣,我们看《诗经》,里面大量的宴饮诗反映了周代礼乐文化的繁盛,从中可以借以窥见“郁郁乎文”的周代礼乐文化。如《小雅·彤弓》是燕飨有功诸侯的诗歌,气势恢弘,大气磅礴。而《小雅·湛露》写宴饮宗族通宵达旦,极近款诚。此时的宴饮诗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反映的是现实社会中的礼制与人情,带有政治色彩和伦理观念。

孔子的人生虽然不顺,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归属感,但他完全沉醉在自己用知识构建的“桃花源”中,享受“学而时习之”之乐、“有朋自远方来”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之乐。当诗意的生命邂逅現实的窘迫时,依然“乐”,依然“不愠”。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实中的孔子连衣食与安全都无法保证,他真的快乐吗?按照世俗的理解,他其实是不幸的、失败的,被逐出鲁国,自嘲为“丧家之犬”,一生未得重用。3岁丧父,17岁丧母,14年周游列国,恓恓惶惶,到处奔波,颠沛流离,衣食无着,没有一个国君愿意接纳他,还“厄于陈、蔡”,孔子等人被围困在荒郊,既无法前行,又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整整7天未进主食,孔子的身体渐渐消瘦。最理解老师思想的颜回“不幸短命死矣”——由于贫苦,严重营养不良,29岁头发就全白了,3年后就死了;孔子办的学校,“升学率”“优秀率”也说不上有多好,3千弟子中只有72贤人,优秀率只有2.4%。人生中艰难困苦,孔子一样也没有少。但是,孔子本人安生乐生,精神乐观。箪食瓢饮的穷苦生活,在世人看来是苦不堪言的事,在孔子眼中却是快乐的。孔子之“乐”实际上就是个体通过对仁的追求,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如果说, 庄子之“乐”是超越世俗之乐、是“天乐”的话,那么孔子之“乐”则是与世俗和谐统一之乐,是“地乐”。孔颜之“乐”的“乐”境,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乐境,将天地顺化万物的德行与人生的道德精神境界合为一体。《内经》中有句话:“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此中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干不义的事,即使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也就如浮云一样。他还这样表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是世人所称道的“孔颜之乐”。当代学者对“孔颜之乐”的解释,多认为“孔颜之乐”是道德之乐,即是道德幸福或伦理幸福。在孔子看来,有一种快乐叫“患难而乐”。他的学生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若何?”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的欢乐,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由生理和感性层面向道德和审美层面提升,形成了孔子的人生之乐。“孔颜之乐”到了宋代,变成了“孔颜乐处”。“孔颜乐处”要解决一个疑问: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也就是回答孔子:颜回为什么乐?乐在哪里?这是是宋明理学的一個重要特征。

不妨看看程颐的一段语录:“鲜于诜问伊川曰:‘颜子何以能不改其乐?正叔曰:‘颜子所乐者何事?诜对曰:‘乐道而已。伊川曰:‘使颜子而乐道,不为颜子矣!”

程颐的这个说法,很像禅师的话。圣人之乐,是他的心境自然流露,周敦颐形容说:“静虚动直。”程颢则说:“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意思就是他不是乐道,只是“自乐”。孔子、颜回瞎乐个什么呢?难道是乐箪食瓢饮吗?不是,他乐的是心道一,即道为心,心为道,至此境界,不乐能得乎?

周敦颐的诚中之乐、程颢的浑然与物同体之乐、程颐的循理之乐,人生精神境界各有不同。可以看成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在《当代散曲》里读到一首小令,题为《(仙吕)一半儿·过颜回庙》:“于民于国两无功,瓢饮箪餐陋巷中。底事庙堂称复圣,为安穷。都是那孔夫子一半儿浮夸一半儿捧。”这话有点“娱乐”色彩了,对颜回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孔子提出了“君子忧道不忧贫”和“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命题,颜回则用实际行动确证了“安贫乐道”的伦理意义。

颜回,字渊,或子渊,后世尊称为颜子。春秋末年鲁国人,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最有名的一个,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也是孔子最喜爱的一名弟子。据古籍记载,颜回的先人本黄帝之后。黄帝六传至陆终,陆终生六子。其中第五子名宴安,在邾地建国。武王灭商后,曾将其后裔曹挟封于邾,世代为鲁之卿士。

颜回和孔子,师生关系最密切,思想最融洽。颜回一生都没有做过官,其一生可以说都是在孔子的身边度过的,一生之中从13岁入学,到38岁离开孔子、自己办学,师生在一起长达25年,可以说彼此是非常了解的。

颜回勤奋好学,尊师重教,崇尚仁德,遵行礼乐,修心豁达,低调安贫。颜回乐的是孔子之道!颜回评价自己老师的思想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意思是说:老师的学问博大精深、深不见底,自己越是研究就越着迷,越觉得追不上自己的老师。

由此可见,颜回对孔子思想体系是相当痴迷的。但颜回不是亦步亦趋地追随老师孔子,而是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信奉的真理,是“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典范。颜回之一生都行走在乐与勇的“内圣”之路上。自称私淑于孔子的孟子如许说道: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二乐也。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孔子曾给过子路一个评语,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羞耻的,大概只有仲由能够做到吧!”

