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财 辽宁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同时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改革部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明确了高职院校走中国特色类型教育的发展道路[1]。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之下,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良机,高职院校也应该更加重视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构建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长效机制,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经典诵读活动就需要进一步和思政实践教学进行融合。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有着极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一定实践性的重要课程。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一项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高校思政课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通过加强思政实践教学,使思政课由过去的知识讲解,侧重理论宣传的传统教育方式逐步发展成为学生思政理论水平、理想信念坚定、价值认同并身体力行、外化于行的过程,从而达到思政课程育人的最大效果。经典诵读活动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接受经典著作教育,陶冶情操,提升品德修养,提高认识水平的重要实践途径,是增强理想信念的重要实践活动,可以说,经典诵读活动和思政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在价值追求是高度一致,高度契合的,二者具有同向的价值取向。
思政实践教学课程是思政课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让学生能够身体力行,切实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方式,基于此,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载体一直是思政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在培养高职学生的三观认识,构建学生的价值认知,以及形成学生的人格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经典诵读活动刚好是传颂经典,感悟真理,培养正确三观,增强道德情操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诵读经典,品味经典,传颂经典,可以从形式到内容,丰富实践教学课程,也可以成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
目前来看,在部分高职院校依然存在着重思政理论教学,轻思政实践教学的现象,由此产生学生思政理论知识丰富,而付诸行动的实践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思政课程的育人效果难以实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少合理必要的抓手,没有将经典诵读这种活动融入思政实践教学当中,缺乏积极有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经典诵读活动没有在思政实践教学得到有效开展,思政实践活动育人效果不佳。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诵读活动的传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来看,经典诵读的实践活动方式仍是以传统的诵读为主,新媒体的应用和传播方式较为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和育人效果的实现。
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实施思政实践教学的重要活动方式,就要求必须要有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基本不具备较为完善的思政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导致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影响了思政实践教学的效果,思政课将经典诵读活动融入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以及教师在设置经典诵读等活动的过程之中,也需要考虑活动的可行性问题。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评价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导致评价结果不够科学。如何科学、客观、合理地评价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是需要深入思考分析的问题。
一是要提高对经典诵读活动融入思政实践教学课程的认识,从高职院校思政课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高度去理解和认识思政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大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要构建完整的活动组织体系与一定的规章管理制度。要进行系统性的谋划和活动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加强组织管理。三是要形成从高职院校到各系、部、专业等的活动组织结构,形成联动呼应,产生合力,确保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深入并有效的开展。
收集整合构建经典诵读活动资源平台,构建平台应当充分运用当前的新媒体技术,打造“经典诵读+”的数据资源库,并融合现代传播技术,提升经典诵读的影响力,有效融入思政实践教学,从而提高思政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积极构建经典诵读精品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经典诵读精品实践活动方案,培育并筛选一批经典诵读的优秀作品,传送到资源库平台,积极整合有关的网络资源,实现数据化,信息化的全平台管理,从而也有助于推动思政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构建一定标准和量化指标的评价机制,形成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一是要多层次的评价主体进行评价,由教师,教务部门,学生等进行多层次的评价,形成较为全面的评价样本。二是要建立科学客观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对象进行要素化分析,实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经过系统的数据指标分析后,及时归纳总结有关结果,做到动态监测,科学全面。三是要系统全面的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按照不同角度和不同要素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和总结,梳理相关的各种数据,从系统管理的角度出发,实现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