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电力作业安全管控平台探析

2020-01-19 21:44:56严积增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0年35期
关键词:联网管控基础

严积增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

电力工作现场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问题,特别是一些规模小、分散性强的作业现场,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较高,主要原因便是工作人员缺乏重视以及管控的缺失。但是对管理部门来说,实现24小时全面管控相对困难,如何对现场安全进行全面监督是管理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物联网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效果明显。对电力企业管理部门来说,可以有效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多维管理平台,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全面监管,保障工作安全。

一、物联网与电力工作现场管控

(一)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属于一种智能化管理技术,指的是将物品通过信息设备和互联网进行连接,完成信息交换,其主要组成部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1]。

(二)电力作业现场管控和物联网应用

对现场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为基础工作不到位、全面管理难度较大、工作量较大,并且监管工作的实施需要多个其他部门和平台进行管理,不具备统一标准的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因此导致管控工作质量和效率不佳。因此应用物联网监控信息点、设置物联网监管网络,建立一体化平台,有助于实现全面监控,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二、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电力作业安全管控平台架构

(一)工作区人员和设备准入检查

工作人员培训信息进行建档处理,收集工作人员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确保信息的完整和准确。并且合理应用射频识别和人脸识别技术,对进出人员身份进行自动化识别,判断其是否穿戴安全防护用具。除此之外,使用移动识别终端对合格证进行扫描,检查相关信息,自动分析风险。

(二)工作过程监控

合理应用传感器、气体监测仪等设备,确保工作环境及周围的安全。使用射频门禁全面跟踪异常进出情况。使用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远程视频传送,通过视频对工作进行监控,通过定位监测行为轨迹。通过物联集成方式及大数据技术,保证报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2]。

(三)验收

完成工作任务后,推送验收清单。结合视频明确工作人员立场情况,帮助验收工作人员进行高效智能验收,对工作状态进行及时更新。

三、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电力作业安全管控平台关键技术概述

(一)以RFID为基础的可移动电子围栏检测技术

对于不具有权限的人员应严格禁止其进入作业现场,所以建立可移动的电子围栏监测系统十分必要。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RFID侦测天线、红外感应探头、报警提示等。可以在升降支架上安装天线,对其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其全范围覆盖,同时避免出现误读情况。

该系统功能模块繁多,主要有MCU、RFID检测功能以及语音扥更多个模块。其核心部分为MCU,其主要作用便是确保串口数据收发、超声波模块控制、语音及警示管理等功能的实现。RFID通过读写器进行检测,能够有效识别工作人员安全帽上的电子标签,将信息实时传输到MCU中,MCU则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语音模块中具有语音芯片,可以通过串口和MCU联系。多普勒感应器则会通过频移明确工作人员的进出情况。

(二)以运动目标检测为基础的人员行为轨迹监控系统

管理部门需要对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监管和追踪,有助于确保其操作行为合理规范,保障其安全。所以在这一前提下,需要使用以运动目标检测为基础的人员行为轨迹监控系统。

首先需要使用摄像机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实地拍摄,将得到的视频序列进行处理和建模,基于目标定位计算方法,对工作人员目标区域进行定位并将轮廓勾勒出来,进而保证运动轨迹监控。在轨迹监控的基础上,有助于管理人员了解工作情况,对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加以规范。

(三)以便携式设备为基础的安全监控系统

因为电力工程工作任务量较大、内容复杂,周期较短,管理部门实现全天、全面、零距离监管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建立以智能眼镜为基础的移动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对于便携式移动涉设备的使用不再受到时空的影响,保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工作,工作现场的实时数字化数据也为大数据分析和决策夯实了基础[3]。

移动视频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Wif i网络技术和4G技术,可以使用智能眼镜对音频信号进行有效传输,使用管理软件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点对点、一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监管,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远程监控工作,保证集中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前端收集、中枢传输以及后台监控。后台监控有助于监控中心进行监控工作,同时还可以远程下达命令。

为了发挥便携式设备的功能和作用,还需要使用人员安全监护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可穿戴的智能设备,管理人员便可以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定位、同时还具有语音通话功能、红外测温功能、生命体征监测功能以及意外情况自动报警等功能。

(四)以GPS为基础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

因为电力工作车辆分布范围广泛、应急情况较多,工作随机性较强,管理难度较大,所以为了提高对车辆的管理水平,可以建立以GPS为基础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车辆中断、网络中心及数据中心等组成。使用人机交互软件能够及时定位车辆,了解其运行状态,展开监管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工作现场的管理水平,解决传统管控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电力作业安全管控平台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智能化监管,不仅能够保障施工作业的安全,同时有助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电力作业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联网管控基础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不等式”基础巩固
“身联网”等五则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整式”基础巩固
管控老年高血压要多管齐下
抢占物联网
通信世界(2018年27期)2018-10-16 09:02:56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失控还是管控?
军工文化(2015年10期)2015-05-14 07:03:14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风能(2015年10期)2015-02-27 1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