回顾自己的一生,孔子总结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陶渊明曾经写《咏贫士》七首,除一、二两首纯属自咏外,其它五首分别歌颂了古代六个“贫士”,即阮公、荣叟、黔娄、袁安、张仲尉、黄子廉。陶渊明歌颂的这六个“贫士”,除阮公事迹不明外,其余五人在有关古籍中均有所记载。荣叟,即荣启期,据《列子·天瑞篇》记载:孔子游于泰山,见到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孔子问先生他感到快乐的事有哪些。荣启期回答说:“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而吾得为人,是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吾既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白居易的“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既是他的忡忡忧心,又是他的体恤之情。初唐孔颖达在《左传正义》中间就已说清楚了:“情志一也。”情与志在唐宋人看来是一个东西。比较笼统地解释,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90多岁的荣启期非常快乐地“鼓琴而歌”。他说,我快乐的原因很多啊。

天生万物,以人为最尊贵,我有幸生为人,是第一快乐之事。人又分为男女,男尊女卑,而我有幸生为男人,是第二乐事。有的人一生出来,还没有见过日月就夭折了,而我都活90多了,这是第三件快乐之事。至于说贫穷,这是人生常态,死亡也不过是每个人都要去的终点。我贫穷是处于人之常态,老之将死也不过是寿终正寝,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

孔子说:“善乎?能自宽者也。”孔子听后,说:你真会自我宽解。

讲话是有语境的。在当时的语境下,再贫的“士”也是“士”。“士”当时号称“四民之首”,大众也尊重“士”,因为“士”是“读书明理”的人,社会地位还是挺高的。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或“士”),今天叫做知识分子。荀子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士”对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有引导的作用。我有相当一段时间,沉浸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世界里,莫名其妙地被叫去参加饭局,人家总是很尊敬的样子,说我写20多本书啊,还在电视、广播上开文化讲座呀、接受采访呀,如何如何,然后就恭恭敬敬,说要跟我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拜为老师等等。我居然差点当真了。后来才知道,人家真正需要的是我的中医学方面的知识,摸摸脉呀,谈谈吃什么食品健康呀,或者吃点什么能缓解自己的身体的痛苦,比如失眠等等。这让我想起文艺复兴人达·芬奇,他生前已经拥有盛名,整个欧洲都知道达·芬奇这个人。达·芬奇大概也当真了,于是,他的手稿中写了很多东西,可他都是反着写的,好像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想让人看明白,但他又要记录下来。几百年后,人们发现他这个奇怪的手稿,很难看懂,就称之为“达·芬奇密码”。当时,米兰有个公爵,叫斯托佛拉(Soforza),特别喜欢达·芬奇。后来才知道,斯托佛拉最初雇佣达·芬奇,并不是因为他是欧洲大名鼎鼎的画家,也不是因为他画得多么好,而是因为达·芬奇能够设计一个水利工程。这个水利工作能确保米兰的安全,一旦遭遇洪水,不会淹没。所以,在当时,艺术家首先是个建筑家,或者说,他本来就是个建筑师。

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中的颜回,怀着“至于道”的态度,他能陶醉在自我营造的壁垒里,这是一种暂时安于天命的乐观表现。这种生活态度,和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所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相通之处。但有一点,“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简直就是嚼着馒头就着凉水过日子,估计刘禹锡也难以做到。不由想起20世纪80年代,中医世家第19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方剂学奠基人、国医大师王绵之,在80多岁时,曾经两次与癌症相遇,先后患上结肠癌和肺癌,结果都被他一一化解。许多人都好奇,觉得他一定有什么抗癌秘方。的确,他有一个秘方,而这个秘方非常简单,那就是快乐。快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笑。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人的身体是一个天然药库,当人们欢笑的時候,就能分泌出一种快乐的物质,这种物质叫做“快乐荷尔蒙”。这种“快乐荷尔蒙”有利于提高身体自身的免疫力,帮助你战胜疾病。

正是这种“快乐荷尔蒙”,起到了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王绵之教授就是利用这种“快乐荷尔蒙”战胜了癌症。总结自己的抗癌经验,王老认为最主要的就是保持心态平和,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泰然处之,快乐每一天。王绵之说:“如何来延长生命,特别是把生存质量提高?就是不要妄求,怕死就是妄求。老想今天怎样长寿,明天怎样长寿,这违反自然规律呀,不可能的事情,你心态一淡,相反,寿命可能比你想的还长了。”

口说不如身行,耳闻不如目见。王绵之在养生实践中,最喜欢打坐养生。他认为,打坐可以让人心无杂念,让大脑得以充分休息,是极好的养心方法;养好了心,在面对疾病甚至癌症时,就能心态平和,战胜疾病。王氏打坐法具体方法如下:1.坐姿不强求。坐于高椅、板凳自便,双腿交叉。最好于毯状物上盘腿而坐,五指张开,放于膝或大腿上。2.全身处于微微绷紧中的放松状态,挺胸、展肩、收腰、收颌,头顶像放了一碗水或一本书的感觉。3.双眼睁开,看所有的一切都逐渐进入广阔状态,刚开始不习惯,可先闭一会儿眼睛,再看自己的鼻尖,慢慢凝神后再抬眼。4.深呼吸,即腹式呼吸,这是王老的养生窍门。此法简单易行:向外呼气时憋肚子,向内吸气时鼓肚子,按照正常的呼吸频率即可。一边呼吸,一边进入大脑空白的状态,可以想象大海、森林等清新宜人的画面,帮助放松身心。他说这样可以将身体里的废气呼出去,然后再将新鲜的空气吸入体内,起到吐故纳新的作用。5.刚开始打坐10—20分钟即可,当双腿和脚掌麻胀感增强,可将双腿收起后交叉,双手相交,抱膝而坐,深呼吸至双腿麻胀感消失后再起立。

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能平静地看待“人不知而不愠”的寂寞,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种“安贫”快乐、“乐道”的快乐,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读了《论语》之后,你的人生,完全可以从60岁开始;完全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忘我劳动;完全可以把兴趣放在看书、写文章上,而且,你所写的文字即使平静叙述也一样直击人心,不像那些可有可无、无病呻吟的无聊文章;完全可以做到“不指望任何奖励,心依然可以平静地放下并自得其乐”。到了这种安贫乐道的境界之后,如果有人问及为何不写磨难经历时,你可能会一言不发,正如陶渊明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但看了有共鸣的电影却老泪纵横。

