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舆论监督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020-01-19 17:50于金红臧东娥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舆论监督

于金红 臧东娥

(1.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2.哈尔滨商业大学 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21世纪是网络和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时代,各种信息的共享与互通成为时代的脉搏和主流,因而,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价值导向、道德调整和文化建设的功能,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不受时空阻碍地把高校财务信息进行依法公开,快速方便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形成正当的舆论监督。这种科学有效监督方式的运用对促进高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解读

(一)舆论监督

古语中,舆论其义在于底层人民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更多的是通过对社会道德行为模式的影响而实现社会控制和阶级统治的一种方式。近现代,随着新闻媒体行业的兴起,信息传播的优势渐显,新闻媒体对舆论传播极具影响力,舆论逐步与监督相结合,从而形成舆论监督概念。梁启超先生称“名誉上之监督”成为首先记载使用舆论监督的人,认为舆论监督虽然不具备宗教信仰的力量和法律的强制力量,但其作用并不逊于二者,这一论断充分说明在大众传播媒介作用下,公众舆论已成为监督的重要形式。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6条将舆论监督作为法律概念引入。通过归纳整理,学者普遍认为,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力量或与舆论密切相关,是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发表的一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一种主动回应,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二)高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资金运营),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企业为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和目标的尽快实现,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科学系统地分配资金,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经济活动正常运营的一种管理活动。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高校范围内有关资金的组织、筹集、调拨、融通、使用、结算、分配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总称。一般指高校在法律法规框架内,科学安排学校的经济业务活动,实现办学效益最大化,提高学校声誉的一种管理活动[1]。

二、正当的舆论监督与不合法非理性的舆论监督的界定

(一)正当的舆论监督

正当的舆论监督应考量新闻报道是否真实、是否正当、是否关乎公益、不应具有即时危害性等因素。新闻自由基础上的正当舆论监督有利于推动民主与法治进程,体现党和国家的重要意志、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二)不合法非理性的舆论监督

大众媒介或互联网平台等的不实报道,非法传播违法信息,甚至捏造事实、编造谎言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往往侵害他人人格利益,诸如隐私、名誉等,危害后果较大,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公共利益和公共兴趣成为免责事由。

舆论监督在于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对公共事务管理的意见,舆论自由成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公器。舆论监督在不断地自我协调机制中,遵守公共利益原则、最小干预原则,即正当舆论监督行使的前提应事关公共事务或公共利益,最大限度保障正当性舆论监督自由,营造公共福祉,应当对非理性的舆论监督进行限制或干预,除非基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维护的需要。

三、舆论监督对高校财务管理的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高等教育也从“教育福利”转变为“教育产业”,高校的财务管理也由原来的“重核算,轻管理”转变为“轻核算,重管理”,财务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必然趋势。

(一)正当的舆论监督对高校财务管理起促进作用

1.突出顶层设计,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通过近年来较高频次查处的高校系统内违纪违法案件,不难判断高校早已非洁净之地[2]。2019年4月3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责任,确定了公开事项的法定义务,再次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设计主旨。高校作为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单位有对本校财务信息依法依规公开的义务,社会大众亦有知情权和正当的舆论监督权。我国宪法第27条的规定赋予了人民群众舆论监督权,“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2.畅通反馈渠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抑制腐败现象滋生

舆论监督乃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关乎社会公共事件的意见,这就为人民群众对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行为提供了监督通道,畅通反馈渠道,加强财务监督,就能使领导人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办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抑制腐败现象滋生,使群众监督制约机制落实到位,保障公民基本权利。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舆论监督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充分正当的舆论监督下,领导干部就会感到肩上有压力,背后有眼睛,增强职责意识,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努力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3.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提高社会公众民主决策的参与意识

