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娇 辽宁龙邦慧智传播事业有限公司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内部控制是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企业要结合内部控制目标和要素,确保经营活动持续稳定发展,从管理层面讲,内部控制是一种自我评价、调整、监督、约束的系统机制,内部互相制约在继而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内部控制的约束作用,制定内部控制的合理目标,内部控制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应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虽然设置了内部组织架构,但划分不够明确,体现在职务方面不明确,身兼数职现象、采购验收职务未分离,权责分配确,组织结构如同虚设,缺乏合理决策、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导致企业经营不善,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无法实现。
在人事上,企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缺乏、或存在闲人闲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企业发展战略难以实现;企业没有制定良好的激励约束制度、重要岗位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不完善,导致专业技术人才流失、经营效率低下或关键技术泄露。
没有很好的采购计划,没有很好的了解市场,造成了企业库存短缺或积圧的现象,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成本;供应商如何选择的流程,采购方式等等不合理的问题,授权审批流程设置不合理,导致采购回来的材料质次价高;没有制定严格的采购验收标准,付款及审核流程不规范,反而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损失。
存货积圧或短缺,造成流动资金占用过多、可能造成存货价值减值或引起生产中断;固定资产盘点不及时或不盘点,造成企业财产流失;固定资产更新不及时、旧的设备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影响企业产品生产,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无法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企业在销售方面的营销战略制定不当,导致产品销售不顺畅、销售业绩无法完成,企业利润无法实现,让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客户诚信档案建立的不到位,结算方式和期限制定不当,应收账款回收不力等,导致账期过长,销售款项不能收回或成呆死账;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为了业绩提升存在舞弊行为,导致企业利益被侵害。
有些企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不编制预算或编制了预算但不执行,达不到预算目标;由于企业通过银行借款来维持企业日常经营的资金,企业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使得企业财务风险上升,也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
企业应当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制度和议事规则,提高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形成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确保在日常工作中有效的实施;大中型企业设立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审核工作,强化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人员配备专业胜任能力和工作的独立性;职责权限划分清晰,将职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建立业绩考核标作为员工的晋升渠道,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加强日常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组织管理制度、职位责任制度、内部部门间的制约制度、财务处理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成本核算制度、收支审核制度,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建立符合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体系,同时建立专门风险评估机制。
企业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预防性与发现性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不相容职务分离,内部控制监督还要渗透到细节中,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业务进行动态监督,遏制造假现象;通过对事物的监督,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制定应对计划补救;加强财务的监督力度,确保企业的任何一笔收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企业信息系统与沟通制度的建设,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保证信息能够及时沟通,如引进管理系统,主要引进管理系统相对成熟的,多数企业以信息管理没有意识,意识不到其重要性,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企业应当提高信息的有用性;积极获取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如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相关部门之间等,提升信息传递速度和完整性。
总之,企业缺乏内部控制意识、企业组织架构不完善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等等,这都将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强化内部控制,加大企业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为企业长久持续发展下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