脾气坏的人睡不好觉。愤怒的情绪会让大脑中的杏仁核产生更强烈的反应,向大脑和身体的其他部位发出一种高度焦虑的信号,增加四肢和心脏的血流量,让人无法放松下来,导致失眠。发怒也让人焦虑和抑郁,当我们感到愤怒时,神经递质和激素通过血液输送,进而提高了心率和肌肉张力,让身体处于警觉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向善的文化。《易传·坤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友如作画须求淡,邻有淳风不攘鸡。杜甫心系天下寒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的醇儒思想和王维的禅宗哲学,是两种人生态度,你看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那是一种隐逸与超然。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这是清代四川学政何绍基为杜甫草堂撰写的一副对联。作家阿来说:杜甫的伟大在于,他一生随时都拿着笔写诗记录唐朝历史,生活就是他的诗,诗也是他的生活。

难合亦难分,易亲亦易散。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写了《岳阳楼记》,这样表白心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大意是说: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喜或悲。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表现出作者虽身居江湖,还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志向。“笑前辙,忘后跌;轻千乘,豆羹竞”“子有过,父当隐;父有过,子当诤”。

君子忧道不忧贫。“以文载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所以说孔子一生阐述六经,不为读经,只为明道。这个就是传统文化的底子,也是“士”的底子。一个人,再怎么喜欢旅游,也有停下来的时候;再怎么喜欢热闹,也有散席的时候。你总得习惯孤独,习惯面对自己。现在大家都忙,谁有耐心听你说话啊?即使说话,也没有交流、没有沟通,更没有观点的碰撞,各说各的,最后,就像《滕王阁序》的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也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在这个急于表达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静地读书,能陪你的,也只有古人;再好的朋友,也只能陪你片刻,陪你走一段路。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才可以消局中之危。这也包含着“中和”智慧。“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宇宙的最高法则。中是顺乎时代,合乎民心,不偏不党;和是尊重差异,协调关系,和谐共处。中国传统文化里,“中”为正,中正为德,“中庸之道”即是“德道”。凡事不能太过,过犹不及。古人说得好,“凡药能逐邪者,皆能伤正”。

比如说,饮茶,适量对身体有益,但过量了也有害。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适量饮茶能生津解渴、除湿清热、提神健脑、祛病轻身,对人的健康大有好处。所谓适当,一是指茶水浓淡适中,一般用3克茶叶冲泡一杯茶为宜。茶水过浓,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铁等无机盐的吸收,引起贫血;二是控制饮茶数量,以一天8-10杯为宜,过量饮茶,会增加人体肾脏的负担;三是饮茶时间不要在饭前饭后一小时以内,否则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茶的基本成分包括:1.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2.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3.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4. 茶含有大量的鞣酸、少量的芳香油、多种维生素、叶绿素等成分。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入管庭户知勤惰,一出茶汤便见妻。娶的老婆会泡茶、能饮茶,是男人的福气。饮茶可补充人体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喝茶的好处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提神。第二,促进新陈代谢。第三,抗衰老。第四,增强机体免疫力。

茶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有其固有的禁忌。喝茶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有人还“醉茶”呢,还有人喝完茶睡不着觉,尤其是晚间喝茶。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饮茶,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血液、血压有激发作用。饮茶过多会加快血液流动,使血压升高,甚至有可能出现心律不齐。

我们知道,失眠是由于心神不降所引起,头晕是由于肝阳上亢所致,说明茶叶也可以形成阳气逆于上的病症。

绿茶,颜色是绿色的,绿色属木,木为阳气生发,为什么绿茶不温里,反而寒凉、清热呢?

日本茶道中的抹茶,实际上就是将绿茶粉碎磨成茶叶末,喝茶时连汤带茶一起喝,应该说,这样喝茶比只喝茶汤力量要强。这种喝茶的方法,一般是僧人打禅坐的时候防止太困而睡着喝的茶,所以这种茶非常提神。

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命伦理思想,是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创新的文化渊源。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生命伦理智慧,可以为解决现实伦理问题提供思想启迪。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中医作为一种特殊的传统文化也应当被好好传承。儒家说的“进德修业”、君子人格,道家讲的无为、返本、自然,以及释家讲的精进、去执、无住等,都是人生的修行境界。

昼坐惜阴,夜坐惜灯。清朝袁枚的“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看似白描,却灵性斐然、意趣横生,读后恍然大悟:原来,人生还可以有这样一种活法: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问:有人说,中医药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念,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你怎么看待中医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

答:其实,整体观念也是艺术价值的最高体现。艺术作品就强调整体美。唐代孙过庭《书谱》云:“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王羲之《书论》说:“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朱和美《临池心解》则说:“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成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不外散。”

艺术的整体美,这个观念不光中国有,国外也有。据说,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为巴尔扎克塑像,完成后让他的学生们观赏。他的学生一看雕像就惊呼“啊!多美的一双手啊!这双手雕刻得太完美了、太生动了!”罗丹一听,愣住了,随后就抓起一把斧头把雕像的双手砍掉了。“这双手太突出了,它影响了整体美。”罗丹说:“艺术的整体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艺术论》)

