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润霞 河钢邯钢物流公司
任何企业都有责任和使命,每名员工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企业的责任和使命与员工价值观高度契合,才能让企业与员工同向发展,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不管是哪个企业,创建怎样的企业文化,都要让员工清楚企业的使命、企业的责任以及员工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才是实用的、管用的。
众所周知,周总理小时候就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这就是他的学习使命;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就是马云的创业使命。企业使命就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类创造幸福。企业的使命,就是要让所有员工都知道企业的发展目标,支持企业改革发展,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这才是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是为价值而生存,没有价值的企业就失去生存的意义和空间。
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够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团结力量,能够让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高度提炼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在员工中传播,形成共识,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员工拥有同一个梦想。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管人,管人的核心在于管心。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将有感情留人体现在点滴之处,让员工敢于担当,勇于进取,将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激发工作热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变被动为主动,为企业分担困难,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才叫作优秀的企业文化。
团队不简简单单是人的集合,而是一群有追求,有信念,有方向,能够彼此信赖,共同进步的团体。企业竞争归根结底靠人,靠每名员工的努力。企业文化,就是要让企业员工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将企业的发展目标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与企业共荣辱,同企业共成长。
企业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员工的自发努力,这种自发努力来源于责任感。只有心怀责任,才能将工作做到极致。企业文化的一个作用就是增强员工的责任感,让员工在企业发展中逐步形成爱企如家的情怀。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企业要通过多种媒介让员工知道责任感的重要性。比如:在生产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会造成重大事故,为企业带来损失。责任感与危机意识成正比,员工的责任感越强,危机意识会越强,就会更加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所以企业文化一定要让员工增强责任感主动思考,主动作为,真正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头上有指标,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向上态势。
荣誉能够激励人,能够感召人。企业的荣誉是每名员工努力得来的,荣誉的背后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拼搏,而是集体合作的结晶。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追求卓越、敢于超越。荣誉并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再出发的起点,只有员工将企业的荣誉看作比个人荣誉更高,才能将企业的发展作为个人的使命,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工作中持续激发内生动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为企业赢得更多的荣誉。
很多企业的展厅里都会有荣誉墙,这里面不仅仅有集体荣誉,也有很多为企业争光的个人荣誉,他们是企业中的佼佼者,是同事心目中的偶像,会有更多的人将身边的榜样作为自己赶超目标,形成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企业的荣誉不是一个人奋斗得来的,而是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只有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让员工知道: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生存,每个人都要扎根岗位,不断求知,增强才干,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这样的企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企业文化的形成,不仅仅是企业管理层的事,需要每名员工的共同参与。因为企业文化就是需要每名员工的认同,将企业文化变成自发自觉行为,才能触动内心,自觉践行企业文化,不断厚实企业文化的根基。
1.加强组织领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力量,需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纲领性的策划和统筹推进,进行顶层设计,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落地。基层单位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企业文化,增强全员的认同,抓好企业文化在基层项目扎根、开花、结果。群团组织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发力,多措并举,共同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2.营造浓厚氛围。企业文化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不间断的灌输,通过主题实践活动进行深化,建立日常行为公约,编印企业文化VI手册,从日常行为、文化标识、示范引领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内容,持续创新方法,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宣传机制。一是多点发力。领导干部要做表率,先行一步,深学一层,让员工感受到企业文化是每个人的行为规范。要兼顾线上线下,工作与生活,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努力营造培树企业文化的浓厚舆论氛围。二是丰富表达方式。采用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借助流行的融媒体方式,综合现代科技手段,形成立体式、矩阵式的传播方式,充分彰显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员工将文化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加强对外传播。企业文化要发挥光大企业形象的作用。通过邀请同行业、上下游 产业对标、现场观摩等方式、赠送文化手册、文化产品,观看宣传片等方式,让其感受企业文化的感召力。
3.丰富实践载体。企业文化的传播不能靠简单的灌输,要将其融入日常工作、文化活动中,逐步让员工认同,进而入脑入心;成立企业文化研究会,创办企业刊物,建设企业文化室,让企业文化在无形中渗透到员工的生活。开展“劳动竞赛”“志愿服务”“标杆岗位”等活动;举办文化艺术节,生产制作带有企业统一标识的安全帽、文件袋、手提袋、钥匙扣等文创办公用品,将企业文化嵌入到日常点滴之中。
总之,企业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续的经济效益,就要有良好的企业文化,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