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存储也用上QLC颗粒英睿达X8移动SSD

2020-01-19 13:15马宇川
微型计算机 2020年23期
关键词:桥接容量芯片

马宇川

这是一款体形非常小巧的移动SSD,“三围尺寸”只有110mm(长)×53mm(宽)×11.5mm(厚),重量也只有100g,比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更小、更轻,非常便于携带。在内部结构上,作为美光旗下的产品,其存储颗粒自然都采用了美光的产品,首先在闪存上,这款移动SSD采用了美光96层堆叠的QLC闪存颗粒。相对于TLC颗粒,QLC闪存颗粒的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4bit数据,存储能力提高33%,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其单Die容量就能达到133GB,一颗闪存芯片内含8颗die,因此一颗芯片的容量就高达1TB。所以在我们此次测试的英睿达X8 2TB移动SSD的内部,它只需要配备2颗闪存芯片就能实现2TB的容量。当然与TLC闪存相比,QLC闪存的写入寿命、写入速度都要低一些。

同时,英睿达也为X8移动SSD配备了来自美光,容量高达2GB的DDR4 3200内存颗粒作缓存。主控方面,这款移动SSD采用的是来自慧荣的SM2263EN 4通道PCle 3.0x4主控。由于英睿达X8是一款需要连接USB接口的移动SSD,因此要想在USB接口上使用还需要搭配一颗PCle toUSB桥接控制器,英睿达采用了祥硕的ASM2362 USB3.2 Gen 2桥接芯片。USB 3.2 Gen 2桥接芯片的使用也令英睿达X8的最大理论传输速度在1050MB/s左右,达到了目前移动SSD中的中高端水准。

接下来我们搭配酷睿i9-10900K处理器、2490主板、GeForce RTX 2080Ti显卡对英睿达X8进行了测试。首先在CrystaIDiskMark 8.0基准测试中,英睿达X8移动SSD的表现非常亮眼,其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1028.52MB/s、906.87MB/s,对消费级应用至关重要的QD1T1深度随机4KB读写性能均超过了-10000IOPS、这一表现已经达到入门级NVMe SSD的水平。

此外我们还增大容量,测试了SSD在读写大容量文件时的性能表现。结果显示,在写入大容量文件时,英睿达X8也没有出现明显掉速,如在GrystaIDiskMark 8.0 64GB测试中,其连续写入速度不升反降,仍然达到912.64MB/S。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测试中,使用32GB容量测试时,其连续写入速度也保持在750MB/s以上。难道这是一款不会掉速的QLG SSD?我们特别进行了HD TUNE PRO全盘写入测试,测试显示原来英睿达X8 2TB移动SSD有一个很大的SLC Cache(SLC缓存),缓存容量大约有270 -280GB左右。如果用户的写入容量低于缓存容量,那么写入速度可以维持在800M B/s以上,但如果一次性的写入文件大于缓存容量,那么超出部分的文件就会直接写入到QLC闪存上,写入速度会出现明显下降,写入速度会稳定在160MB/s左右,其全盘平均写入速度为269MB/s。

在读取性能上,QLC颗粒与TLC SSD没有明显区别。我们特别向其拷入了《僵尸世界大战:尸潮模式》《全面战争:特洛伊》《奇点灰烬:扩展版》三款游戏。其启动速度比机械硬盘要快不少,如在数据量较少的《僵尸世界大战:尸潮模式》中,它的游戏启动时间仅需7.11s;在机械硬盘上启动时间达1分钟的《全面战争:特洛伊》《奇点灰烬:扩展版》,在英睿达X8移动SSD上的运行时间则分别缩短到38.45s,22.09s,效果非常显著。同时在PCMark 8存储性能测试中,英睿达X8移动SSD也拿到了4984接近5000分的总分,即便与高性能NVMe SSD相比,差距也不是太大。

借助做工精致的铝合金外壳,英睿达X8移动SSD在长时间使用后的发热量并不是太高,在连续写入2TB数据后的SSD外壳最高温度在47.9℃左右,手感只是温热而已。综合来看,采用QLC颗粒的移动SSD虽然天生在写入性能上与TLC SSD存在差距,但通過大容量SLC Cache的设置,也能有效提升QLC移动SSD在一定容量内文件的写入速度,能够满足一次性写入数据量不大的主流用户的需求。如果英睿达未来能为X8移动SSD制定一个合理的售价,相信也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桥接容量芯片
Microchip推出首款车载以太网音视频桥接(AVB)全集成解决方案
芯片测试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苹果腐烂病树桥接复壮技术
双静脉皮瓣桥接移植修复手指腹皮肤缺损
白皮书《802.11ac MU-MIMO: 桥接Wi-Fi中的间隙》发布
2015年上半年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万千瓦
201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0万千瓦
改进等效容量法在含风电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
74HC164芯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