中医药学的理念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的背后是中华传统哲学,包括元气论的宇宙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中医药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念,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在饭桌上介绍朋友的时候,往往会这样说:这位是某某某,著名的书法家。这位是某某某,著名的国画家。这位是某某某,著名的教授等等标签。其实,在古人,没有那么细分,比如苏东坡,他首先是一个官员,其次才是散文家、诗人、词人,至于书法家呀、美食家呀、养生家呀,诸如此类的标签,那都是后人“封”的。那个时代的书写工具就是毛笔,所谓“书法”不过是当时的日常书写工具而已。再举个国外的例子,比方说,纳博科夫,因为他写了小说《洛丽塔》,广为人知,所以,大家都说他是个作家。其实,在纳博科夫本人看来,也许他更愿意称自己为蝴蝶学家呢,只不过,大众不太了解他在蝴蝶学研究领域的贡献。

算什么命,问什么卜。祛病需要草药,种植需分四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也就是说,随着时节的变化,自然界的阴阳也在随之转化。比如秋天,虽然也有“秋老虎”的说法,天依然很热,但是你能感觉到秋天的“气”和炎夏天的“气”毕竟不一样了,秋天那股蒸之“气”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一早一晚添了一丝凉意,脚踏在地上,那种热不会再烫脚了。导演李安在电影《卧虎藏龙》中不经意的一句台词“立秋了,我给小姐把窗关上”,看了这句,我知道李安是高手,真正懂得中国文化。

水不紧,鱼不跳。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看,南唐中主李璟的词:“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那是一种亡国恨。再看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那是一种嗟伤、酸楚,满心满耳都是“早知今日”的“悔不当初”。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二十四节气,是祖先的耳语,是我们民族对天地万物共生共荣的细微体认,也是共同文化身份的维系,是源自生命、大地的动人智慧。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的特定节令,浓缩了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精华,凝结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情感与智慧,以及对天、地、人的感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首唐尧时期的歌谣《击壤歌》,反映的是劳作的场景。

华夏的先民筚路蓝缕,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创造了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所形成的生命观和健康观,强调以人为本、涵养道德、修身养性、形神一体、一直秉持“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重视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中华传统哲学宇宙观、自然观的重要命题和基本原理之一。陶渊明的《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讲的就是“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就是融入大自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在《周易》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周易》的干、坤二卦,分别对应阳和阴、天和地、男和女等,于自然,有“天道”和“地道”之分;于人,也有“男道”和“女德”之别。

为人莫作千年计,三十河东四十西。当路莫栽荆棘树,他年免挂子孙衣。朋友圈有段劝人注意身体健康的话很流行:“不要炫耀你的钱,在医院那就像纸;不要炫耀你的工作,你倒下了,无数人会比你做得更出色;不要炫耀你的房,你去了,那就是别人的窝;不要炫耀你的车,你离开了,车钥匙就握在别人手里了! 你唯一可以炫耀的是你的健康!”说这话的,是个健康至上主义者,其实,健康当然重要,工作同样重要啊。为什么要将工作和健康对立起来呢?有女性朋友将这段话延伸了一下,说:“自立的女人最自信!就怕女人是这样的:生命是厨房的,收入是商场的,财产是没有的,成绩是上司的,身体是男人的,时间是小孩的,只有雀斑和皱纹是自己的!所以,请爱自己多一点!爱自己是女人一辈子的功课!”这话颇像美容机构的广告,虽是实话未免太过浅薄了。很多夸大其词的广告词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原因就是那些广告给人的感觉就好象——商家夸张的谎话听多了,他们讲的真话你也会一笑而过。

我们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士文化”、细若游丝的中医近乎失传。我们有义务一代代地传承下去。“灯下锈刀抚且叹,拳头老茧剥还生”,老舍写于1935年的著名短篇小说《断魂枪》中,塑造了神枪手沙子龙。小说结束于四个字:不传!不传!夜静人稀的沙子龙遥想当年威风,自然不免落寞,“嘆一口气”,但最终是,“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五虎断魂枪”为什么“不传”呢?我们看看老舍先生的这一段描写[1]: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现在,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只有在夜间独自拿起枪来,才能相信自己还是“神枪沙”。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走了。

在他手下创练起来的少年们还时常来找他。他们都有点武艺,可是没地方去用。有的在庙会上去卖艺,还时常去走会。虽然算不了什么,他们打扮得像个样儿,他们是神枪沙子龙的徒弟——虽然沙子龙并不承认——得到处露脸。没钱,上沙老师那里去求。沙老师不含糊,不让他们空着手儿走。可是,为打架或献技去讨教一个招数,沙老师有时说句笑话,马虎过去,有时直接把他们赶出去。

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摆好了家伙。抹了一鼻子茶叶末色的鼻烟,他抡了几下竹节钢鞭,把场子打大一些。放下鞭,没向四围作揖,叉着腰念了两句:“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向四围扫了一眼:“乡亲们,王三胜不是卖艺的。有爱练的尽管下来,王三胜以武会友,有赏脸的,我陪着。神枪沙子龙是我的师傅;玩艺地道!诸位,有愿下来的没有?”他看着,准知道没人敢下来,他的话硬,可是那条钢鞭更硬,十八斤重。

大刀靠了身,眼珠努出多高,脸上绷紧,胸脯子鼓出,像两块老桦木根子。削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刀顺过来,猛地一个“踩泥”,身子直挺,比众人高着一头,黑塔似的,收了势:“诸位!”一手持刀,一手叉腰,看着四围。稀稀地扔下几个铜钱,他点点头。“诸位!”他等着,等着,地上依旧是那几个亮而削薄的铜钱。他咽了口气:“没人懂!”他低声地说,可是大家全听见了。

“有功夫!”西北角上一个黄胡子老头儿答了话。

“下来玩玩,大叔!”王三胜说得很得体。

点点头,老头儿往里走。这一走,四处全笑了。他的胳臂不大动;左脚往前迈,右脚随着拉上来,一步步地往前拉扯,像是患过瘫痪病。蹭到场中,一点儿没理会四围怎样笑他。

“神枪沙子龙的徒弟,好,让你使枪吧,我呢?”

