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黎辉
(陆良县消防救援大队,云南 曲靖 655000)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加油站、加气站与各种民用或公共建筑的安全间距已被逐渐缩小或消亡。因此,城市加油站、加气站的消防安全管理日益加剧,风险日益增高。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应从合理部局、源头管控、社会面安全意识提升入手。
加油站、加气站安全风险主要是由于储存油品、气体易燃烧和油气混合气易爆炸,威力大、破坏力强。加油站、加气站安全隐患风险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作业安全风险和非作业安全风险两大类。
作业安全风险主要发生在加油(气)、卸油(气)、清罐、量油(气)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都能使油品和油气与空气混合,如果在作业中违反易燃易爆危险品操作规程,就极有可能导致加油站、加气站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1)加油时的安全风险。加油时,往往由于加油枪与油箱有缝隙,油品注入油箱时产生了大量的油蒸汽,在加油枪口附近和加油机周围区域形成了一个爆炸危险区域,遇静电火花、明火或使用移动电话以及鞋底铁钉与地面摩擦、金属物品碰撞、电器开关闭合打火、电器线路短路、发动机排气管喷火等,都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发生。
(2)卸油时的安全风险。据一些统计数据显示,在加油站、加气站的安全生产事故中,卸油作业发生的占60%以上。常见事故有:①油罐漫溢。卸油时,液位监测不及时造成油品漫溢。油品溢出罐外后,周围空气中产生了大量的油蒸气,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点火源,随即发生爆炸燃烧。②油品滴漏。当卸油胶管破裂、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时,油品会跑冒滴漏,遇火花立即燃烧。③静电起火。在卸油时,由于卸油流量过大,油品分子间相互摩擦或与油罐强力冲击产生大量静电,油管无静电接地、采用喷溅式卸油、卸油中油罐车无静电接地等原因,造成静电积聚放电,点燃油蒸汽。④卸油中遇明火。在非密封卸油过程中,大量油蒸汽从卸油口溢出,遇烟火、火花时,就会发生爆炸燃烧。
(3)清罐时的安全风险。在加油站油罐清洗作业时,当油蒸汽和沉淀物清除不彻底,残余油蒸汽遇到明火、静电、摩擦、电火花等,都会发生爆炸燃烧。
(4)量油时的安全风险。按加油站量油操作规程,油罐车送油到站后,应静置稳油1min以上,并对开展车辆接地导静电处理,待槽罐内的静电消除后方可开盖量油,否则,就会引起静电起火;当油罐未安装量油孔或油孔铝质(铜质)镶槽脱落时,在进行储油罐量油操作时,量油尺与钢质管口摩擦将产生火花,能点燃罐内油蒸汽,引起爆炸燃烧;同时,操作人员穿着化纤服装摩擦所产生的静电火花也能点燃油蒸汽。
加油站、加气站非作业安全风险又可分为与油气品相关的风险和非油气品相关的风险。
(1)与油气品相关的安全风险。主要原因有:①油蒸汽沉淀。在低压、无风的环境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油蒸汽外泄,沉淀于地面、管沟、操作井等低洼处以及油性植物表面或积聚于室内角落处,当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燃烧。②油罐、管道渗漏。由于油品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时间的使用得不到维护保养,将导致制法兰松动或由于制造缺陷等原因,在非作业情况下,油品渗漏,遇明火燃烧。③雷击。当防雷措施不到位,在雷雨天雷电将可能直接击中油罐或加油设施上,都会导致油品燃烧或爆炸。
(2)非油品相关的安全风险。包括:①电气火灾。电气线路老化、绝缘破损、短路、超负荷用电、未安装防爆型电气设备,及铺设管线未作防护保护或保护不到位等引起的火灾。②明火管理不当。在危险区域内生产、生活和使用明火,或外来火源管控不当。
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操守;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演练,增强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同时,也使员工对本场所的消防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有全面的掌握,提升员工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加油站、加气站的点火源复杂多样,火源控制难度大、操作规程不严是引起加油站火灾的重要原因,对此,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控制火源。在加油站、加气站站区内,设置防撞击措施,杜绝一切违章作业行为。
在装卸油作业过程中,卸油车辆应停靠在平坡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着防静电服服装,操作中进行静电接地,控制加油枪的加油流速。
按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并严格按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设置排水设施。
加油站、加气站站内、外安全间距决定着对周围的安全危害大小。要控制好油罐区、加油机、通气管管口与站内站房、锅炉房、配电间、其他配套营业间的安全间距,与围墙、站外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道路或公共建筑、电力和通讯架空线的安全间距。
油气的产生和聚集是起火爆炸的先决条件,所以,要控制油气的产生和聚集。平时应加强设施设备的保养和维护;检修设备时,要有防护措施,避免未放空、清除油气进行作业;装卸油气过程中必须采用密闭卸油气方式。根据加油站、加气站各场所的特点,增高通气口高度,清除地面附着植物和枯草避免油气积聚和附着。在加油站罐区或罐间、加油平台的适当位置设置油气检测自动报警装置,实时监测油气浓度。
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加油站、加气站目前已被市区人员密集场所包围。这个问题曾在201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曲靖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95号提案涉及到。为解决好这个提案问题,曲靖市商务局会同当地安监、消防、住建、规划等部门对辖区内城区加油站、加气站的站址选择、站内平面布置、工艺设施、消防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检查摸底。发现80%的城区加油站、加气站的安全间距已不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第4.0.3条和第4.0.4条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导致。
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城区土地越来越来珍贵。城区加油站、加气站原来预留为安全间距的土地也被开发了,致使城区加油站、加气站安全间距不足或无安全间距。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原本偏僻、荒芜的郊区已被发展为城市区,原本符合当时规范标准的郊区加油站、加气站也变身为城区加油站、加气站,乡间道路也变身为城市主干道。加油站、加气站周边的空地也建起了高楼大厦,加油站、加气站安全间距也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在缩减和消失。
城区许多加油站、加气站在建设之初,没有在站内预留安全间距或预留足,而是借用周边空地作为该站的安全间距使用。建设时规划、消防等部门要求的安全间距也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然而,随着时间的变迁,别人的空地也被开发使用,加油站、加气站的安全间距也就消失了。
上述这些问题导致城区加油站、加气站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严重威胁到周围建筑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增大了城区加油站、加气站的安全管理难度和事故发生概率。
在了解城区加油站、加气站安全间距消除或减小的成因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可以确保城区加油站、加气站防火难题。
在加油站、加气站选址规划上坚持科学规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加油站、加气站站点布局上,充分结合城市远期发展规划。确保要建的加油站、加气站若干年后仍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在加油站、加气站建设之初,就应该在站点用地上将该站与站外建筑的安全间距纳入本站点内考虑。确保站外建筑建设后不影响站点安全间距。由于目前关于加油站、加气站安全间距保障方面为明确哪方来保障加油站、加气站安全间距问题。立足实际和站点自身需求,建议在修订《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时将“加油站、加气站在建设场地上应确保其油罐区、加油机、通气管管口与围墙的安全间距不小于与站外建筑最远安全间距”纳入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