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三标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途径分析

2020-01-20 00:43:35范伯儒庞定惠王涵
中国设备工程 2020年19期
关键词:环境因素危险源管理体系

范伯儒,庞定惠,王涵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

在当前市场稳步发展以及业务需要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工程建设板块的大多数企业都逐渐意识到对自身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来确保该工作有效开展,经过细致的编制文件、严谨的审核认证等工作后,能够及时获得三标管理体系的证书,以此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落实。但对于实际组织生产、管理的各项目单位、项目部、施工单位而言,所属集团企业获得的体系认证不等于项目部层级的三标体系管理就万事大吉。相反,对部分项目管理单位来说,在获取体系认证证书后会出现松懈情况,其主要表现在于实际工作目标不能满足或难以有效融合所制定的“三标”管理体系目标,在目标制定上可能会出现目标缺乏适宜性、充分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对此,项目管理部门要针对实际情况,对三标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为增强三标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1 三标管理体系有效性表征分析

要想更好地推进和保持三标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那么,项目管理部门就要不断强化三标管理体系在运行时的有效性,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做到及时解决,由此更好地提升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和的管理效果,更好地满足用户、职工和社会的相应需求。在境外项目工作中,实现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主要就是确保管理体系在运行时保持平稳可靠,能够结合自身情况来改进不足,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转变,保持体系的适宜性,为项目管理部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而三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通过建立管理方针实现全面贯彻落实的要求,其目标制订要体现出组织经营战略,进而实现全面落实的要求;其最高管理人员应针对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以及改进等工作中的需求,积极地提供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保障,以更好地满足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展;对于主要活动与关键过程需要满足预期效果,而且其产品质量也应得到保证,才能更好地提升顾客满意度;管理工作应保持有序性和规范性,在有章可循的情况下实现各项工作间协调发展;也要积极地辨识出存在的环境因素以及危险源,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强化工作者的质量、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意识;强化内审、管理评审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机制的科学优化,确保整改措施得到合理的落实,进而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各项工作的效力和作用。

2 三标管理体系在项目生产管理运行中的问题表现

当前,各公司、项目部主要以三标体系标准规范为基准来建立项目生产管理策略,在策略实际运行过程中,其项目管理要求和现实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和问题表现,导致一些个别的项目未能达到规定的目标值,致使其项目的总目标难以满足实际要求,这样将会影响项目有效性的提升,而导致这一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虽然取得了三标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了运行,可是,还是有些部门、职工对其运行和管理不熟悉或止于表格填写的被动应付等问题,未能真正将体系管理理念全面渗透至日常工作中,使得一些项目在目标设定和管理上难以得到落实,三标管理体系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和优势。

(2)未能全面理解项目实施的管理方针深层含义,具体表现在项目三标管理体系的总目标在实际工作中,项目目标的分解存在不适宜的现象,未能针对部门的自身职责,对实现目标过程欠缺明确对策,未能满足项目目标的管理要求。

(3)在项目的目标设置中,自身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其目标值设置时存在过低或过高的现象,这样将难以发挥项目目标的激励性以及可行性优势。

(4)未能建立完善的项目目标值的参数,导致实际的项目目标难以得到测量,不能确定其项目目标是否能够满足具体要求。

(5)针对项目目标制定和管理方案设计中,如果存在目标分解不够,未针对所识别出的重要环境因素以及危险源等内容进行研究分析,那么,将难以确保环境因素与危险源得到有效的管控。

(6)项目管理部门虽然制定了明确的项目目标管理方案,可是,在实际工作中,会因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使得项目目标和管理方案出现难以有效融合的情况,不利于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7)未能对关键环节进行合理控制,工作中欠缺执行项目管理方案的科学对策。另外,通过建立的详细的项目管理方案,而且也结合实际需要开展落实执行工作,可是,还是未能满足目标要求,主要就是因为未能对项目目标管理方案进行有效评审以及及时修改等,从而导致该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 增强三标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科学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项目目标管理方案

以老挝某输变电项目工程为例,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部门实际工作以及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实际的环境因素、具体的危险源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和市场情况等具体的变化,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价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工作的重点等运行要求,建立完善的项目目标管理体系,对其中的所有内容都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措施,明确相应的责任管理人员,在必要时,也要找出该目标在运行中的问题和实际情况,确保项目的目标切合实际,由此确保项目工作能有效开展,真正满足具体的目标要求。

3.2 对关键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与控制

结合关键环节中存在控制不到位、欠缺执行项目管理方案等问题,针对实际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几个角度来分析,可以制订以下几点对策:

首先,质量方面。项目管理部门应积极地开展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培训等活动,拓展规程规范的信息收集形式,让员工可以更好地了解三标管理系统的要求和内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可以避免因法律和技术标准认识不足导致不必要的失误,这样才能为确保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提供坚实保障。针对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生产输入和输出、验证和确认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进一步增强产品实现过程的审核工作,而且也要更好地在不同岗位管理中落实产品质量责任制,在调动设计人员进行创优、创新的同时,更好地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其次,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应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针对突发事件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及响应措施,确保所制定的应急预案能够科学合理地预防、控制所产生的较大及以上安全隐患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在工作中降低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等目的。针对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在演练结束后,合理的评价应急预案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修订,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工作平稳有序。也可以通过定期聘请专业人士参与项目内部开展医疗救护、疾病预防等知识讲座活动,不断增强职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和技能,促进项目各项管理工作得到提升。

最后,环境方面。通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以增强项目员工的环保意识与技能,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污染源进行定期辨识和科学管理,有效减少各类污染源的扩散,真正实现无害化、再利用和再循环;重视对关键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真正满足污染预防、资源节约以及合理管控污染物排放等要求。

3.3 对职工进行三标管理体系的有效培训

针对重要环境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等未能得到良好管理的问题,应大力开展有关三标管理体系的教育培训工作,主要就是分批次、类别、重点等内容来进行培训,有效地针对各个内容来开展培训工作,不断增强项目管理部门员工的专业能力以及工作水平,以确保三标管理体系要求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并将其优势发挥到管理工作中,进而为良好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 结语

针对三标管理体系,即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体系,要想确保该体系得到有效的落实,并将其优势和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就需要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自身能动性,从而增强产品质量、改善和优化环境、保障职工职业健康安全,同时,借助合理的管理目标值,能够有效地发现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项目能够在完善的管理对策下不断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项目管理满足发展目标,这样才能保障在当前环境中实现稳定发展的要求。

猜你喜欢
环境因素危险源管理体系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30
论庭院花卉种植的环境因素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3
可靠性工程之环境因素分析与控制*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