“三截棍进枪吧?”王三胜要看老头子露一手,三截棍不是随便就拿得起来的家伙。

老头子又点点头,拾起家伙来。王三胜努着眼,抖着枪,脸上十分难看。

老头子的黄胡子一动:“请!”王三胜一扣枪,向前躬步,枪尖奔了老头子的喉头去,枪缨打了一个红旋。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让过枪尖,前把一挂,后把撩王三胜的手。啪,啪,两响,王三胜的枪撒了手。老头子的眼亮得发着黑光;腿轻轻一屈,上把打着刚要抽回的枪杆;啪,枪又落在地上。

“别走!”王三胜擦着汗:“你不离,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

“就是为会他才来的!”老头子的干巴脸上皱起点来,似乎是笑呢。

“你老贵姓?”他问。

“姓孙哪,”老头子的话与人一样,都那么干巴。“爱练,久想会会沙子龙。”

沙子龙不把你打扁了!王三胜心里说。他脚底下加了劲,可是没把孙老头落下。但是,沙子龙是没对手的。准知道孙老头要吃亏,他心中痛快了些,放慢了些脚步。

到了客栈,他心中直跳,惟恐沙老师不在家,他急于报仇。他知道老师不爱管这种事,可是他相信这回必定行,他是大伙计,不比那些毛孩子;再说,人家在庙会上点名叫阵,沙老师还能丢这个脸吗?

“三胜,”沙子龙正在床上看着本《封神榜》,“有事吗?”

“栽了跟头!”

只打了个不甚长的哈欠,沙老师没别的表示。

王三胜心中不平,但是不敢发作;他得激动老师 :“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他知道“枪”字在老师心中有多大分量。

客人进来,沙子龙在外间屋等着呢。彼此拱手坐下,他叫三胜去泡茶。三胜希望两个老人立刻交了手,可是不能不沏茶去。孙老者没话讲,用深藏着的眼睛打量沙子龙。

沙子龙很客气:“要是三胜得罪了你,不用理他,年纪还轻。”

“教徒弟不易!”孙老者说。

“我没收过徒弟。走吧,这个水不开!茶馆去喝,喝饿了就吃。”沙予龙从桌子上拿起缎子褡裢,一头装着鼻烟壶,一头装着点钱,挂在腰带上。

“我来为领教领教枪法。”

“五虎断魂枪?”沙子龙笑了:“早忘干净了!早忘干净了!告诉你,在我这儿住几天,咱们各处逛逛,临走,多少送点盘缠。”

“教给我那趟枪!”孙老者抱了抱拳。

沙子龙下了台阶,也抱着拳 :“孙老者,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

孙老者的胡子嘴动了半天,没说出什么来。到屋里抄起蓝布大衫:“打搅了,再会!”

沙子龙把客人送到小门,然后回到屋中,对着墙角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

王三胜和小顺们都不敢再到土地庙去卖艺,大家谁也不再为沙子龙吹腾。“神枪沙子龙”慢慢似乎被人们忘了。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人间私语,天若闻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老舍讲述的是“最后一个”主人公沙子龙的“最后一个”故事。他后期已经变得相当柔了,没有了任何的争强好胜之心。正如老子在《道德经》里面所讲:“柔弱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胜。”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但是怎么样?滴水穿石,它又能够战胜最强硬的东西。

沙子龙这类人物的身上总会带有逝去时代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又总会笼罩着一缕哀愁。人們无法与记忆完全隔离,小说恰恰以独特的回忆性满足了人们对于历史的追寻和重温。在一个火车和洋枪进入的时代,镖局变成了客栈,功夫沦落成了杂耍,江湖不再神秘。断魂枪,究竟怎样高妙,一直影影绰绰。直到沙子龙受到人们的轻蔑,他才选了个“夜静人稀”的时候,“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望星空,遥想当年驰骋武林、野店荒林的威风,不能自拔。想起如今的世道,只有叹命运的无奈。他“用手指慢慢摸着冰凉的枪身”,微笑里甩出斩钉截铁的四个字“不传不传”,全篇便戛然而止。沙子龙身上有没有老舍的影子?英国镀金,见过世面,可骨子里还是属于北京胡同的。面对这科技的一日千里,面对科技造成的异化,面对世俗对审美的钝化,即使原有一身本事,往往也只能是无所适从,只有在夜间抚摸这杆大枪,摇头叹息。

文中说“他的世界被狂风吹走了”,“他的世界”指的是沙子龙当年走镖事业的辉煌。说起武侠小说,都熟知的是“金古梁温黄”,仿佛江湖五绝;资深一点的,会说旧武侠的五大家,仿佛各大派的前辈;时尚一点的,会聊小椴、凤歌、沧月等初出茅庐的少侠。但江湖上还有一类人存在,那就是寂寞的隐逸高手,他们不是成名归隐的前辈,只是默默无名,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一样。但其实他们身上有绝世的神功,只是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出手。但偶尔的一击,却足以让人们传诵良久,仿佛少林的扫地老僧。“断魂枪”不传的背后,究竟是对世风日下的—种抵抗,是因循保守、随遇而安、死活要脸、怯懦胆小?还是一种阿Q式的自满自足的欣赏?又或者是其他原因?不得而知。

公元前5世纪前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思想先哲将中国带入“轴心时代”,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包括中医,不仅要传,而且要更好地传下去。正如学者葛剑雄所说:“传”就是保存,从保存的角度,不需要去考虑是优还是劣、是先进还是落后。因为,即使是落后的,它也是人类曾经活动的反映,可以让后人知道、警醒。然后,才是“承”。“承”则需要研究,有选择性地继承、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后,还要适应今天的现实。

