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源 四川大学
供应链金融首先要有供应链,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包括核心企业以及围绕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而金融机构服务于整个供应链,将供应链成员间的信息和资金等进行有效整合,在解决供应链上资金分配不平衡问题的同时将风险控制在最低。供应链金融共涉及四方:
金融机构将资金提供给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融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或存货等作为供应链节点,在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帮助中小企业完成融资。
核心企业是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其本身能够获得银行资金的支持,如果其上下游企业不能获得资金的支持而出现经营不善,也会影响核心企业。因此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金融机构为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提供贷款。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十分重要,将直接影响其上下游企业的融资。
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资产状况等情况一般不如核心企业,在没有供应链金融的情况下,它们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在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通过对其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核心企业的交易情况等信息综合考量,从而判断是否对其放款。
第三方物流机构作为整个供应链的第三方,其作用是对中小企业的质押物进行监管。当出现信用风险时,第三方物流机构将质押物变现,将资金还给金融机构,从而有效避免了金融机构的经济损失。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且自身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因此公开透明程度较低,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从而使得银行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很大。但是在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下,银行可以从供应链中了解各方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单个的中小企业,有效的避免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状况将不再决定其融资的成功与否,核心企业与其有很强的关联关系,提供担保作用的是核心企业,它们作为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彼此之间有着较为密集的业务往来和责任关系,能够降低信用风险。
对于银行来说,供应链金融的应用能够扩展银行的业务范围,提升银行的盈利水平。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利用核心企业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并且通过第三方物流对质押物进行监管,能够降低银行的监管成本,增加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和力度。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再整个供应链中获取了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能够推动中小企业信用度的提升,中小企业为了维护良好的信用关系和合作关系,也会努力提升自己的营运能力、增加经营成果,有利于整个供应链良性发展。
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由商业银行对供应链这一整体提供金融服务。如果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松散、缺少合作,就不会形成良好的融资环境,反而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
在供应链金融中,由于供应链中的众多企业为一个整体,一旦核心企业信用出现问题,会随着供应链扩散至其他上下游企业,会造成风险的传递,从而影响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
由于供应链金融提出的时间较晚,但是相应的金融创新的业务正在快速发展,相关部门对这一全新的业务不够了解,这就会出现立法滞后的问题,相关法律的制定很难跟上其发展速度。因此可能会出现利用其法律空缺实行不良行为,这无疑会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
应该加强供应链上各企业的整体意识和观念,应该以供应链这一整体来参与市场的竞争,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达到共赢的目的。因此,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应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加强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这样也会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
商业银行作为供应链金融中资金的提供方,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时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审核,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系统。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发过针对供应链金融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并且供应链融资业务正在飞速发展,相关立法也没有跟上其发展的速度。中小企业能够有效的得到相应的贷款必须要有相应完善的供应链金融的法律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