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聿铭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宁德供电公司
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供电企业需要配套建设越来越多的变电站,这些设备所需维护工作量也同步增加。由于电网设备数量的增长速度远快于维护人员数量的增长,生产系统结构性缺员矛盾不断加剧,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以提高劳动效率,对供电企业非常有必要。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依赖于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停电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供电企业需要想方设法较少停电时间。在传统的电力系统变电站运维中,运行部门和维护部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业务部门,例如一次典型的线路停电检修,首先由运行人员到变电站进行停电操作,然后布置好当天工作所需要的围网、警示牌等安全措施,待维护部门安排的检修人员抵达后才能开始检修工作。工作结束后,检修人员需要等待运行人员前来对工作质量进行验收。由于一个集控站往往管辖分布在一定区域内的多个变电站,运行人员与检修人员的衔接配合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停电时长。因此,减少必要的操作、检修作业之外的停电时长可以有效降低电网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
变电运维一体化将原先分属运行人员与检修人员的部分业务进行融合,检修人员可以考取操作、工作许可权限。运行人员可以担任工作负责人或者工作班成员。减少相互等待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检修项目由检修人员自行操作,自行办理工作许可、工作终结,其与运行人员之间的许可手续、设备状态确认手续得到了简化。两个专业不存在配合问题,工作许可、工作终结“无缝连接”。同一检修项目的设备停送电、工作许可、工作终结等手续均由检修人员单独完成,变电运行人员无须到场,省去运行人员两组共4人次,节约运维操作站用车2趟次。
由于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业务融合,一些规章制度不适合现场实际,需要及时进行配套修改,如安全规程、调度规程、标准作业卡等,及时理清各角色工作界面。但是,毕竟术业有专攻,复杂的大型操作检修人员难以快速掌握,高难度的检修作业,运行人员一时也不能熟练上手。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不应急于求成,从简单的业务交叉做起,制定步进的规划,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随着运行与检修业务都逐步提升难度,扩大范围,相应的规章制度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的修订,最终实现运行业务与检修业务人员方面的融合。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也对电力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电站逐年增加、变电运维的任务重,电力设备的故障也比之前多,而电力工作人员的数量却没有得到有效增加,导致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要重视变电运维一体化人员的培训,把培训工作当成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推进的重要环节,检修人员进行操作前要进行操作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运行人员要进行检修技能的培训,并经认证考试合格,才能开展相应的工作。变电运维的一体化培训工作需要始终坚持安全原则,循序渐进,为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保证电力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
变电运维一体化要求作业人员掌握更多的技能。如果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的激励,具备跨专业作业能力的人员收入和不具备相应能力的人一样多,导致工作人员的会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落实,降低了电网作业工作效率。一方面,根据的培训成绩对参与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作业人员进行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另一方面,作业人员取得相应的资格后可以在绩效方面对变电运维一体化作业人员进行倾斜。根据员工任务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等级的评价,并为参与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员工建立绩效奖励倾斜,晋升、奖惩等方面予以照顾。
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电网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过程中要完善电力系统的运行制度,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修改,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逐步推进。要狠抓变电运维一体化人员培训、监督培训质量、保证人身及电网设备安全。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发展不仅能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还能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