真正关爱自己,就要继承、学好咱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一致。唐代大医家孙思邈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所谓“未病”或为“无病”或为“病而未发”。“上功治未病”,再好的中医专家也只能帮助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已经发生很了很严重的疾病,治疗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要理解大自然的节律,就需要理解《诗经》时代的时间观念。这个观念是:循环时观和阴阳时观。所谓循环时观,就是说时间像季节一样先后承续,循环反复,周而复始,这是与西方传统的线性时间完全不同的一种时间观念。而阴阳时观,则保证了阴阳交替引起的时间变化。因此中国的时间并非像很多西方学者所认为是静止的,在循环中包含着新的内容。这种时间观念,某种程度上说,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思想中的一些核心概念,比如“和谐”“及时”“永恒”等等,也影响了独特的中国文学传统的形成。

中医药学以天地人整体观来把握人的健康维护与疾病防治,如“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气调神”“生气通天”。中医药学强调“气”的概念,主张“生气通天”,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密切相关。太极拳也强调“气”,但太极拳不是气功,不需要过分在意如何运气。太极拳的呼吸要领,是以逆腹式呼吸为主:动作展开时吸气、回收时呼气,上提时吸气、发力时呼气,以“沉”为主,深长自然,并不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与呼吸配合一致。传统太极拳包括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和吴式五种,还有赵堡架太极拳、武当太极拳,以及国家体育总局改编的太极拳等,每一种流派还有各自不同的推手、徒手和器械套路。

中医药学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主张“大而无外”,体现的是包括天地人的整体观。西医学比较重视微观方法手段,分子水平可以是“小而无内”。北宋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讲出了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

“中和”理念强调事物对立面的统一与平衡、复杂多样事物之间的统一与融合,认为由“中”而致“和”是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源泉。要“中和”,关键是“无过犹不及”,恰到好处,把握住度;要“时中”,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要“和而不同”,多元一统。

《左传》上说 :“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孔子曰:“仁者人也。”中和理念所体现的主旨,是他人至上,包容诚信、公平正义;追求的目标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据考证,5千年前人文始祖伏羲在河洛一带仰天俯地“演八卦、画太极”,是肇造汉文“中”字之始。太极图形就是中字的最初写法。

殷商之前的先人们,把圭表这一天文器具叫作“中”。西周以后依据有飘带的“中”字写法,又创造出了一个专指圭尺的“圭”字,而把“中”字赋予了另外更多的含义。

天地之中孕育了中国。早在三皇五帝的邦国时代,开放富庶的中原是邦国联盟共主的活动中心。在他们看来,要想统领四夷,就必须“居天下之中”。于是,他们就以“中”观星量天,求得北极星为“天中”,河南的嵩山阳城为“地中”。

由“中”与“国”组成“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洛邑),与“四方”对称。初义“京师”的“中国”又有多种引申,主要指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西周时,“中国”主要包括宋、卫、晋、齐等中原诸侯国,此义的“中国”后来在地域上不断向四周拓展。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天地之中就是中国,或者说孕育了中国。

孔子所谓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反映出古人居中为尊的观念,强调以德为政才能像北辰一样居于中心位置。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道学经典,“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和“冲气以为和”是其第一要义。在道家看来,“中”即为“度”,要知止知足,行为要有节制限度,治国应该爱惜民财。《道德经》曰:“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甚即贪淫声色,奢即糜烂生活,泰即豪华宫馆。抛掉此三者,天下就风清政廉,社会自然太平。

孔子在《论语》里首次把“中”与“庸”连为词组,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宋代理学家程颐给“中庸”下的定义是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强调不偏不倚的“中”是永恒不变的定理。孔子的嫡孙子思作《中庸》,集中论述“中”的哲理,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要大力推广中和之道,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以求化解矛盾,消除冲突,协调发展。

“和”被孔子视为其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的历史非常悠久。“和”在甲骨文中为“龢”,后来演变成了“咊”。我们看“和”字的写法,右边一个“口”,左边一个“禾”。口是用来吃饭的,禾代表粮食。“和”的本意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饭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饭,天下就乱了。父子和而家不败,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孔子的弟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这可以视为孔子治国处世、礼仪规范的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也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认为“和”是万物和谐相处的达道。

以我个人为例,我是这样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在大学读书期间,我就喜欢读《黄帝内经》,钻研岐黄之术。1986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山东曹县四中教书,当时学校里有个校医,名叫史麦坤。他成了我钻研岐黄之术的引路人。我从他那里借了一本《伤寒杂病论》。读不懂的地方,就向他请教,他也毫无保留地传授。特别是《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金匮真言论”,《伤寒论》中的“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金匮要略》中的“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等篇章,更是反复研读。

后来跟着李一翔医生,研读《傅青主女科》,逐渐领会傅青主治病求本、合调脏腑以及药物选用之奥妙。

《黄帝内经》融汇百家,自成一体,凝聚了春秋至秦汉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哲学、气象学、天文学、气功学、养生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各领域的内容。《内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它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几千年来的中医学,基本上都是渊源于它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内经》一向被认为是“医家之宗”。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辨证施治的方法。张仲景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张仲景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是后人的简称,张仲景原著的名叫《伤寒杂病论》,由伤寒部分与杂病部分两大板块组成。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杂病。杂病部分即今之《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一书以治疗内伤杂病为重点,其治疗重视整体,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的核心,而脏腑辨证以肝脾两脏为主,气血的病变是产生杂病的病理基础。“知肝传脾”既是知病防变的预防思想,也是预防肝脾导致的气血不足引发杂病的关键。“肝脾同治”理论既是在气血方面的补充,又是鼓邪外出的治法。所以在临床上常补正气与祛邪气相兼而治。