适时一定范围地监督高校“及时、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央的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一方面,督促高校不断检视自身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漏洞,并进行整改和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民主”需要人们掌握信息,以知情作为前提,才能参与决策,否则根本无从谈起民主。舆论监督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具有重大作用,更是人们参与民主决策的一种重要形式。毋庸讳言,舆论监督其本质意义而言就是一种社会公众的舆论民意,民主决策的参与意识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二)不正当非理性的舆论监督具有危害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两面性,舆论监督可以有效地约束政府官员和政府公权力的行使,传达公众声音与意见,但如果这种公众舆论陷入误区或舆论监督被滥用,由于其影响广泛,作用巨大,会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所以,舆论监督必须保证是合法、合理、理性支配下行使的正当舆论监督,绝对不是非法的、非理性的、不正当的舆论监督方式。

一方面,新闻媒体、特别是各种网络媒体逐渐超出了正当舆论监督的范畴,不断侵害私权利诸如隐私权、个人信息权、名誉权等,则属于非法的舆论监督,不具有合法性。监督是把双刃剑,高校依法依规进行信息公开,社会公众(包括师生员工)也要通过正当合法渠道进行监督,理性思考和判断,否则会给监督对象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同时受到危害的也包括监督主体。另一方面,这些舆论中或是大众缺乏对信息的全面了解,亦或是大众的舆论倾向或观点被引导趋向极端,这些舆论监督是非理性的。在舆论形成过程中,公众对自身或社会的不满情绪因无限制极易导致肆意宣泄,如果被无限放大,再被那些盲从、冷漠、甚至畸形的看客心理催生的舆论民意处于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中,将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然而看似无所谓的一次次宣泄成功铸就了“网络暴力”,亦不属于正当舆论监督范畴。

综上所述,舆论监督纵然有其巨大意义和价值,但如果这种权利一旦被滥用,将对学校的声誉产生很坏的影响,成为侵害学校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利器,所以,舆论监督必须有底线,有限制。

四、高校财务管理中引入正当舆论监督机制的设想

在财务管理中引入舆论监督机制,坚持理性合法的原则,确立正当性舆论监督标准,发挥其积极有利的一面,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利于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监督机制,促进高校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编制预算并控制和管理预算执行过程,加强高校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开展各项财务工作,实现学校的整体目标。

(一)坚持合法性原则

这是舆论监督发挥作用的前提,即舆论监督诸多内容与事项必须建立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超过法律给予的自由,超越了法律的限度即是侵权,而非自由[3]。舆论监督在天使与魔鬼之间的选择构成的后果与样态迥异,我国相关法律已提出了基本的禁止性规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明确了舆论监督的行为规范。同时,对信息公开事项也在国家层面的法律范畴内给予明确。另外,刑事法律中对非法舆论监督的诽谤,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做出了相关规定。民法总则中也对私权利,如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进行了保护性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出台的期刊报刊管理规定也明确规范了报纸和杂志的舆论监督活动。这些都是合法性原则下所必须要坚持和遵守的底线与限制。

(二)坚持理性原则

舆论监督必须坚持理性原则,即舆论监督主体在发表舆论意见或舆论观点时必须全面了解涉事事件的相关信息,仔细甄别,并在理性基础上发表合理意见,而不应随声附和或盲从,更不应该借机宣泄对他人或社会的不满[4]。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如网络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给人们巨大信息共享与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效果极好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克服,又要避免带有媒体审判色彩不正当的非理性监督,充分利用新媒体范围广、影响大、成本低等特点,督促高校财务信息使其更加规范、及时、充分。

(三)确立正当舆论监督标准

确立正当性舆论监督标准,解决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冲突,确立非主流媒体的独立地位,使其与主流媒体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同时,协调柔性监督与其他刚性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新闻行业自律,构建科学合理的新闻自由与正当的舆论监督制度,保障公共权力行使与公共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5]。

从社会层面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法治的进步,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觉醒,社会的法制和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使得舆论监督弥补了政府监督的不足,成为对政府监督有益的补充。那么确立正当性舆论监督标准,对媒体行为进行规范,提高舆论监督作用,保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并实现二者之间的一种利益平衡,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舆论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监督宜“补”不宜“比”