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江苏省百校联考高三年级第三次考试作文题

2020-01-19 04:58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盲从先人捷径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后面紧跟着向同一方向行动叫跟。跟,可能步调一致,可能少走弯路,可能快速到达目的地,也可能失去自我。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是这样。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同学的立意

●  同学甲: 只想走捷径的人,最终会被捷径所拖累。我们应克服懒惰,拒绝捷径,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点 评: 材料呈现了“跟”这一行为可能产生的几种结果,如“少走弯路”“快速到达目的地”“失去自我”,这是由“跟”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因此对这些“跟”的行为、结果的辨析才是论述的重点。

而这位同学在审题时,仅仅看到材料中“少走弯路”“可能快速到达目的地”就总结出有关“捷径”的论述,并提出要“克服懒惰,拒绝捷径”,完全忽略了材料中的核心概念“跟”。“走捷径”在含义上与材料中提及的“跟”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这个立意抓错了重点,属于离题。

●  同学乙: 《菜根谭》有云:“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许多人便以此为训,宁肯自走弯路到腰酸背痛,也不愿跟随一个认路的人,生怕自己一旦落于别人的脚跟之后,也难免像蝇萝一般蒙上“处后之羞”与“仰攀之耻”。

点 评: 这位同学选取了一段《菜根谭》中的话,并对以此为训之人进行了批驳。这段话的意思是:“苍蝇依附在马的尾巴上,速度固然快极了,但却难以避免依附在马屁股后的羞耻;茑萝缠绕着松树生长,高倒是高了,却免不了攀附依赖的耻辱。”仔细分析,这句话反对的是“依附”于他人的行为,而非材料中讨论的核心问题——“跟随”他人。所以由此出發来谈论有关“跟”的话题是不合适的。

●  同学丙: “跟”,是在同一方向上一个接着一个、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的紧密关系,在前面的是引领,在后面的是跟随。我们既要做引领者,也要做跟随者。

点 评: 这位同学先对材料中的核心概念“跟”进行了解读,理解准确。但材料要求我们辨析的是有关“跟”这一行为的方式、结果、利弊等,应该讨论的是“要不要跟”“怎么跟”等问题,而这个立意变为讨论“引领”与“跟随”的问题,属于偏题。

●  同学丁: 同样是跟在别人后面,有的人盲目从众,于人群裹挟中迷失自我;有的人却踩着先人的足迹,攀登新的高峰。私以为,人生途中,我们既要寻觅先人的足迹,以避开弯路、提高效率,也要能另辟蹊径,寻找个人的坦途。

点 评: 这位同学吃透了“跟”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对不同的“跟”的行为做了分析,指出人生途中我们既要“寻觅先人的足迹”,也要“另辟蹊径”,全面、辩证地理解了作文材料,立意准确。

●  同学戊: 古有邯郸学步,迷失自我,落人笑柄。今有人想跟风当“网红”,只知盲从,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最终丧失个性亦难获成功。人生旅途中,跟随前人的步伐时,我们要学会审慎思考,理性地“跟”。

点 评: 这位同学由古及今,结合当下许多人想跟风当“网红”的盲从现象,指出盲目跟随的弊端——丧失个性、难获成功,提出要进行审慎思考、理性地“跟”。这个立意有时代感,准确、独到。

老师来审题

这道作文题的核心话题显然是“跟”。材料告诉我们以下信息:①“跟”的特征:在后面,紧跟,同一方向;②“跟”的优劣:优点是可以少走弯路、可能快速到达目的地,缺点是可能失去自我;③“跟”的现象适用范围:世界上许多的人和事。

材料中的第二句话,呈现了不同的“跟”的现象的适用范围,是本次作文的命意所在,抓住了这句话也就准确把握了整个材料的立意重点和写作导向。“步调一致”可理解为跟上(技术、时代等发展)主流,不落后于先进水平。“少走弯路”“快速到达目的地”,可以理解为跟随先进的人或经验,择善而从,能为我们排除一些错误选项,让自己快速成长。而“失去自我”的“跟”则可以理解为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生搬硬套,会让人迷失方向,失去创造力。最后一句话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激活思维,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社会阅历来谈与“跟”这一现象有关的人和事。

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 借鉴前人之路,实现自我目标。

(2) “跟”不是亦步亦趋的模仿,是理性地学习与继承。

(3) “跟”是为了超越。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吸取前人教训,勇于开拓创新,才能实现突破与超越。

写作提纲示例

立意:“跟”不能如邯郸学步,迷失自我,最终沦为笑柄。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学会审慎思考,理性地“跟”,有选择地“跟”。

第一部分:阐述盲目跟随的弊端。

盲目、无选择的“跟”,会让人迷失自我,丢掉思考力和创造力,最终停止发展的脚步。

举例论证: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撒了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天生有“跟随性”,它们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最终,这些毛毛虫走了七天七夜,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相继死去。导致这个悲剧的,就是毛毛虫们的盲从。自然界、动物界是如此,人类社会的发展更是如此。

第二部分:阐述理性的“跟”的内涵和意义。

理性的“跟”,是从模仿到创新。

举例论证: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村民,最初紧跟瑞典著名家居品牌宜家的风格仿制家具,这些产品低价且时髦,在淘宝上颇受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东风村村民并没有被眼前的利益遮住眼睛,而是努力转型,开始利用积累的资源和经验独立设计、定制家具,实现了创新和突破,让东风村成为“电子商务板式家具第一村”。

第三部分:阐述理性的“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理性的“跟”,是借他人之长,实现突破和创新。

举例论证:1875年,英国在上海铺设的吴淞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铁路。而后,我们努力学习他国的先进技术,不断地完善我国的铁路网。如今,中国高铁已成为我国“走出去”的一张靓丽名片。回望我国的铁路发展历程,跟随、学习前人只能取得一时的成功,只有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才不会在时代发展中迷失自己,才能最终实现突破。

第四部分:总结提升,照应开头及题目。

跟着先人的足迹,是为了积累经验、吸取教训,而不能盲从,最终迷失自己。只有审慎思考,理性地“跟”,才能走出个人独特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社会的长足进步。

猜你喜欢
盲从先人捷径
唱出她的新“声”
新新人类
捷径,是更漫长的道路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上了985才发现,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哲理思辨
哲理思辨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先 人
放弃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