《金匮要略》中“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等,专门讲到调经等问题。

《傅青主女科》是傅青主最具代表性的妇科专著,其学术思想独树一帜,在我国中医药历史上,堪称享有盛誉的女科名著之一,颇受后世医家推崇。

据统计,《傅青主女科》83个处方中,有19个被引用到第五版中医高等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占到该教材所引方剂的八分之一。《中国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分册》从1百多种方书中援引了383个处方,其中引用《傅青主女科》的有45个,占援引处方的百分之十一,居于各家之首。

《傅青主女科》分上下两卷,上下卷共77条80证83方。上卷载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病候,计38条、39症、41方。下卷则包括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亦5门,共39条、41症、42方。《产后编》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三部,分列为17症;下卷继之而分列26症,并附补篇一章。

《傅青主女科》制方用药的特点为重补慎攻,考究药量比例;燮理脏腑,注意生克配伍;顺畅气血,融合升降行止。尤其在不孕症治疗方面,傅青主先生有独到的贡献。

不孕症作为全世界关注的生殖疑难疾病,是被全世界关注的人类自身生殖健康问题。中医药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傅青主女科》专列种子一门,介绍10种不孕证,从脏腑、气血、经络理论、五行学说对其进行指导,辨证治疗,重视肝脾肾辨证,倡导方证对应。

傅青主擅高韵,饶精思,精益于女科调经种子,具有鲜明的学术思想,注重脏腑经络气血之間的联系,用药精当,临床效彰。在《傅青主女科·种子》当中共载方有10首,分别是:治疗身瘦不孕的养精种玉汤、胸满不思饮食不孕的并提汤、下部冰冷不孕的温胞饮、胸满少食不孕的温土毓麟汤,还有少腹急迫不孕的宽带汤、嫉妒不孕的开郁种玉汤、肥胖不孕的加味补中益气汤、骨蒸夜热不孕的清骨滋肾汤、腰酸腹胀不孕的升带汤,以及便涩腹胀脚肿不孕的化水种子汤。

从种子专篇10证10方的用药特点来看,傅青主的“种子”方,病位必涉胞胎,兼顾奇经带脉。调经注重肝肾,辨证以脏腑辨证为主,以气血阴阳偏失来探究病机。傅青主善于抓主证,以虚立论,尤重先后二天。结合其所记载的清经散、定经汤、温脐化湿汤、加味四物、温经摄血汤等,可以看出傅青主遣方用药的特点,喜欢用白术、人参和巴戟天等,活用芡实、茱萸等,以扶正补虚为主,同时兼以固涩之药。

傅青主在论病审证时,灵活运用五行理论,协调脏腑气化“种子”;培补元气,调中健脾,除痰湿之源“种子”;处处以照顾精血为其思想核心,着重扶正毓麟;倡方证对应,独创效方,注重炮制,用药醇和。

傅氏种子强调调经助孕,经调子嗣。善调肾脾肝心,尤重补肾。《素问》云:“夫精者,身之本也。”就是说,肾精充盛则月事规律,胎孕得安。脾统血,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经脾“灌四方”,为脏腑之精。肾中精气亦赖于脾的培育充养才可日渐旺盛,施精育胎。故而各脏腑精气充沛皆需脾脏功能正常。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傅青主《种子篇》非常注重治脾思想,注重健脾益气。在种子孕胎中,脾的作用至关重要,无可替代。

傅青主尤重先后天之本源,补肾兼以调肝脾。治病求本重扶正,首重气血之盛衰,同时其用药少而平和,主次分明,炮制适宜。

“中和”,正是中医的精髓,贯穿防病治病的始终。其实,“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如同手心和手背,是同心同体。比方说,麻杏石甘汤,《伤寒论》有“汗出而喘”的经典表述。别小看这区区四味药的麻杏石甘汤,用它治疗肺炎,只要对症,只要方证相应,效果非常明显。此方本来是治疗热喘的代表方,近代医家用来治疗麻疹肺炎、大叶性肺炎等各种肺炎,不仅起效快,而且费用低。想当年,非典型性肺炎肆虐之时,麻杏石甘汤立了大功,但很多医生不信任他。也难怪,从西医的角度看,方中无一味有抗菌药,怎么能治疗肺炎呢?这正是经方的智慧和魅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有的中医用经方,喜欢加减,好像不加点药,不放心,也不能显示自己高明的辨证论治的能力。于是,就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喘,常常要在方中加入鱼腥草、黄芩、连翘、金荞麦、桔梗、旋覆花、金银花等等。其实,很多情况下,加味是无用功。药味多并不意味着药力的强化。使用天然药物,讲究组合到位,处方的结构决定处方的疗效。经方,就是浑然天成的最佳药物结构。当然,在冬天爆发流感的季节,如果儿童高热持续不退,要注意支原体肺炎的可能。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咳嗽,临床症状重,但肺部体征轻,听诊经常无明显异常,但胸片显示已严重感染,重症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全身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诊治。

《伤寒论》中有个大承气汤,擅通胃结、救胃阴、承顺胃气之下行,散结通便,可减轻胃肠起搏细胞的损伤,修复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时的神经间质细胞,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

我从前跟随老师学习,还记得老师要求我必须熟背大承气汤的歌诀: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第一方。去硝名曰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大承气汤,是中医通里攻下的代表方剂,常用来治疗习惯性便秘、糖尿病胃轻瘫、假性肠梗阻、手术后肠麻痹等常见的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疾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对该方剂分别从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大承气汤可通过减少血中炎性介质与细胞因子、增加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纠正患者胃电节律紊乱及减少逆蠕动等方式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基础实验也证实,大承气汤可使胃肠通过指数增加,小肠周径变小,胃肠在体肌的电频率和幅度增加,离体胃肠肌条收缩功能增强。研究人员还进一步证明,该组方中增加胃肠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和平滑肌细胞收缩能力的有效成分为大黄素和番泻甙,而厚朴酚则可使Cajal间质细胞的膜电位增加。据研究负责人齐清会介绍,近3年来,在国内5家医疗机构用大承气汤治疗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4260名患者中,超过85%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节省了医疗费用。

中医在治疗伤寒时,针对阳明腑实证,一般应用峻下热结的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的组成就四味药,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煮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在大承气汤的组成中,大黄苦寒以泄热通便,荡涤肠胃;芒硝咸寒以泻下除热,软坚润燥。两者配伍,可以说是“软硬兼施”。枳实、厚朴消痞除满,行气散结。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结滞,且能活血,为君药。芒硝咸寒,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协大黄则峻下热结之力更增,为臣药。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共为佐药。四药合用,共奏峻下热结之功。大承气汤的配伍特点在于寒性泻下药配伍行气消滞药,使胃肠气机通畅,里热积滞得以速去,从而使津液得以保存,即所谓“釜底抽薪”,正如唐代刘禹锡的诗中所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只有恢复身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肠胃才能正常运行。

在中药的配伍应用中,常有一些具有阴阳对立特性的两类药配伍在一起,在治疗中起相反相成的作用。如寒与热、升与降、散与收、润与燥、攻与补等。寒热互结之证,寒热药并用,具有“治未病”的意义。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这个“承”是“奉天承运”的“承”,“承”的是“天”之运,顺应天时,这比任何形容“厉害”“猛”“大”“宏”“伟”“威”等,都要高多了。所以,它是为峻下热结的猛药。看上去好像是泄气,为什么张仲景却给它起名叫“承气”呢?查阅古汉语字词典,承字有七种含义:1.捧着,托着;2.承受,承接;3.承担;4.继承,继续;5.连接;6.接连的次第;7.承认。

“承”字这7种含义,无一峻烈意味。既然如此,像大黄、芒硝这么猛的药,为什么却说能“承气”呢?《温病条辨》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承气者,承胃气也……。”《明理论》说:“承,顺也。”清末名医陈修园这样说:“方名承气,殆即亢则害,承乃制之义乎。《内经》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展示了气在四时中的升降浮沉。可见,承气汤顺接阳明秋金燥降之气,顺胃气通降之性。故能荡涤去腐,使气机右降而左升,如圆之顺畅。故能活人。其能顺应天气人性,故能无坚不破,无微不入,起死回生,可称大也。”

在中医的名方中,以大承气汤为代表的,还有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与大承气汤相比,除了去掉芒硝以外,原来的厚朴倍于大黄改为厚朴半大黄,枳实也少了两枚,还有改大黄后下为大黄与诸药同下,这样一来小承气汤泻下作用大大减弱,其功效为轻下热结,治疗阳明腑实轻证(只有痞满实三症)。大承气汤就四味,大黄、枳实、厚朴、芒硝,却具有以下几种功效:第一,有消炎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急性胆囊炎或者是急性阑尾炎等疾病。第二,有平喘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第三,有清热的功效,用来治疗肠热而造成的大便不通,或者是由于治疗过度上火而引起的舌苔黄燥、起刺。调胃承气汤,则以炙甘草调和大黄、芒硝攻下泄热之方,使之和缓。邹澍云:本方其所以名“调胃承气”,其承气之功皆在于大黄。之所以叫调胃承气汤,是因為本方能调和肠胃,承顺胃气,驱除肠胃积热,使胃气得和,气机相接。

有个医生,若干年前检查出纵隔胸腺瘤,但没有确定是良性还是恶性。仓促之下,尽快去做了手术,切除胸腺。手术很顺利。当时没有放疗、化疗的概念,手术后大约10天拆线出院,医生还开了一些治疗肌无力的药物。

大家知道,胸腺是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对人体具有保驾护航的作用,随意切除胸腺的做法显然缺乏对医学的整体认识和长远规划,以至于这个医生后来的4次反复发作、手术、再转移、再手术,麻烦不断,历尽艰辛,差点丢了性命……他回忆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就他目前对医学的理解,通过修习传统文化,练习太极拳、瑜伽、禅步,调整心态,吃几服中药,有规律地生活,是完完全全可以健康生活的。

中医认为,阴阳之气乃事生命之气,“阴阳调和”就是健康,“阴阳失和”就是不健康。寸口脉的三个部位,为什么称为寸关尺呢?寸是由于寸口脉,关是阴阳转化的关口,尺是因为从肘关节到寸口脉为一尺,前臂内侧又称为尺肤。从肘关节到腕关节总长一尺两寸,尺肤为一尺,这样算来,寸口脉长应该是两寸才对,为什么是寸口一寸九分?这个长度源于《难经》,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怎么少了一分?实际上古人在这里暗藏着一分在其中。其实,九与十是一对阴阳概念,九为奇数为阳,十为偶数为阴。但是就度来说,两者是一样的。古人制定一寸的长度,是用十个黍米竖立排列成一排,由于黍米的长宽不同,如果将九个黍米横向排列成一排也是一寸长,这样九为阳数排为一寸,十为偶数也排为一寸,因此从总长度上看,一寸九分就是两寸,但这个两寸当中的上一寸为阳,用九来表示;下一寸为阴,用十来表示。这就是寸口的故事,古人把阴阳的哲理应用在中医的方方面面。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管子·五行》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可谓揭示了中华文化的某种终极追求。孔子比德于山水之美,因为山山水水蕴涵了天地人文和德性。

猜你喜欢
孔子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谁远谁近?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孔子在哪儿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